于失败中成就高世之才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迂阔。
  想要赢得天下的君主如此形容孟子。魏、齐、梁、宋、滕五国君主纷纷叹一声“迂阔”,于是孟子宣扬仁政的梦想就此化为泡影。
  推行仁政无望,就此退而著书,才有了如此文气磅礴的《孟子》。仁政,是当时人民的共同心愿;《孟子》,是解读不尽的文化瑰宝。政治上悲剧的失败,反而成就了传承千年的著作。
  正是于失败中成就高世之才。
  孟子不是个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感慨。司马迁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他想效一番“款款之愚”的天真,原想博得武帝欢心的御用文人才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精神典范。
  人们往往夸赞这些伟人的才学和不屈的意志,却常常忽视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失败甚至無能。就像李后主、宋徽宗,绝妙的词句背后是君主心底深深的无奈与苦楚;然而若无几番凄凉境遇,那些华美的文字不也就如其他宫廷歌赋,在纵情欢乐中远去。
  自然,有失败的经历是不足以成就高世之才的。更重要的,是能从困境中,另寻出路,浴火重生。
  有人将其归结为心态问题,提倡豁达乐观。但我却认为心态乐观固然重要,但这也是个人性情问题,无可指责,而心志则是最重要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东坡居士向来是乐观豁达的典范,笔下的惊魂失魄,魂梦飘摇,总能归于淡定从容。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就像王安石,这个能提出“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人,不难想象,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光芒万丈。然而变法失败之时,再多的繁华与荣光都在摘下乌纱帽的那一刻,一笔勾销,只能感慨世路坎坷崎岖。
  孟子心里明白,自己处于一个利益角逐的时代,推崇仁义无出路。在一次次失败后,他决心放弃周游列国,那一刻的他必定也心灰意冷。可他没有消沉,任仁义的火花在他心中绽放,于是他成就了《孟子》。
  你尽可以拒绝孟子的思想,但你不能阻止他传播仁义的种子,更不能阻止他成为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高世之才。
  (作者系临沂大学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学一班学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夏日午后,天空刚下过一场雨,被热气笼罩着的大地又湿又黏,天地之间像是一个蒸笼。这种天气实在不适合外出,村民们都躲在屋里吹电扇。村口池塘里混着泥土的脏水涨得满满的,在太阳下泛着斑斑点点刺眼的白光,水里漂满了废旧的饮料瓶子、肥料袋子、杂草和一些无法识别的废弃物。  一个不怕热的瘦老头坐在池塘不远处的大树底下,背靠着树干,悠闲自得地抽着劣质烟。他大概五六十岁,光着膀子,脖子上挂着
期刊
黑熊怪,原是一头黑熊,住在黑风山黑风洞,修行多年成为妖怪,因为偷去了唐僧的锦镧袈裟而与孙悟空争斗,后来观音菩萨将其收服,在南海洛迦山当了一个守山大神。  原本以为黑风山从此安宁,不料不出半年,又来了一个黑熊精,与黑熊怪长得一模一样,原来这是黑熊怪的双胞胎哥哥。  这位黑熊精,生得十分威猛,足踏乌皮靴一双,乌金铠甲亮辉煌。善使一柄黑缨长枪,武艺高强,善于变化,手段也很厉害,作战从无败绩。  他虽生于
期刊
方洪明的调动文下来了,下周要去文化局报到。出于礼节,方洪明觉得有必要与领导同事道个别。  方洪明上午也没什么事,就开始逐个部门打招呼,见面说些表面的奉承话。领导同事自然是客客气气。无非是说,小方,换个环境也好,祝你在新单位大展宏图!在那边混好了,别忘了常联系啊。方洪明当然也只能呵呵了。  方洪明与整个单位道完别,已经过了十一点半,望望对面楼上,想起了魏俊湖。魏俊湖虽不是他的直接领导,但两个单位合并
期刊
万物皆有灵,花亦如此。中华上下五千年,花影浮动。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傲霜怒放,幽香灿烂,宁愿干枯枝头也不愿委落尘泥,这样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怀,造就了菊花的清高。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还在延续,一位身上长满强健的肌肉,散发着生命气息的一代才子,那个时代的英雄——嵇康,熊熊烈火陶冶着他高尚的情操,本是一代文人大家,可他却甘为一介铁匠,辜负世人对他的期盼。若想问他为何这么做,那么,是否还记得
期刊
一  等待是一种美丽。  唐代诗人钱珝写了一首《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细细品味,玩心其间,不禁感触颇多。  这是一支冷绿无焰的蜡烛,在料峭的春寒里葳蕤地燃烧。  想象中,残雪依然坚硬地滞留着,纵横阡陌与坡坡岭岭依然笼着阴阴的寒气。然而,春天毕竟已经来临。几弯桑径依稀着浅浅的新绿。疏柳淡淡,枝头啁啾着欢愉的流莺。  走过冬天,将迢迢往事深埋
期刊
拈朵微笑的花  静静地看着窗外暗暗的天色。暮云微微,湿湿的微雨,迷离中带着冷清的神情,寒潮伴着春雨早早又迟迟地来了。从闽江口远远望去,海天相接的地方,泛着一种奇特的蓝,是似乎有着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这冬去春来,悲欢离合,自然似乎总都是恰恰好。  而人,却是未必了。  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爱情十有九悲,深情的人最卑微。佛祖拈花与迦叶相视一笑,红颜白
期刊
梦中的我作为教师,又魔幻般地作为驱魔师,有妻儿。某晚,前女友钱来学校看我,知道我有家室,碍于面子不跟我打情骂俏,便一人在男生寝室楼下闲逛。我批改完作业后检查寝室,正好碰到钱,跟她有说有笑地在寝室进出。钱第一次来,学生不认识她,八卦的男生们发出的起哄声传入对面的教师宿舍。同为教师的妻在那照顾不到一岁的儿子,与我交融后她吸收了我一半的魔力。  钱跟我走出寝室,一股黑暗气流冲向钱,她昏倒了。我发现黑暗气
期刊
“铃铃……”,上课铃的声音未落,我已站在讲桌前等着上课,脑子里飞快地构思着用这节课时间打算讲的知识点,否则明天学校举行别的活动,时间又要耽误,一边用眼光扫着有哪几名同学可能对这些内容估计吃不消,又要被带到办公室补课了。  “这节课咱们来讲讲……”  “老师,我同桌她拿走我的笔帽,还愣说是她的……”我话音未落,一名带着哭腔的声音焦急地打断我的话。只见这名男生右手拿着一支新笔,左手举着一个坏掉的笔帽,
期刊
醇香的酒,本来是用来欢庆的。  我记得那天本来很热闹:母亲挑着新鲜的菜肉,孩子们欣喜地往购物车里塞了几包零食,爱妻的妆容更加可爱。斟酌着,选了一壶好酒,父亲定会欢喜。从超市,到小区,一路上熙熙攘攘,好一个欢庆年!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手机里的第一条官方通知开始,也许是从朋友圈第一条刷屏开始,也许是从家中的第一声唏嘘开始——就像清酒入口,突然涩起来,使人抖了个激灵。  从那时起,庆新年的
期刊
卡夫卡《凭窗远眺》的首句是:在这些匆匆来到的春日里,我们做什么呢?  夜行者——猫开始活动。用婴儿般哭喊的声音,彼此呼唤。它叫醒月亮,用声音把乡村的黑暗切割成无数碎片。  春的信使——风已经扭动着腰肢在林间漫步。轻盈灵动的脚步,悄无声息。裙袂过处,万物苏醒。土里种子接收到破土的讯息,它拱起背,使着劲钻进一个明亮亮的世界。  花信子欢悦了——妖娆的眼睛,把神奇的力量点化在花蕊上。千朵万朵的花儿,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