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优质护理于儿童急性肺炎护理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童急性肺炎临床上的辅助效果。方法 针对本院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儿童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操作的观察组和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24人,进行问卷调查以明确治疗完成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3天,治疗完成率达到了100%。护理满意率为94%。相比较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2天,治疗完成率达到了84%。护理满意率为37%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优质护理;儿童急性肺炎;应用分析
  急性肺炎是一种病情比较严重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在临床治疗上,由于患者存在表达不清晰和交流困难等情况,因此常常为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1]。如果病情的发展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与治疗,容易造成炎症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有助于加强与患儿的沟通,确保治疗过程有序有效开展。本文针对本院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儿童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童急性肺炎临床上的辅助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院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儿童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中,男性为28人,女性为20人,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9±3.1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儿童急性肺炎患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1.2.1 临床实际工作 将现有的护理人员的队伍进行分配,分为专门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护理人员。并且在队伍的技能搭配上要合理,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有效的培训。针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定期展开优质护理的知识讲座。确保每一项优质的护理措施都落实到位。加强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构建互相信任的平台[3]。确保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2 护理工作重点 优质护理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特点,确保患者病房的清洁和空气的清新,温度尽可能维持在一个波动较小的范围之内,减少温度下降对于患者的气管的刺激,湿度控制在35%左右。减少和控制家属和来访人员的探视和陪护,杜绝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污染。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应该尽可能让其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让其采取半卧位躺卧,以减少对于呼吸道的负担。促进呼吸的顺畅,如果患者鼻腔中粘液较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对于痰液不易咳出者,可以采取雾化或者吸痰的方式处理。在饮食上,主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促进患者每日少量多餐,以增强体质,促进早日康复。强化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工作的跟进,促进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互信工作。加强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软件对才收的数据进行处理。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则可以认为统计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上比较,观察组的治疗完成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完成率为84%,两组数据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两组的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上,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37%。两组数据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2.3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2天,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护理总结 优质的护理在儿童的急性肺炎的治疗和康复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基于患者不足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不完善的免疫抵抗能力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病症采取严密的观察和监护。而这都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为前提才能实现。当然在护理的过程中,是需要护理人员,家属和医院三者进行一个良性的互动和配合,做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就需要将三者要素充分调动起来,改变以前护理人员单方面努力的错误思路[4]。
  3.2 效果分析 在儿童的急性肺炎中,由于病情发展的迅速,往往容易造成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及时而到位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手段的介入。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优化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5]。从本文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评价要远远低于采取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且优质护理处理下的患者的治疗的配合,康复情况更好,整体的住院时间缩短。这就说明了,在儿童急性肺炎的护理措施上,优质的护理不但是患者主观上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的潜在需求。优质护理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切实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里面,切实做好护理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三方的沟通和理解,力求将优质护理的优点和切实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
  [1] 郑蔚.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23).
  [2] 李小燕,陈静,侯丽娜,李辉,高丽丽.护理人员对儿科危重病人病情知晓情况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04).
  [3] 姜小华.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7).
  [4] 赵桂英,李艳.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6).
  [5] 刘云娥,张银凤,杨新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20).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按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整体护理,对患者疾病知识、隔离方法、生活习惯、日常饮食、用药治疗、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46
期刊
患者 ,男 ,39岁。抽搐发作 4年 ,服苯妥英钠治疗 ,病情稳定。近 1个月发作次数频繁。自行加大剂量 ,0 .2每日 3次口服。自觉头晕、头痛未在意。近 4天走路不稳 ,恶心、呕吐数
1997年10月~1999年2月,我们共收治小儿滴虫性肠炎2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均通过大便生理盐水涂片镜检人毛滴虫滋养体阳性而确诊。其中男11例,女1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
【关键词】 护士长;能力;素质  护士长是基层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护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责任。护士业务技术的提高、护理质量的好坏,护士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护士长良好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有效的关键,同时也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 政治思想素质是护士长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护理管理者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安心本职工作,能自觉为护理事业献身。并能
期刊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08年10月—2009年3月选取上海市某社区320例COPD患者进行现场问卷、量表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社区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7.64±5.96)分,低于国内常模(40.80±7.64)分,自我效能总分(74.24±9.50
桡骨颈骨折是儿童桡骨近端骨折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伴发桡骨头骨折.目前对不同分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如何早期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骨折治疗不
目的:观察下胸段经关节突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成人尸体下胸椎标本(T9~L1)6具,在T11~T12节段建立4种经关节突入路椎间盘切除模型:(1)单侧关节突切
目的:了解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化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n=30)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化护理组(n=30)开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