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的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公司法几经修订,但仍没有在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章中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以致有限责任股权回购制度至今还存在立法空白。然而,无论从理论的研究角度,还是实践的需求角度,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构建都是无法回避的。本文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界定入手,在研究构建这一制度价值的基础上,从形式方面的要求、实质方面的限制、法律责任这三个方面展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
  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界定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定义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是指因某些特定原因,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有限责任公司主动向其公司股东提出要求,回购股东所持有的本公司股权,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相互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由股东向公司交付股权并由公司向股东支付对价的一种交易。就法律关系层面分析,股权回购是以股权作为标的物的买卖关系,公司作为买方,享有请求交付股权的权利并承担支付对价的义务,股东作为卖方,享有请求支付价款的权利并承担交付股权的义务。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区别
  我国《公司法》第74条所规定的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并非本文所探讨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二者存在以下区别:首先,适用范围不同。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行使仅存在于公司分红、存续问题等几种特殊情形下,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情形并不局限于此。其次,主动权归属不同。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中的股东把握着是否退出公司的主动权,而公司只能承受补偿退股股东的义务,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是由公司从持股的股东手中主动将股份收回的制度。再次,利益保护取向不同。前者更倾向于保护股东,为股东的退出保驾护航,而后者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而为公司设计的一种回购股权的便捷方式。
  二、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的价值分析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的理论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是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还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制度都不能代替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回购制度的构建。然而,在整个有限责任的制度框架内,股权回购制度尚处于缺位状态,这与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上的灵動特性相矛盾,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填补这一制度空缺并缓解这一矛盾。另外,从经济学角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不仅可以作为平衡资本结构的手段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能够调整公司股权结构,防止敌意收购。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的实践价值
  理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近年来风靡中国的VC行业对于股权回购制度的构建有着迫切的需求。因为股权回购作为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一种,是投资成败的关键。而VC行业的投资对象往往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能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提供法律保障。此外,一旦被正式立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还将为解决股东份额继承、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等问题提供法律路径。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缺位,许多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这一众案件时无法可依,已经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司法机关对于这类案件如何适用法律并作出裁判也莫衷一是。因此,就司法实践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构建刻不容缓。
  三、我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构建的路径分析
  (一)形式方面的要求
  关于形式方面,主要有两点限制。一是关于规范公司对于股权回购的通知义务。
  就股权回购这一行为而言,为平衡多方利益考量,应将披露相关回购事项的义务强加给公司。这种事前的通知能够改善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公平。二是关于股东会决定权的正当性确认。公司章程作为一种自治性规则,可以事先就股权回购进行约定。但在章程没有作出约定的情况下,应当由股东会来决定股权回购。
  (二)实质方面的限制
  关于实质方面,主要有两点限制。一是关于回购对价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回购之所以履遭排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公司回购股份有违背资本维持原则之虞。为打消这一顾虑,必须明确回购对价的来源。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对价来源可以参照我国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回购的对价,而不能触及公司资本,通过挪用公积金来作为股权回购的财源。二是关于股权回购的后续处理限制。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回购来的股权如何处理,应参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如因减资而回购股权,可要求公司在十日内注销处理。如果为将股权转让给员工而进行回购,应当在六个月内将股权置于员工控制之下。
  (三)违法回购的法律责任
  当有限责任公司违背资本维持原则、损害其他股东及债权人利益进行股权回购,即是违法回购,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首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负有忠实勤勉的义务,应就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若公司因违法回购而被解散,公司债务无法得到清偿,债权人有权要求相关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结语
  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股权回购制度的运用上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况且,其他国家也纷纷引入股权回购制度,这已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为与国际法律接轨,实现制度衔接,我国《公司法》应首先通过立法将这一制度纳入到有限责任公司的架构之中。
  参考文献:
  [1]白江著.《论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自己的出资份额》,法律出版社,2011版。
  [2]刘小勇.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回购[J].北方法学,2011(6)。
  [3]刘俊海著.《现代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4]林承铎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赵旭东著.《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
  金宁,女,汉族,法律硕士,上海海事大学,民商法方向。
其他文献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程序性方面的要求在商业秘密保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证据取得,更可以说是商业秘密权益人得以获得实质性保护的关键所在。而在商业秘密诉
我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因此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法本身作为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影响到了
大部分的流媒体网络通信应用都需要实时传送数据。在通信过程中,为了要获得比较低的误码率,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时差错控制方式。以RS(Reed Solomon)纠错码为基础.以数据包为处理单元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信息化及数字化而变得更加简单、高效,但同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及现实挑战.而个人信
动产用益物权是对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租赁权是指承租人以租赁合同取得的,对租赁物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我国《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该条司法解释明确了实际损失是认定约定违约金是否合理的基础。  关键词:自愿约定;举证责任;惩罚性功能  一、以当事人主张调整
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人是图书馆最主要的因素,做好图书馆工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月16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四条,进一步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并对当
目的根据调查结果。从教师角度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注重教学效果和浪费资源的情况提出对策.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并结合现实论证.结果有助于教师提高
法律拟制与法律推定的区别一直引起众多争议,大多数观点都是从前后两个事实的关系中来区别某个法条是法律拟制还是法律推定。但是笔者认为两个事实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