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术前数据来预测术后早期视力。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2年1-12月在西京医院近视矫正中心行SBK的472例(927眼)患者数据,根据术后1 d的裸眼视力(UCVA,小数法)情况,分为UCVA>1.0组、1.0组、0.8组以及<0.8组,分别统计4组的术前等效球镜度(SE)、角膜基质床厚度、角膜组织改变百分比[(角膜瓣厚度+切削深度)/术前角膜厚度],以及术后1 d SE,术后3 d、10 d、1个月和3个月UCVA。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比较。
结果UCVA>1.0组246眼(26.5%),1.0组455眼(49.1%),0.8组138眼(14.9%),<0.8组88眼(9.5%)。各组的术前SE分别为(-4.59±1.43)、(-5.36±1.78)、(-6.02±2.32)、(-7.48±2.22)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36 ,P<0.01 )。基质床厚度分别为(338±30)、(332±33)、(333±35)、(315±30)μm,除了< 0.8组和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F=11.89,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角膜组织改变百分比分别为37.9%、39.4%、40.1%、42.2%,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45.56,P<0.01)。术后1 d SE分别为(+0.28±0.52)、(+0.42±0.62)、(+0.64±0.87)、(+1.18±1.17) D,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2.28 ,P<0.01)。各组的UCVA随时间逐渐稳定,到术后3个月时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SE较大、角膜组织改变百分比较大以及基质床偏薄的近视患者,SBK术后由于过矫状态其术后早期UCVA可能较差,随时间能够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