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县鹄衣坝明墓清理所见

来源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9月22日甘肃省文县鹄衣坝生产大队兴修农田工程时,发现一处明墓群。在一座明墓中发现一具完整古尸,当即报告县、武都专区及省有关部门。 同年10月8日由省文化局抽派省博物馆伍德煦同志,兰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陈东屏同志以及甘肃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徐功元同志三人到达文县,进行调查。在当地县宣传站、县医院的密切配合协助下,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所见报告如下: On September 22, 1973, when the Yiyiba Production Brigade in Wen County, Gansu Province, repaired the farmland project, it discovered a group of Ming Tombs. A complete ancient corpse was found in a Ming Tomb and immediately reported to the county, Wudu Prefecture and the relevant provincial authorities. On October 8th of the same year, the Provincial Museum of Culture dispatched Comrade Woodchong, a provincial museum, Comrade Chen Dongping, Department of Anatomy,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and Comrade Xu Gongyuan, from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rrived in Wen County to investigate. 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the local county publicity stations and county hospitals, the tomb was cleared. The report of the cleanup is as follows:
其他文献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英雄梦我们特别羡慕金庸、古龙笔下的人物,他们是武林高手,以一当十,本领趋凡。不过文学作品毕竟带有神化的色彩,难免浮夸。而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着许多真正
本文通过分析中医传统汤剂的特点,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将历代名方、近代新方及临床医师的经验处方科学地制成“证——药”对应的系列合剂,提出了改进的
本文报道了中药雷丸注射液抗小白鼠S_(180)后瘤块的组织学观察。肉眼观察治疗组小鼠的瘤块明显变小;瘤块重量明显减轻,计算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5.2~88%,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有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Gekko gecko(L)]日本简裁,覃俊佳等报告蛤蚧有性激素样作用;林启云等报告蛤蚧对动物的免疫功能、血糖及耐常压缺氧的影响;陈一报告了蛤蚧的抗应激和免疫增
[病例340]患者46岁,公司职员,初诊于1985年4月24日。病历:稍肥胖,体重65公斤。脸色一般,脉浮、稍数,初诊时血压120/70。舌稍有白苔。主诉3年前起有腰痛,经过各种治疗无效。1
为了利用抗B7mAb深入研究B7分子的作用,我们用融合蛋白B7Ig免疫小鼠,用细胞ELISA及间接膜免疫荧光法进行筛选,得到了两株抗B7mAb3A2和3B6克隆,其Ig类别分别属于IgM和IgG2a型。在功能上3A2能明显抑制抗CD3mAb诱导的B7分子协同刺激的
中药单、复方中原药材处方剂量庞大,每剂处方服用量常为几十克以至几百克,所以必须进行浸提,其提取方法是采用单味提取还是采用混合提取?提取精制物到纯还是采用总提取物?应
目的:单纯依靠血清学分型,已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复杂多变的淋球菌株群的流行病学特征。营养型,质粒类型和血清型及耐药类型结合起来可以克服单一分型法的不足,有助于鉴定不同地区的
三、对照《本经》序文三品定义来确定《本经》药物三品位置 《本经》云:“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但《证类本草》目录白字本经药,经统计,上品
二花消炎液是将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而制成的一种溶液剂。近十年来,我院附属医院理疗科用此液作离子导入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眼结膜炎、麦粒肿、腮腺炎等症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