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印证了不少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必然发生的结局与特定条件下的偶然互相交织,促成了对观众思想道德的陶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总结了古希腊罗马的悲剧理论,并为后来西方悲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悲剧;亚里士多德;《俄狄浦斯王》
  【中图分类号】I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18-02
  古希腊罗马的悲剧理论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悲剧诞生于古希腊罗马对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受限于当时的人神观念,古典时期的悲剧多为命运悲剧。随着人性的不断崛起与神性的逐渐淡化,过失悲剧观念开始兴起。当人们的探究方向从外部意外过失转向人的内心性格时,性格悲剧由此诞生。自此,悲剧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水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作品进行总结,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古典悲剧观,并归纳于《诗学》之中。后人在其基础上,对悲剧理论进行继承与发展,扩充丰富后形成了西方的悲剧理论。
  一、情节突转中的必然
  情节是悲剧最重要的成分。“只要有布局,即情节有安排,一定更能产生悲剧效果。”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惊心动魄,源于情节变化。即悲剧随着情节的发展必然会发生。如《俄狄浦斯王》中,杀父娶母的结局就有着必然性。俄狄浦斯试图阻止神谕的发生,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众人都有为此努力,忒拜的老国王拉伊奥斯不惜将骨肉抛弃荒野。可老仆的仁慈让情节产生突转,俄狄浦斯成了科林斯的王子。由于养父母的隐瞒,俄狄浦斯眼中的“杀父娶母”,即杀科林斯的王,娶科林斯的后。善心驱使他离开了自己的养父母,让情节再度发生突转。悲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必然性,杀父娶母终究无法逃脱。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认识到,矛盾冲突才是推动情节发展与转折的根本原因。单纯的情节转折会让一切显得单薄、牵强。例如,雷峰塔的倒塌就属于情节的突转。由于年久失修,雷峰塔的倒塌存在其必然性。原本精美的雷峰塔,突然倒塌,情节发生了转折,但是这一切却是那么顺其自然,并无惊心动魄的效果。甚至,这都难以构成悲剧。
  可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突转,促成了悲剧的必然。俄狄浦斯所面临的“命运”矛盾,可归结为他对于神谕、对于必然性的抗争。俄狄浦斯不论做了多大的努力,还是无法逃避“杀父娶母”的神谕。这种竭尽全力之后的无能为力,极易让人产生悲悯情怀,从而达到悲剧的艺术效果。情节的转折很大一部分是围绕着“认识自己”展开的。这一主题有着双重隐喻。关于斯芬克斯的谜语是明的,对于自己身世的认知是暗的。
  斯芬克斯的谜底是“人”。作者索福克勒斯有言:“斯芬克斯之谜使我们顺从自然。当迷雾逝去之后,我们会更加注意目前的需要。”俄狄浦斯最初认为自己是科林斯王子。当忒瑞西阿斯告知他便是谋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他并未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后来是老仆和报信人的证词,才让他醒悟。这些都与德尔斐神庙中的神谕“认识自己”相呼应。伴随着自我认知的加深,“杀父娶母”的罪名也在不知不觉中坐实。
  二、特定条件下的偶然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理论认为,悲剧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偶然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声名显赫,生活顺达,如俄狄浦斯、苏厄斯特斯和其他有类似家族背景的著名人物。” ②相较于庄严肃穆高起点的悲剧人物,所谓的“特别好的人”,这种特定的人物,在这里可以简单归纳为“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坏的中等人”。
  悲剧之悲,正是源于悲悯情怀。由于主人公的定位是“中等人”,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最可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这种普适性,极易让人感同身受,从而引发“怜悯”与“恐惧”。特定的对象,由于自身的错误引发的悲剧,属于“过失悲剧”。但这种“过失”,往往存在偶然性,并非主人公有意为之。例如,俄狄浦斯的弑父。
  由于悲剧源于祭祀活动,它天生便有了庄严、肃穆的要求。而亚里士多德的“特定对象、特定人物”恰好与此印证。人物的特殊性,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坏,使得其行为也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因为“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使得主人公的日常行为不至于违反常理。俄狄浦斯的王子身份与地位,让其言行端庄,保证了整个故事的基调不至于向低俗方向发展。
  一般的好人并不能使人产生怜悯。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悲”的产生是特定的环境使然。举个例子,专家下乡问诊,可以引起人們对其服务社会的敬意,但并不能达到庄严肃穆的效果,更无法激发内心的“怜悯”。专家治好了疑难杂症,甚至会让故事往喜剧方向发展。但是倘若这一切,加上了“特定的条件”就会不一样。这特定的条件,也是构成偶然性不可或缺的特殊条件,即“本不该遭受此事”。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医务人员连夜驰援武汉,就是个能让人产生悲悯的好例子。他们本可以欢度春节,不遭受此事,却选择在危难时刻站出来。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崇高的美,怎能不让人产生悲悯?
  《俄狄浦斯王》中也是如此。俄狄浦斯弑父,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拉伊俄斯等一行人对自己的羞辱。他娶了自己的母亲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即帮助忒拜城消灭了怪物斯芬克斯。假设,他不是王子,而是个常人。他血气方刚,杀了羞辱自己的路人,斩妖除魔,救百姓于水火,这俨然是一个英雄形象。可见,没了特定的条件,王子杀父娶母,就不再是过失范畴,会显得十恶不赦。唯有在偶然性作用下,特定的对象人物与特定的条件相碰撞,方可产生悲剧效果。
  三、道德陶冶的净化
  亚里士多德的第三个观点是积极的“陶冶”作用。所谓“陶冶”,就是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审美的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理论认为:文学应该包括作家、作品、读者与世界四要素。如果说前两点主要阐释的是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那这里所要研究的,便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悲剧《俄狄浦斯王》在演出时,演员在进行对历史人物俄狄浦斯的摹仿。观众在欣赏时,感同身受,也参与进了这一摹仿的过程中。观众将自己代入剧中,从而产生了“悲悯”的情感。通过这种悲悯之情,观众的内心产生波澜,审美得到享受,思想境界得以提升。朱光潜先生将这一“陶冶”作用解释为对观众的净化作用。
  俄狄浦斯在科林斯的一場宴会中,从一个醉汉口中得知自己并非亲生。作为观众,定会和俄狄浦斯一样,希望得到权威的回答。在当时,神谕就是权威。人性本善,在得到“杀父娶母”的神谕后,善良的本性会使人选择去抗争,又有谁会愿意背负骂名,放置道德不顾,去害自己的父亲,践踏伦理,娶自己的母亲呢?
  古希腊悲剧中,还存有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歌队。歌队,不仅起到旁白的作用,索福克勒斯还使歌队作为剧中人参与到戏剧的情节进展当中。除此之外,歌队还有烘托戏剧氛围、理性引导观众情感和平衡情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言:“歌队应该作为一个演员看待:它的活动应该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帮助诗人获得竞赛的胜利,不应像帮助欧里庇得斯那样,而应该像帮助索福克勒斯那样。” ③
  通过歌队的唱词,可以进一步加深观众看到此时的困惑,增强矛盾感。入戏的观众会和俄狄浦斯一起困惑到底谁才是凶手。但身为局外人的旁观者,他们却清楚地知道谁才是真凶。这与德尔斐神庙“认识自己”的神谕暗中契合。在此刻,索福克勒斯通过自己的悲剧,宣扬了自己的哲学理念,让观众们的价值观得到净化。不同于寓言,在故事结束后会附上属于原作者的价值观,这是一种对于人精神上潜移默化地“陶冶”。随着故事的发展,借助人物的言行,观众在不经意间会恍然大悟。也不同于喜剧的诙谐,它能发人深省。
  四、总结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一切都基于摹仿,不论是情节抑或是人物,都是有目的的必然安排;第二,产生于特定范围内,特定的人、事件与环境,通过偶然引起悲悯;第三,悲剧在道德上的陶冶与净化。
  《俄狄浦斯王》存在着矛盾冲突。矛盾的一方来自“杀父娶母”的神谕,另一方则是对命运的抗争。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从俄狄浦斯诞生时,神谕便降下,并伴随其一生。而这一大的冲突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的冲突。这两个冲突围绕着“命运”和“认识自己”两大主题开展。前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后者有向内心发掘的趋势,为后期性格悲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俄狄浦斯王》情节的“突转”与人物自我的“发现”设计严谨,特定的条件设置巧妙,思想价值的“陶冶”直击人心,可谓十全十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点,既对古希腊原始的命运悲剧有所继承,又对后来的性格悲剧加以概括。《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集古希腊悲剧理论之大成。后来学者黑格尔从矛盾冲突来研究悲剧,也正是抓住了亚里士多德的不足。谢林的“主体的自由”可以视为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特定人物与环境的批判继承。而他的“客观者的必然之实际”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必然律”的吸收。这也正是后来西方悲剧及文艺创作的核心。
  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悲剧的集大成者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人。
  注释:
  ①②③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常说王维之诗优美,却很少人究其缘由。康德在其名作《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提出过“优美”概念,其具体内涵包括“修饰”“渺小”“迷人”三点,而王维的诗歌恰好符合这三方面的定义。“修饰”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景搭配工巧;第二,注重整体环境;第三,景物布置得法。“渺小”体现在诗人善于处理身边的寻常景物,小却处处透着亲切与美好。而“迷人”则体现在通过各种感官体验来凸显诗中密集的美好事物。  【关
期刊
【摘要】《哀江南赋》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作者庾信在吸收了六朝文学中的思想内容之后,融入自身的情感,加入时代的追求。在《哀江南赋》中运用《文心雕龙》中所指明的文学批评方法,即可窥见于“神思”“风骨”等方面《哀江南赋》于六朝文学之继承。  【关键词】《哀江南赋》;庾信;六朝文学;《文心雕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在《铁木前传》中,包含着明显的复调结构特征。孙犁所建立的对立包括恋爱自由和传统婚姻的对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分离,时代变幻与友情变质的分裂,以及作者创作时对服务政治的要求与探求心灵世界的创作理念的矛盾。复调结构是照映出人物和作者内心挣扎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孙犁;《铁木前传》;复调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人·具体性·空间·物理的”为基点,对“出”的语义扩展中,是否发生概念隐喻,如发生概念隐喻,具体发生了何种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出”的本义为人由空间内部到外部的移动,即“离开”。“出”在语义扩展中发生的概念隐喻扩展路径为:人→动物→生物→无生物;具体性→抽象性;空间→时间;物理的→心理的→社会的。  【关键词】 概念隐喻;语义分析;动词“出”;语义扩展  【中图分类号】H1-0
期刊
【摘要】涓生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中的一位主人公,也是全篇故事的讲述者。通过分析涓生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到一位经过新思潮浸润的五四新青年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在新旧思想的拉扯下呈现出的复杂心理特征和矛盾形象特点,由此可以借涓生这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窺探五四时期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彷徨精神困境。  【关键词】《伤逝》;涓生;矛盾形象;精神困境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文体类型,小说从神话、史诗和传奇中孕育、诞生以来,一直是文学艺术园地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虚构这种对现实的审美把握方式是以生活现象的关联性为依据、以小说的艺术限定性为前提的。小说家的艺术虚构是小说家调动其艺术思维捕捉与其审美趣味有关联的生活现象,利用小说艺术的假定性来建构小说的虚构世界。  【关键词】逻辑;小说;现象;虚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电影字幕翻译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结合电影《小妇人》的字幕翻译,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以及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并从意译、增译与减译、归化与异化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该理论在此影片中的应用实例,总结出功能对等理论利于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有助于目的语观众理解源语影片。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小妇人》;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生活过程中,人们需要用心去体验生活,让美好的事物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留下美好且深刻的记忆,让人们可以回想到生命过程中美好的体验。人们在审美体验中可以让生活感到更加充实,能够对自己的价值做出肯定,没有体验,人们将失去创作的灵感也无法去感知生活,审美体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活动,并且也能在大脑中形成较为直观的形象,文学欣赏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审美去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并
期刊
【摘要】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始终伴随人类文明发展。晚清讽刺小说《老残游记》对当时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进行了直露的描写,有直接暴力,也有具有隐藏性的结构性暴力。通过界定暴力的概念,探寻《老残游记》中描写暴力的话语载体,分析暴力叙事的现实成因,进而探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关于理想社会的型塑。  【关键词】《老残游记》;暴力;文化;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受到了世人的关注,社会上对它广为好评。书中独特的语言通过对话展现,借助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继而让情节发展得更加流畅,因此语言成为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化。总体来看,书中的对话让人物更加具体可感,主题在文本中更加突出,本书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将人物之间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也着重分析整部小说的语言技巧。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