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燃点折射他的多面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张光宇是谁”,这不是光凭一堆名头就能说清楚的事。在此次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看来,研究张光宇的过程“充满了青春和童趣”。在专业圈子里,张光宇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一代代大学者都对他敬仰有加。他做了些什么,他的了不起在何处?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策展人的步伐,游历此次展览的燃点场景,走近丰富而特别的张光宇。


张光宇漫画骑士 《时代漫画》第1期封面画28厘米×43厘米 1934年作

燃点场景:光宇骑士


  策展人说:展厅的入口,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雕塑,是用稿纸、铅笔、毛笔、钢笔、墨水瓶组合成的骑士形象,我给它取名“光宇骑士”。在展览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造型张光宇画过很多遍:一匹马上有位骑士,骑士的身体是墨水瓶,握着一把尺子,手里拿着一杆笔,是以笔为枪的人。光宇骑士代表着这位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他一定是有趣、幽默的,但又不是简单的娱乐性的。我认为他是视觉勇士,把中国人的视觉理念带到一个现代的视野中,他又具有非常强悍的民族精神。“光宇骑士”可以引导我们进入整个光宇的世界。


燃点场景:霓虹通道


  策展人说:张光宇在少年时期就来到了上海,在这里启动了他的艺术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多份工作,比如参与创办或编辑了《滑稽画报》《上海漫画》《时代漫画》,当时的他在很多地方打工,自己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画报、报纸、书籍。他如果生活在今天,应该是个超级网红。他是传播高手,懂得运用当时最先进的媒体,甚至去日本学习印刷术与媒体传播系统。此次我们用他当时设计的字体、刊物与他出版的杂志的形象,做了这个霓虹通道。走进这里,仿佛走入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这是张光宇当年生活的“底盘”。

燃点场景:漫画时代


  策展人说:《上海漫画》《独立漫画》《时代漫画》《漫画界》等刊物发行出版的年代是一个漫画时代。当时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多社会冲突矛盾,也有很多可以发声的机会,于是漫画便成为那个时代非常重要的表达艺术态度、阐述政治观点的方式,张光宇的漫画中不仅有他的诙谐幽默,更有胆量和远识。在上海的时候,他快速地从学徒变成了“领袖”,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他把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现代设计理念,比如从巴黎传过来的设计概念,包括色彩递推这些基础系统知识运用到了作品中。相信大家看到这些展品会惊讶,原来中国百年前就有这样的作品生成了。


燃点场景:48个表情


  策展人说:张光宇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发烧友。1924年他曾与友人联合发起中国美术摄影学会。上世纪30年代他身着旧式长袍,以自己的摄影肖像连排并置,比安迪·沃霍尔的图像并置早了20多年,可谓是当代社交媒体的“表情包鼻祖”。这48个表情其实是对自我认识态度的一次表述,旁边我们做了一个“泼克之屋”,泼克是讽刺概念的代名词,这个体系中大量收集了张光宇于1937年以前创作的政治漫画,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不满的讽刺。将中国漫画提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其贡献远远超过了他漫画艺术的本身。


燃点场景:西游漫记


  策展人说:抗日战争时期,逃难成为了张光宇生活的一个主题词,但他仍然对国家的未来满怀责任感。这整个过程中,他做了《耕耘》杂志,拍了很多电影,并且坚持创作。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西游漫记》,借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讽刺当时重庆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比如前方在打仗,后方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等等。而这些都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创作的,他将一片床板、几个箱子垒起来,就创作了这么一大组作品,有着太强悍的创造力。


燃点场景:民间情歌


  策展人说: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不少西方的学科进入中国,“世界”“国家”“民族”这些具有现代性的概念在国人心中变得越来越强。国内不少学者开始从事起了研究中国民俗、民风、音乐的工作,张光宇就是其中之一。他立足于东南地区,在当地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并且配以插图,在1934年1月《时代漫画》的创刊号上开始连载。对于创作初衷,他曾说:“情歌的好处,就是能写出真情实意……便是冯梦龙所说的‘但有假诗文,却无假山歌’是也。”他是一个浪漫的人,曾和邵洵美一起出版了《小姐须知》,站在男性视角,以善意姿态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写下了许多行为指南,其中的一些图式甚至影响到现在的时尚行业。从这些也能看出,当时的上海有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


燃点场景:家具与家居


  策展人说:上世纪30年代前后,张光宇还设计过一系列朱砂红洒金家具,既使用了西方现代设计的手法,又将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样式融入其中,风格超越了单纯维度的东方或西方的审美,被称为“Modern Chinese”。在展出的家具中,可以看到他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漆器的色彩关系,而折角、抽屉的关系,又受到了包豪斯以来的现代设计的影响。此外,他还曾设计过灯具、织物等各类家居用品。


张光宇绘灯具设计图 18厘米×25厘米 1952年作

燃點场景:新的生活


  策展人说:1949年后,张光宇从香港来到北京,进入了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后来又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1949年“开国大典”以及国徽等国家级的设计做了不少贡献。1949年10月,他带领当时在广州和香港的一大批重要艺术家,完成了约一栋楼高的毛泽东同志像,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后,他参与怀仁堂等重要建筑的修建装饰,当时很多珍贵的草图、插图,这次都有展出。不仅是热血沸腾的建设,还有浪漫的部分,比如1956年他在北戴河休养的时候,画的一些水彩就非常漂亮。这些图式与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的创作是不一样的,代表着他在寻找属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的形象语汇,这些创作在当时都是最新最前卫的,也证明了那个年代每个艺术家其实都在用自己的能量,阐释一个新的世界。
其他文献
庚子年去,辛丑岁到。新春时节,万象更新,岁朝清供在此时尤为应景。于是,这组以奇石为主要元素的藏品组合便诞生了,成为案头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清供以求福寿平安·  所谓清供,以清雅淡素之物供奉也。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西方人一般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个人的愿望,而中国人则更多地将期盼含蓄地表现在某一种具体的事物中,尤其是人们向往的福、禄、寿、喜、财等等的祈求,通过象征、谐音、表号等方法,寓意于事
期刊
随着钱币工艺的发展,钱币主题也五花八门,很多以前工艺达不到或不敢挑战的主题,现在都纷纷出现了相关纪念币。无论是蒸汽朋克还是赛博朋克,各类朋克文明主题的纪念币依托最新的铸币技术逐步出现,也为各国纪念币带来全然一新的气象。库克2020蒸汽朋克镀金纪念银币库克2020年发行的蒸汽朋克纪念银币,正是表现蒸汽朋克中齿轮与各种大型机械的结合,仿古硫化工艺银币的暗黑色更适合这种情景,也是这类主题币铸币时所惯用的
期刊
去年笔者偶得一枚铜制刀镡,经过一番细致清理,发现其纹饰保存完好清晰、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辽代金属工艺的风格特色,因而珍爱有加。  镡,古时特指剑的部位名称,郑玄在《考工记·桃氏》中有此注解:“茎谓剑夹,人所握,镡以上也。”“镡”即剑身与剑握之间的隔断物,亦作“格”。刀本无镡这一部分的称谓,所谓刀镡,其实为“琫”演化而来,后世才称其为“刀镡”,俗称“护手”。针对此枚刀镡,笔者从工艺、纹饰等角度做了一些
期刊
梳理全球拍卖市场,你会发现,PCGS评级的钱币在不断地打破最高成交纪录。世界最贵硬币(1933年美国双鹰金币)、世界最贵纸币(1890年1000美元国库券)均经PCGS评级。同样,在中国机制币拍卖榜单上,PCGS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心中,PCGS评级的钱币已然成为了品质的保证。而在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诞生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每一枚钱币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一点也恰恰是PC
期刊
尚·米榭·巴斯奇亚《无题》 成交价:2.89316亿港元  18 .6亿港元、两个月内成就两场“白手套”晚拍、在亚洲占市场份额4 6%……2021年上半年,苏富比当代艺术连续第七季傲领亚洲市场。  日前,苏富比公布的一份最新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8.6亿港元,超越2020年全年总成交额,总成交率高达95%,更有73%的拍品逾高估价成交。其中,2021年
期刊
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牛成为陪伴农民最长久、最亲密、最得力的家畜,故而人们常常将勤劳、辛苦、温顺、开拓等美好词汇用来称赞牛。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甚至说:“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虽然牛体型硕大,但其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各类把件、文房用品中出现的牛形象,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牧童与耕牛就经常出现在这类用品上。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写过一首《所见》,诗曰:“牧童骑
期刊
2020年的夏日,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笼罩在津门上空,百无聊赖的我,忽然想起位于天津鼓樓的古玩市场很久没有去了,打电话给一个在那里开店的朋友,问市场是否受疫情影响没有开业,朋友说已经恢复营业了,于是驱车半小时抵达。  不同于2019年的鼓楼,2020年市场周边已经用铁架子围了起来,只留了一条出入的路,两位志愿者用测温枪给每位进入的人测体温。  出乎我意料的是,市场里异常热闹,并没有疫情后的萧条。我
期刊
近代著名文学家、戏剧作家夏衍曾指出:“年轻人不知道张光宇这位很有创新的藝术家,说明对他的宣传太少。”  从家乡无锡到上海、香港、北京,直至1965年去世,张光宇的艺术实践遍及绘画、漫画、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电影美术、壁画、动漫制作、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问世,让他获得了“美猴王之父”的称誉;参与创办或编辑了《世界画报》《影戏杂志》等众多中国近现代有着重要影响的
期刊
前不久,在澳门十六浦索菲特大酒店举槌的冠军2021年澳门拍卖——“张南琛中国钱币收藏专场”落下帷幕。当天,新老藏家齐聚,竞拍意愿强烈,使得这场由100多枚中国近代机制币组成的专场竞拍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1911年(宣统三年)长须龙大清银币NGC MS64,阳叶版,耿爱德收藏。成交价:134.4万美元  可以说,此次春拍是冠军在澳门举办钱币拍卖会以来人数最多、场面最为火热的一次。经过各路藏1911年
期刊
1957年,张光宇在北京煤渣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  打从1937年出生开始,我就一直跟在父母身边,直到1965年父亲去世。作为子女,我们眼中的父亲这一生都在学习、研究、创作。他出生在满清,成长在民国,但是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服务了现代的社会。“他的兴趣面很广”  他一生的工作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在我看来,他的创作就是服务社会需要,遇到新的东西他就去学,学会以后再与创作相结合。  比如在上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