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耕牛系情缘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牛成为陪伴农民最长久、最亲密、最得力的家畜,故而人们常常将勤劳、辛苦、温顺、开拓等美好词汇用来称赞牛。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甚至说:“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虽然牛体型硕大,但其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各类把件、文房用品中出现的牛形象,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牧童与耕牛就经常出现在这类用品上。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写过一首《所见》,诗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诗抓住了牧童由纵情放歌到戛然而止的一瞬间,将牧童调皮可爱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
  那时候,但凡穷苦出身的人,似乎都有过一段放牛的经历。牛不但是家庭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还为少年的苦难生活带来了心灵慰藉。隋末名将、瓦岗军首领李密就是通过放牛期间的勤学努力,苦读《汉书》,铸就一身智勇双全的本领。奠定王朝基业的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曾是放牛郎。晚清红顶商人、江南药王胡雪岩小时候家里穷困,依靠帮人放牛艰难度日。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民国文物中,就有几件是讲述牧童与耕牛情缘的——


民国 木雕牧童骑牛像


  高16.3厘米。雕刻一水牛横卧在地上,一大一小两牧童,背戴斗笠,前后趴騎在牛身上。
  牛体格壮实、犄角粗长、眼睛明亮,仰天长哞。牧童聪明伶俐,顽皮可爱,笑容洋溢。大牧童双腿横骑着牛背,一手抚摸着牛肚,一手紧紧拉住缰绳;小牧童呈跪姿,一手抓住大牧童的斗笠,一手抓住其衣带,生怕滑落跌倒。
  整件雕塑细致入微,水牛的皮毛与牧童的衣褶清晰可见、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将孩童的天真烂漫、清澈活泼与耕牛憨厚朴实、吃苦耐劳的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


民国 竹根雕二童戏牛像


  高13厘米、长10厘米。雕刻一牧童蹲骑在牛背上,咧嘴憨笑,兴高采烈,一只手抓住牛的缰绳,另一只手指向前方,告诉下面的牧童将牛牵走。可牛这时却偏偏跟牧童较起劲儿来,不但不往前走,反而执意掉头后退,急坏了下面的牧童。只见他嘴里使劲地叫喊着,一脚蹬着牛嘴,双手用力掰握着牛的犄角,试图扭转牛的方向。
  整件雕像包浆圆润、精巧细密、精湛传神、活灵活现、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犄”通“吉”,牧童紧握犄角寓意追求吉祥如意。


民国 铜牛


  高15厘米、长26.4厘米。此牛头微垂、耳肥大、眼怒睁,犄角粗壮有力,肌肉隆起,体格健壮,呈直立站姿。
  肚上阴刻“永存珍玩,率孔财长”八字铭文。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牛崇拜的习俗,将牛作为本族的图腾,把牛摆件放在家中有镇宅招财之意。
其他文献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石印局得汉城遗址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2月进入川陕边区。12月29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在四川通江县城成立。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1933 年2月中旬,在通江召开了150名代表出席的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此次会议通过的《川陕省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了在川陕省财政委员会下设立工农银行(后更名为川陕省苏维埃政
期刊
当敲下键盘的这一刻,笔者正在京城某一高风险地区居家隔离。今天是隔离的第二天,日子照常,惟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些朋友的电话问候。虽然言语不多,但在这种特殊的日子,却令人备感温暖。  这种温暖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它来自于没有后顾之忧,即使面对身边正在发生的疫情,也能在心理上泰然处之。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疫情让更多人被迫“宅”起来。而宅的同时,生活方式和内心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本期杂志呈现的特
期刊
张爱玲活了75岁,离开人世间25年了,两个时间相加,恰好100年,网络上谐称2020年是“爱玲爱玲”年。2020年我的“张爱玲收藏”喜获丰收,对于一个收藏者来说,对于一个张迷来说,堪称圆满。我一直有个想法,单纯地“为收藏而收藏”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能够再加上一点儿“研究所藏”及“为研究而收藏”岂不更上了一点儿层次。换言之,让手中半死不活的藏品“动”起来!·三十年千寻百觅·  前年夏天,一位朋友邀我参
期刊
年味滿满、牛气冲天,全国各地近期都铆足了劲儿用艺术的方式迎接新年。  中国美术馆于近日隆重推出“美在耕耘”新年大展,拿出馆藏的齐白石、李可染、董希文等大师画的“牛”,摆上出自各名家之手的“牛”雕塑,还展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牛年剪纸、年画、春联等。而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场“牛气冲天”新春系列展通过展出甲骨、陶器、瓷器、铜器以及各类牛角制品,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从古至今牛在中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书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20年,黑色与不安是它的底色。疫情是突如其来的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了几乎一切行业领域的人们。古往今来,哲学家们总是可以在同一件事上看到正反面的因素,总结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大规律。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  我收藏中国古茶器十年有余,林林总总,收藏的物件谈不上有多珍贵,倒更像是一部深度“茶痴”的精神漂流记。因为无意中爱上了这片叶子,我就从唐宋国茶文化的河流里一路追溯,
期刊
庚子年去,辛丑岁到。新春时节,万象更新,岁朝清供在此时尤为应景。于是,这组以奇石为主要元素的藏品组合便诞生了,成为案头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清供以求福寿平安·  所谓清供,以清雅淡素之物供奉也。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西方人一般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个人的愿望,而中国人则更多地将期盼含蓄地表现在某一种具体的事物中,尤其是人们向往的福、禄、寿、喜、财等等的祈求,通过象征、谐音、表号等方法,寓意于事
期刊
随着钱币工艺的发展,钱币主题也五花八门,很多以前工艺达不到或不敢挑战的主题,现在都纷纷出现了相关纪念币。无论是蒸汽朋克还是赛博朋克,各类朋克文明主题的纪念币依托最新的铸币技术逐步出现,也为各国纪念币带来全然一新的气象。库克2020蒸汽朋克镀金纪念银币库克2020年发行的蒸汽朋克纪念银币,正是表现蒸汽朋克中齿轮与各种大型机械的结合,仿古硫化工艺银币的暗黑色更适合这种情景,也是这类主题币铸币时所惯用的
期刊
去年笔者偶得一枚铜制刀镡,经过一番细致清理,发现其纹饰保存完好清晰、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辽代金属工艺的风格特色,因而珍爱有加。  镡,古时特指剑的部位名称,郑玄在《考工记·桃氏》中有此注解:“茎谓剑夹,人所握,镡以上也。”“镡”即剑身与剑握之间的隔断物,亦作“格”。刀本无镡这一部分的称谓,所谓刀镡,其实为“琫”演化而来,后世才称其为“刀镡”,俗称“护手”。针对此枚刀镡,笔者从工艺、纹饰等角度做了一些
期刊
梳理全球拍卖市场,你会发现,PCGS评级的钱币在不断地打破最高成交纪录。世界最贵硬币(1933年美国双鹰金币)、世界最贵纸币(1890年1000美元国库券)均经PCGS评级。同样,在中国机制币拍卖榜单上,PCGS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心中,PCGS评级的钱币已然成为了品质的保证。而在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诞生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每一枚钱币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一点也恰恰是PC
期刊
尚·米榭·巴斯奇亚《无题》 成交价:2.89316亿港元  18 .6亿港元、两个月内成就两场“白手套”晚拍、在亚洲占市场份额4 6%……2021年上半年,苏富比当代艺术连续第七季傲领亚洲市场。  日前,苏富比公布的一份最新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8.6亿港元,超越2020年全年总成交额,总成交率高达95%,更有73%的拍品逾高估价成交。其中,202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