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律解释及其运用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是有生命的,也有一个活生生的发展过程。因为法律用语的丰富性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从一定程度上讲,只能死记硬背一些发条,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掌握很好的法律解释方法,也就是掌握其核心的精神,才能够在法律工作中从容不迫,坦然面对。
  关键词:法律解释;运用;法律发现
  一、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法律用语的多义性以及其外延的丰富性,加之法律运用的专业性和普通用语存在较大差别。所以机械的适用法律,不仅仅会导致法律的不公正,而且还会严重的损及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社会是不断的发展进步的,立法者不可能预见到立法后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即使预见到了,由于情况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所以也不可能为情形的出现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制定的面面俱到的法律不一定是好法律,因为它会束缚法官的理解和判断,从而造成法律的不公正。所以我们需要解释法律,依据法律的概括的抽象规则和原则,使当下的法律能够适应变化发展了的社会,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預见性。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机械的适用法律,只是法律的工匠,只有理解法律的精神,解释法律才是一个法律人的素质。
  (二)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也有其一定的方法。法律是用语言写成的,所以我们解释法律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文义解释。并且笔者认为法律条文是由几个要素组成的,对法律或法律条文的解释实际上就是对其中某个条文的解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适用法律的时候,是对某个点或某个要素不清楚。法官在进行判案的时候,首先进行价值判断,然后才能够适用法律。对于猥亵不能够很好的判断的话,很可能会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或者判决无罪。法律的文义解释不能够超出其文义的射程,如果超出,那将不是法的解释,而是法的类推适用,或者是法的续造。超出文义射程,会导致法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大大降低。其次是体系解释,及联系法律的上下文,体系解释需要对法条的全文和精神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否则只会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对于体系解释,我们一定要注意体系的连贯性,不要前后矛盾。接下来是目的解释,每部法律都有其一定的核心原则和精神。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都用过后,还不能导致得出合理结果时,再适用历史解释。有学者认为应禁用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探讨立法者的原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适用历史解释时,大量的资料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会成为历史解释的重大障碍。对于解释方法的分类,还有一种就是区分主观说和客观说,简单的说,就是对上述四种解释方法的一种简单的分类。主观说要求解释法律,应从立法者的本意出发,而客观说是要求解释法律时,从客观的字义、情况出发。从上文看第一种分类法,我们似乎能看出再适用法律解释方法时,我们能看到一个轻重缓急的顺序,而且看起来层次是那么的分明。德国的萨维尼也提出文义、逻辑、体系、历史四种解释,好像也给人在适用解释方法时,有一个顺序。但是笔者认为法律的解释方法,不应该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顺序,应该把法律解释的方法看成是一个整体。我们在适用法律解释方法的时候,是为了达到解释法律的目的。因此说,我们应该把法律解释的方法看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亦即并不是在解释法律的时候,其解释方法必然会达到法律解释的目标。
  二、法律解释的运用
  法官在运用法律裁判案件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解释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有时感觉不到罢了。法律只是规定了社会生活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则,不可能将一个事件或情况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我们试想,如果法律真的像数学公式那样能够有一个标准,那么我们的法律的适用的范围也会大大的缩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常常来回于法律和现实之间,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法律就是法律,法律讲的是社会中的一种应然状态,而现实是社会中的一种实然状态,所以法律和现实不会总是契合一致的。我们在适用法律的时候,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由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结论,但是大前提有时是好界定的、明确的,小前提则是模糊的、不好界定的,所以我们要解释法律。比如说,有一个侵权案件,受害人遭受侵害,是一种现实的状态,他能够请求损害赔偿。就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讲,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事实,是我们适用法律的小前提。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让被害人获得赔偿。但是一个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我们怎么样来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法律并没有交给我一个简单快捷的途径。我们在现在只知道损害应该考虑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在考虑赔偿数额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加害人的现实状况,祈求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当然适用法律时,我们有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法律有时并不是完善统一、没有矛盾的,有时我们适用的法律,即我们所说的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它和其所属的整部法律的内涵和精神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当我们法官发现法律条文和其整部法律的宗旨背道而驰时,我们的法官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去解释法律,维护社会正义,树立法律的权威。
  我们传统的适用法律的方式是:分清案件的事实、依照法定的程序适用法律,然后得出一个公正的判决。这是我们的惯常思路。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中,我们的法官在在遇到每一件案子的时候,在其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决定,虽然带有其主观性,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正确性。法官判决的理由有时不能在法律中找到明确的依据,这是我们的法官就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以上的法律解释是可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在其判决前就已经有了关于此案件的想法,其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法律上存在一种假设的思维,它也能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一个循环。
  三、结语
  法律解释是一门我们法律人终生都要钻研的一门学问。法律解释的过程也是法律发现的过程,所以法律解释也是一门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法律人,我们更应该好好研究,掌握法律解释的学问,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11页
  作者简介:
  徐江波,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时期。许多卓有成效的作家的成长历程表明,他们早在小学阶段就对文学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质。那么,这种兴趣和素质是怎样产生的呢?结合教学实践和与文人朋友的交往探索,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首先,以阅读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小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教师的诱导。教师推荐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开始就推荐那些大部头作品,须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投影机、显微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新的教学仪器陆续进入了课堂,甚至于Internet网也被运用到了教学。这些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但充实和沟通了各学科知识的传送和相互渗透,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内涵丰富与外延的扩展,而且在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为教师们所采用,并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  多媒体教法,其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中
期刊
摘 要: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关系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高度重视,并掌握必要的导入环节设计方法。  关键词:导入环节;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要开好这门课,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灵活、机动、通俗地进行讲授。但教学导入是首要的一环,尤其需要教师好好把握,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导入环节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通常分为四个环节:导入、讲授新课
期刊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要加大教改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结构,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的发展。”可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所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上述这些精神均为我们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肩负好自己的使命,在
期刊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不仅对当事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而且使案件能及时审结,债权人的债权及时得到实现,即使调解不成,也避免了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维护了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财产保全措施种类较多,但对当事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进行保全,最便于案件判决后的执行,笔者在此仅就保全当事人在金融机构存款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采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仍是教学的关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
期刊
恩格斯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人类进入父权社会以后,伴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众多文明的辉煌兴起,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却骤然下降。要精确地了解中国古代妇女再婚权的有无,应从正式的法律文献和严肃的历史记载中去考证,以发掘其独特之处。  一、妇女再婚现象在先秦时代普遍存在,
期刊
摘 要:食品召回制度对消费者具有双重影响。它既可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消费权益,又给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施加了额外的返还成本。  关键词:食品召回;双刃性;消费者  食品召回在内的产品召回制度不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其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均具有双重影响。本文以食品召回对于消费者的双刃性为例予以论述。  一、食品召回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根据已有的信息以及个人偏好等对食品作出选
期刊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大学生轻生自杀、校园暴力等失范行为,引发了对大学生生命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情感失控等不珍爱生命的现象频发,深究原因,当代大學生缺少中国传统儒家生命哲学的教育,迷失在物欲名利的丛林中,丧失了追寻生命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没有合理定位。文章结合传统儒家的“生生”理念,引导大学生回归珍爱生命的家园。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教育;生命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