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再婚妇女的“前世今生”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人类进入父权社会以后,伴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众多文明的辉煌兴起,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却骤然下降。要精确地了解中国古代妇女再婚权的有无,应从正式的法律文献和严肃的历史记载中去考证,以发掘其独特之处。
  一、妇女再婚现象在先秦时代普遍存在,同时在儒家思想中已出现禁止再婚的言论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旧有的礼制传统和社会秩序崩坏净尽,同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体现在思想文化上,则出现了各派学说异彩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表现在婚姻制度上,一方面,宗法制下的男尊女卑、包办婚姻在西周以后已经成为社会观念普遍尊崇的婚姻原则;在某些问题上,仍留有一定的早期社会男女平等的痕迹。在这个时期,主张限制丧偶妇女再嫁的只是一般的学说,没有什么普遍性的约束力。同时,这几百年间战争频仍、人口损失惨重,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劳力,这使得婚姻所承担的繁衍人口任务更为重要。于是,连青年男女的私奔在当时都不被绝对禁止,孀妇再嫁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从现存的关于先秦时代法律规定的残存记载中,也未见有对妇女再婚作出限制之处。
  二、限制再婚理论在秦汉时代进一步系统化,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如妇女可杀死通奸丈夫,丈夫殴妻与妻殴夫同等处罚,等等。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地宽容。
  西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统思想。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礼法标准也就愈益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逐渐地成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两汉时的儒者和官僚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思想的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定的评价。两汉时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当时的成文法律没有明确地限制妇女再嫁。妇女再婚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规范的因袭前朝
  三国时代,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为了生息繁衍,统治者对婚姻的要件给予了宽松的规定。当时遇有凶荒战乱之年,“六礼”可以不备,只要见过舅姑,拜堂成亲,就算履行了仪式。对于妇女再婚的问题,同样沿袭了汉代法律的宽松规定。
  西晋统一全国后,礼教纲常曾在短时间内又有所抬头,晋武帝多次颁布诏令,禁止士庶为婚、严明嫡庶之别.对于孀妇改嫁问题,和东汉时的情形类似,官方意识形态中已经频繁赞扬守节的烈女,而民间改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东晋十六国以及随后的南北朝对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动乱时代。多年的战乱使社会生产倒退、人口锐减,各统治王朝由于时间短暂,忙于应付内乱和战争,无暇创制,因此对汉晋制度改变不大。东晋、南朝的宋、齐两朝,以及北方的十六国、北魏时期,由于玄学的兴起,儒学处在相对低潮的发展阶段。反映在家庭法领域,妇女的地位略有提高。东晋时甚至出现了以女休夫的情形.至于妇女再婚,也较为普遍。
  四、盛世之下的隋唐时期对妇女的束缚再次放松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观念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由于北方异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之前几百年间的交融,北方民族重视妇女地位、婚姻自由结合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但是,唐代丧偶妇女的再婚,并不是毫无限制。违反居夫丧不得改嫁的古训所受处罚的规定还是比较重的。
  宋代中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了其后近一千年的思潮,那就是儒学的变体-理学。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纲常、摧残人性需要。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一面有朱熹等不遗余力地推行,控制了知识分子的观念;另一方面,其在社会生活中也开始显出巨大的影响。在这以后,绝无皇室公主和亲王郡主多次下嫁的记载,一般的官宦人家之女,再婚的状况也逐渐减少。
  随着封建制的渐趋腐朽,统治者已丧失了盛世时的博大胸怀和宽容气度,为了维护自己王朝的地位,不断加大对平民、对社会的控制力度,法律和道德规范也越来越干预人们的私生活。科举制的逐渐推行为贫苦的平民阶层子弟提供了走上仕途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纵向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这同时也促使礼教思想开始在贫民阶层的读书人中间扎根,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基础。
  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广大中原和南方的人民忍受着空前的不平等待遇;北方游牧民族的某些习俗也在这一时期流传到了全国,使元代的社会风俗和法律规定都呈现出一些独特之处。
  五、妇女的生活自由和婚姻自由受到残酷压制
  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渐趋腐朽和没落。反映在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上,两宋以来摧残人性的礼教的势力在继续扩张。表面上看,明朝法律的规定甚至比唐代都要宽松。但是明朝的法律为了集中精力维持其王朝的统治,着重惩罚那些谋反、谋大逆等侵犯政权利益的行为,而对于婚姻之类的私事,则能宽就宽,不过多干预。明清时代的妇女再婚在实际中受到很大阻碍,并为社会舆论所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
  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国民国民法典》,在亲属编仍然保留了很多封建宗法制的残余,但在妇女再婚问题上,终于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废止了关于妻子再婚必须服完夫丧的规定,命婦不得再婚的荒谬制度也随着封建等级制的废除而不复存在。
  直到解放初期推行新《婚姻法》之后,由于大规模的宣传和经济基础的改变,民间对于此问题的认识才渐趋转变。妇女再婚权这样一个能折射出妇女在社会中整体地位的权利,在今天获得了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普遍的赞同。
其他文献
听见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抱怨:“农村的学生怎么那么笨,讲了很多遍的问题,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我精神都要教崩溃了。”对这样的体会,我刚毕业那几年也有,但现在我很不赞成这种观点,农村的学生是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但也不至于你再教都教不懂的程度,只能说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对,只要我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农村的学生仍然会成为很优秀的学生,现在我就
期刊
摘 要: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上升及犯罪年龄的低龄化发展,加快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刻不容缓。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进行英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知法用法的基本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制;渗透;课堂;实际生活;表率  法制是一个国家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公民的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
期刊
“新民主主义” 和“新三民主义”理论内容的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难点,亦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考点和易错点。如何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体会其在中国近代历史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和独特地位,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更是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必须要正视的政治任务。  “新民主主义” 和“新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之所以难以深入,其一是因为这两个理论的内涵非常
期刊
一、课题背景  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着丰富的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宝藏。苗族民间剪纸、刺绣、傩戏面具、少数民族服饰、民居建筑等艺术绚丽多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些艺术瑰宝受到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观念日渐淡化、生活方式逐步改变,贵州苗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令人十分惋惜和遗
期刊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时期。许多卓有成效的作家的成长历程表明,他们早在小学阶段就对文学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质。那么,这种兴趣和素质是怎样产生的呢?结合教学实践和与文人朋友的交往探索,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首先,以阅读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小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教师的诱导。教师推荐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开始就推荐那些大部头作品,须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投影机、显微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新的教学仪器陆续进入了课堂,甚至于Internet网也被运用到了教学。这些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但充实和沟通了各学科知识的传送和相互渗透,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内涵丰富与外延的扩展,而且在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为教师们所采用,并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  多媒体教法,其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中
期刊
摘 要: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关系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高度重视,并掌握必要的导入环节设计方法。  关键词:导入环节;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要开好这门课,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灵活、机动、通俗地进行讲授。但教学导入是首要的一环,尤其需要教师好好把握,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导入环节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通常分为四个环节:导入、讲授新课
期刊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要加大教改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结构,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的发展。”可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所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上述这些精神均为我们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肩负好自己的使命,在
期刊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不仅对当事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而且使案件能及时审结,债权人的债权及时得到实现,即使调解不成,也避免了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维护了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财产保全措施种类较多,但对当事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进行保全,最便于案件判决后的执行,笔者在此仅就保全当事人在金融机构存款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采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仍是教学的关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