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 一个坏消息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影响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要提供解释框架。一杯温水,要想让人觉得热,该怎么办?先让他喝杯冰水就好了。想让人觉得凉呢?那就先让他喝杯热水。其实水本身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但是解释框架变了,同一杯水就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句“好一棵大树”,身边的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地把这棵树夸上了天。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征说要提防花言巧语的佞臣,看样子,说的应该就是你这种人吧?”如果你是宇文士及,这个场子要怎么圆?说魏征乱讲?说皇上多心?还是说自己没这意思?都不对。你应该做的是改变对方的解释框架。宇文士及是这么回答的:“臣每天见皇上在朝堂上跟一群直言敢谏的官员议事,甚是辛苦。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如果再不顺着您的意思讲几句好听的,那您贵为天子,又有什么意思呢?”李世民一听,转怒为喜,此后一直都重用并且信任宇文士及。
  这段话的高明之处在于,既不得罪魏征这样的同僚,又没有反驳皇帝,同时也没有自辩,他只是把解释框架转变了一下──“皇上您说得对,可是您用的是朝堂议事时的框架,而我们现在不是在游玩散心吗?所以应该换一个框架来看待我的言论。假如总是魏征那个框架,时时刻刻都得绷着,谁受得了?”同样一句话,在一个框架里是“溜须拍马”,在另一个框架里就是“善解人意”。变换解释框架,带来的语言效果是不是很明显?
  只要留心,就能经常在身边看到这个原理的应用。比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即使是那些玩不出新花样的商家,也会经常推出新品?这就是因为“上新”是比“通货膨胀”或“原材料价格上涨”更好的解释框架。
  举个例子,如果街角有两家面包店,一家贴出告示:“由于通货膨胀,本店不得已涨价10%,望新老顾客见谅。”另一家则贴出大幅海报:“好消息!本店有幸请到法国面点师推出当季新品!更多选择,请进店品尝!”你觉得哪家生意会更好?当然是后者,哪怕它的价目表已经悄悄地换了一轮。因为同样是涨价,消费者更喜欢听到“新品上架”这个好消息,而不是“通货膨胀”这类坏消息。商家早就摸清楚了消费者的内心──它们就像传说中的花剌子模国王一样,不管实情如何,只要谁敢带来坏消息,就把谁送去喂老虎。
  用这个思路,再来看一则2016年的社会新闻。当时,珠海有一家面馆因为嫌现金收支麻烦,就贴了一张公告:本店不收现金,只接收微信和支付宝付款。结果有些顾客有意见,投诉说这是违法行为,因为人民币是法定流通货币,商家没理由拒收。发现没?老板的问题在于,他一开始就搞错了解释框架。如果他真心嫌现金麻烦,就不应该在公告中给现金支付设置阻碍,而是要给非现金支付用户提供优惠。比如,原本一份盖浇饭15元,现在就可以变成一份盖浇饭17元,在线支付立减2元。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把“限制”变成了“优惠”。框架一变,不但顾客满意,法律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事实上也很少会有顾客再付现金,老板的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这就是善用框架的力量。
  关于这个框架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曾指出,人类具有天生的“损失厌恶”心理。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道理,人们都会本能地对损失、痛苦、风险更加敏感,即使这些能够换回更大的幸福。卡内曼设计了一个掷硬币实验:被抛的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概率五五开,如果是正面朝上,参与者将得到150美元,如果是背面朝上,参与者则会输掉100美元。这么好的事到哪儿找去?胜负五五开的情况下,贏一把赚的钱居然比输一把亏的钱多50美元,这样持续下注的话,肯定会稳赚不赔。
  然而,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大多数人拒绝了这个赌局。因为对他们来说,损失100美元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50美元的快乐。那么,将赢钱的收益提高到多少,才能弥补失去100美元的痛苦呢?经过测试,是200美元。也就是说,同等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损失带来的痛苦是受益带来的快乐的两倍。负面事物在我们心里的分量两倍于正面事物。正因如此,在描述一件事时,对于负面的措辞,我们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关于框架的转换,罗振宇在第四季《奇葩说》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名员工不小心把公司的玻璃门碰碎了,老板马上跑过去安慰:“哎呀,没事儿吧?人没受伤吧?”(人情框架)发现员工没事儿之后,老板脸色一变,转向人力资源负责人,指着他刚才还在对其嘘寒问暖的那名员工说:“让他赔!”(责任框架)框架不同,感情当然也不一样。如果你是这个必须“做恶人”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要怎样把“赔玻璃”这件事说得好听一点呢?你可以说:“你知道吗,老板真是心疼你,特意嘱咐我们按最便宜的价位给你算。”
  你看,即便到了这一步,你还是可以利用解释框架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对他人施加影响。
  (摘自《老年博览·上半月》2018年8期)
其他文献
腹膜炎是因细菌感染或者化学刺激以及损伤导致的一种外科常见疾病。大部分感染者为继发性腹膜炎,主要源自腹腔脏器感染,坏死穿孔或外伤等。临床上该疾病可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血压下降或者全身中毒性反应,若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容易死于中毒性休克。也有一些病人会引发盆腔脓肿、膈下脓肿或者肠间脓肿、骼窝脓肿或是粘连性肠梗阻等。  腹膜炎的病因  (一)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
肝脏是人体调节血液、促进新陈代谢的中心,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健康造成肝脏疾病高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肝脏“呼救”的五大征兆,以及如何养肝护肝吧!  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
讲述人:晓薇  “于千万年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张爱玲文字里的偶遇爱情,曾让很多情窦初开的人期待。  爱情的未知之处在于你不知道它会发生在何时何地。当单身的晓薇与闺蜜结伴旅行时偶遇浪漫男人,她认为这是“命中注定”。可是,当她以为他们已走进爱隋时,却意外地发现那场“转
都说開卷有益,随着育儿理念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意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开始学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但是“亲子阅读”是不是就只是字面意思上的“陪着读”?你的阅读方法是否科学?就此问题,专家认为亲子阅读也是一门学问。不恰当的“亲子阅读”,不仅没什么好处,反而可能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变得不爱看书。    场景1  给8个月孩子挑选汉语拼音故事  赵女士爱看书,平时隔三差五,总愿意带着
小时候,我最享受的时光,便是和奶奶坐在门前的合欢树下,看奶奶织五彩的线。奶奶每次织布时,身旁总开满著姹紫嫣红的野花,真不知是五彩的花点染了七彩的线,还是七彩的线绣出了五彩的花。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和奶奶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奶奶织布时喜欢戴着一副小圆框眼镜,豆粒大的眼珠中仿佛流淌着慈祥的暖流。我呢,也只在旁边蹦蹦跳跳,一会儿摘这个,一会儿指那个。“奶奶,您总是在织布,这天下是有您织不完的布吗?
慢性咽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喉部位的慢性炎症。每个人的咽喉部位均有一层黏膜,但这层黏膜受到外界刺激或感染时会处于充血状态,黏膜、周围的淋巴细胞和结缔组织出现增生,由此引起慢性咽炎。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部位会存在有明显异物感,出现痒或咽痛的情况。咽喉部位的分泌物由于过于粘稠而不易排出,有干咳现象,对于说话和进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人们感觉到咽喉部不适时,要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确诊病情。患者如果被确
傍晚在小区里散步,只见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孩童,扎撒着两只小手,像喝醉了酒一般,順着园中的小路,跌跌撞撞往前跑。大约是刚学会走路的缘故,正在兴头上,一边跑一边“咯咯”地笑。一个年轻的女人在身后亦步亦趋,嘴里不停地喊:“慢点跑,慢点跑,别磕倒了。”  我忍不住笑了。一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有多老,只要母亲还健在,耳边就不会缺少唠叨。几乎每个孩子都这样,走路时不肯好好走路,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说话时也不好好
民间体育游戏是指在民间流行的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游戏,它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受广大民众欢迎,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和简单性等特点,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应用合适的体育游戏展开幼儿教学,合理地安排游戏内容和教学时间,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提高幼儿园教学的实效性。  合理选用丰富的  民间体育游戏素材  民间体育游戏历史悠久,人们在生活实践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當获得成功时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在犯错时能得到家长耐心引导改正错误。孩子在成长期间有家长的陪伴,才会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养成谦虚自信的良好品格。  案例  在中午休息时间,王老师走进教室时发现一向乐观的小明在座位上红着眼睛低着头,通过小明断断续续地描述,王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在午餐时,班级里高大的小风故意把小明碗里的食物打翻在地。小风是一个做事看心情的孩子,在
前不久程序员苏享茂遭前妻勒索自杀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实“骗婚”之事,古已有之。在许多人的眼中,这类骗婚的施害者大多是女性,受害者则大多是男性,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反例,即骗婚者为男性,受骗者为女性,今天就来说说清代笔记中的几桩“另类”骗婚案件。藏娇金屋居然是租来的  清朝学者刘世馨撰写的笔记《粤屑》中,讲过这样一件奇案。  有个在广东任职的县令养了一位宠姬,县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