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妨这样教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小学语文,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中重要的文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更是历练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遵循文体规律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那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呢?
  一、诵读触摸,形成智慧,促积累
  散文不仅有着丰富炙热的情感,更有着行云流水般的美妙语言。这种蕴含在散文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感体验,只有借助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浸润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在阅读古人诗歌时的情感体验:“诵读中,我内在的心灵是亢奋激昂的,有时甚至是热血沸腾的。随着诗歌调子的起伏,自己的胸襟好像也开阔起来,内心也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试想,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方法得当,激励有效,学生就能形成如朱老一般的体验,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通过语调的轻重、节奏的缓急展现出来,其身心与文本的内核高度交融在一起,形成“我中有文,文中有我”的阅读境界,那将是一种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在这里,激情诵读、熟读成诵已经不仅仅是物理性语言的纯粹积累,更是人生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对于学生的言语能力,乃至生命成长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聚焦细节,深入感知,促体验
  注重细节的刻画与渲染是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文本中每一处细节的描绘看似简单,却都蕴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蕴藉着文本人物丰富的内在情感。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表达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悉心体悟,才能使其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其独特的情感内蕴。
  如在《理想的风筝》一文中“他仰望白云……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这一句,就通过对刘老师深入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其放飞风筝时的快乐与欣慰。刘老师洋溢出来的笑容犹如洁白的云朵,从每个读者的心灵飘过,消融了刘老师残疾留下的心酸与苦楚,忘记了命运对这位热爱教育和生活之人的不公。
  整段文字饱含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敬佩与爱意,如果是走马观花般地浮于表层,学生对人物内心的体悟也就少之又少,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技艺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因此,必须要引领学生穿越语言的藩篱,直击语言的内核,感受作者言语表达的生动妥帖,深入其中体悟品析,才能感受到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三、探寻陌生,品析体悟,促解读
  散文创作非常注重对语言的斟酌与考究,在作者灵光闪现中,散文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看似平淡却个性独特的遣词现象和言语形式。这就为阅读教学中开展陌生化阅读提供了鲜活有力的教学支撑。教师可以将这些陌生化的语言现象视为让学生走进文本、对话作者的载体和桥梁,借助对这些独特言语形式的体悟与感知,更好地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锻铸”一词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陌生化词语,而这正是紧扣文本、统领全篇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柳树的外形特点,无论是色彩还是外形,都给予人坚毅、冷峻之感,而这些绝不会在温室中形成,必须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锻铸”而成;随后,引领学生联系前文中对高原环境的描写,感受其荒凉虚无,从虚写的角度丰富了“锻铸”一词的内蕴。
  这样的教学在一虚一实之中,不仅有效地连接了课文前后的表达,同时也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这一词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感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解读。
  四、读写互动,双向拓展,促表达
  阅读教学讲究的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教师应该关注的绝对不是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这一篇”课文,而是要注重学生对阅读、写作方法的领悟与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和练笔环节进行拓展与补充。
  首先,关于阅读层面的关注,主要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借助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在比照辨析中感知其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提升效益。例如在教学章武的著名散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教师可以拓展补充章武“武夷山人物画”的系列散文《撑排人》《女导游》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在拓展阅读面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关于表达层面的拓展,主要以典型的言语形式和结构仿照为基础。现行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大量典型的言语结构都值得学生品析、借鉴。如《广玉兰》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形态的种类,而在描写时作者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自己的观察体悟所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观察方法、结构设置、语言斟酌等维度进行品析与模仿,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关注语言、提升语用能力的终极目标。
  总而言之,散文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规律,阅读教学唯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拾级而上,才能引领学生参透散文的特点,开掘其有效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同事胡姐的儿子小壮超级调皮,换了三所学校都是状况不断,她在别人的推荐下将小壮送去一位心理专家级的特级教师周老师那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小壮竟然真的脱胎换骨,成绩进步,好习惯养成,还参加了机器人创意大赛并得了奖。  胡姐和很多家长一样感激涕零,我忍不住问周老师怎么做到的。周老师笑,说:“两个字——欣赏。”他告诉我,欣赏别人,多看对方的优点,是他家的家风。正是“欣赏”让他发现小壮对机器人十分感兴趣,由此
小伙伴们说,中山公园装修后重新开放了,爸爸答应这周六要带我去玩儿,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妈妈却说要回老家帮太奶奶洗澡,我实在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每周都要回去,而且跟太奶奶一坐就是一下午,难道她们不会觉得无聊吗?  虽然十分不乐意,但我还是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只希望时间能过得快点,妈妈陪完太奶奶就可以带我去玩儿。到家后,妈妈亲热地拉着太奶奶的手,要扶她进浴室洗澡。太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
期刊
每年夏天,北京都会迎来旅游高峰。在各种火爆的旅游景点中,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校园又最受青睐。据悉,暑期清华大学实行参观人数限流的方式,上午和下午分别有3000个参观学校名额。清华大学早上八点半开放进校参观,但是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有人过来排队。  参观火热及进学校困难的现状也催生了相关产业。有媒体发现,有机构在淘宝店叫卖“状元陪同参观游览北大清华”的产品,称可以让“清华或北大状元带领你进入校园,且
投身拟音,梦想在锅碗瓢盆间闪亮  魏俊华1956年出生于北京市的一户干部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22岁那年,她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之后,进入到一家电影公司做幕后工作。不久后经人介绍结识了高大帅气的高士义,当时的高士义是一家机关的行政干部,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互生情愫,半年后,他俩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  婚后不久,魏俊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接触到了电影中的“拟音”工作。当时她正准备到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