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凡当教师的,每人都能说上一二,尤其是我们中学教师。在中学教师当中,又以年轻教师为主。但凡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开放课……好像不用到它,档次就会稍低一些,反之则高了一档。
  确实,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除了要给学生充分的感观刺激外,还要带给他们美的感受,同时也要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此,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设计课件、制作课件、修改课件上,有时还要动用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节成功的课,真的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和心血。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它独特的优越性,同时也有具体的设计、制作、使用上的困惑。本人认为,一句话,该用它时就用它。以下是本人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的简单思考:
  一、多媒体进入课堂辅助教学,不应该成为教师们工作和精神上的负担
  在与教师们平时的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中,我深感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像是给老师们额外增加的负担,有的学校甚至规定教师必须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上课。他们往往为了寻找合适的图片或从网上查找资料而费尽心思。有的甚至吃不好、睡不香,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得到满意的效果。有的还要请求别人的帮助,因为实在是这方面的能力有限。这样一来,又会耽误了其他一些人的时间,不帮忙吧,又碍于脸面,帮忙吧,就全变成了自己额外的任务,因此,令大家都左右为难,造成了一些精神上的负担。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实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极为平常的现象。像那些平时本来对于计算机技术认识较少、操作技术有难度的人,真的是很大的困难,还不如用几块小黑板和几张幻灯片来得实在。
  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要因科而异、因课而异
  可能是中国人的共同爱好,大家都喜欢一窝蜂。只要听到一个人说好,大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本节课是否适合用多媒体辅导教学,只觉得多媒体可以代替黑板,都盲目地跟着来。在几年前,我们这里的教师对于多媒体还是比较陌生的,只听见有关的专家、教授谈论它如何如何地神奇,大家都非常的羡慕那些发达地区的教师,能享受到比别人高得多的待遇。于是,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着,终于,等到了自己也能享用的机会了,等到自己亲手尝试了,才知道远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于是,又有说起怪话的人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等课而言,有的知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的时候,适时地运用计算机的演示,直观形象地演示出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一些学科,也应该适当地运用媒体辅助教学,毕竟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并不能取代教学。
  再说一所学校大部分的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上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而要让这所学校所有的教师都达到较高的制作水平,也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自制的课件往往比较简单、粗糙,不能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内容,更谈不上去创造了。也许有人要说,现在市场上不是有很多专门制作课堂教学软件的公司吗?他们不是向市场推出了自己公司的产品吗?其实,在音像市场买到的成套的软盘,大部分不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有的一张盘里,真正在课堂上派得上用场的微乎其微;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上网下载资料。事实上,打开一个网站,需要的资料有的根本查找不到,即便查到了,有的也难于据为己用。所以,在这里,耗费的时间不算少,收效不算大。教师们都觉得要找到真正合适的课件真是很难的事情。
  三、面对问题,应如何解决
  面对问题,总该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试想,每所学校信息组的成员在数量上和工作效率上如果都增加了,能多为老师们制作一些课件,可能会好一些;试想,如果现在的老师们能从比较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自觉地参加一些课件制作的培训,平时有时间多进行操练,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试想,如果现在的赛课、评课,不以用没用多媒体辅助作为一个评判的重要环节,还是看课堂的设计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有多少为主来评价的话,可能有更多的老师会潜心地钻研教材,探讨教法,自觉地进行教改……
  多媒体走进课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设计、制作、运用课件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只有真正提高了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这也是大家公认的道理。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课堂上得到运用和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重大进步。但是,只有处理好客观存在的矛盾,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海南中学)
其他文献
河朔图书馆,一所县级图书馆.该馆位于豫北重镇新乡,由豫省社会名流倡办,整合当地社会教育资源,以“提倡社会教育、挽救文化衰颓”为目的,在河南图书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创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与哲学》课本的第一单元第三节课中,提到了这样两句话:一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二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话都反映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但却产生了真正的哲学与哲学这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这是学生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因此,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
摘 要: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课堂中常有的一种现象。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修课;终身体育    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在学生掌握运用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身体活动,亲身体会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体育能力的培养,需要使学生不断地参加体育运动,在
对学数学的学生可分在两类:一类是对学数学没有困难的,另一类是对学数学有困难的。前者不用我们心烦,后者才是我们要去改变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去改变呢?  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数学学不好,在老师的督促下,在家长的责备中,在同学们的对比下,已经形成一种对数学的害怕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学生,不仅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还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上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
摘 要: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青少年自己、学校、家庭、有关部门都要来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里家外,都要抓紧。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年青一代才能茁壮成长,为将来成就事业、振兴中华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精神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影
“为什么而教”“怎样教”这两个问题应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当前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它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提出让生活回归地理教学课堂。  一、让生活回归地理教学课堂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地理在中学课程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地理教学在学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理课不感兴趣,地理教师也常常抱怨学生地理能力差。因而形成一个怪圈: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
2010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的招生,发现许多高校已经走向了开始创新思维的新模式——自主招生。这一模式打破了旧的常规同时也为了那一批思维活跃敏捷的学子开辟了一条更轻松的道路。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又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对于这个话题,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至今也没有任何过大的突破和进展。  在此,让我们一起回望一下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此时也会想起一个以创新人才而
杨村煤矿经过多年勘查与开发,矿井已进入残采阶段,井田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降区.通过设计地表沉降观测方案,实施地表沉降观测,获取测量数据,与1987年航测地形图进行高程对比,
摘 要:地理学科是一项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地理;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展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帮助确定教学知识要点,让学生接触到全面、详细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