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生命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主义艺术”似乎已落伍了,然而对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延展,尚有巨大空间。现实主义有两个要素,一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二是典型性,它是指解决文学艺术所塑造的人物之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第一个要素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根本,它要求艺术创作的手法首先是要对现实忠诚,要有写实的记叙性意义,第二个要素就是强调在一般中塑造典型,即所谓“出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发掘社会的本质因素。孙龙本为沂蒙广场所创作的大型雕塑《热土》可谓是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再一次成功运用,《热土》由“参军参战”“全力支前”“血乳交融”“红色热土”4部分组成。用雕塑的形象语言,叙述并歌颂了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由、幸福所作出的献身。
  孙龙本对这组大型群雕的设计是从雕塑所处的空间环境入手的,是从多个角度由几个大的“视觉组织”构成的力的结构,使得这组大型群雕远看成势,近看又不失其对细节的感动。这是因为他深语作舳的精神内涵而所作的对于细节的精心设计和刻画所致,使作品从整体到局部均充满视觉的张力和大型室外雕塑的视觉要求。如果我们走进这组群雕更可领略到这一点。
  一般评论一件作品,习惯从手法或风格上进行评述,本文试从图像信息方面分析一下作品精神的构成,下面选取组雕之《全力支前》和《血乳交融》为分析重点。
  
  一、作品外轮廓所呈现的动态构图
   控制大型户外雕塑塑造手段之关键在于驾御整个作品的“态势”。在态势的大趋向构成中设计其细节,使整个形态丰满生动,由此生成作品的视觉趋势,体现作者的艺术态度和审美取向。孙龙本在作品中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道具穿插之间而形成相互联动,彼此呼应的图像信息,使得整个“构图”具有表达主题意义的向心力。
  这组作品是置于公共空间中的大型群雕,特别是当人们在远处看到此作时,接受到的视觉信息是由外轮廓呈现出的整个结构,即上文所提到的“势”。孙龙本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但整体不是一个虚空的字眼而是由许多个细节的安排组成的视觉印象,从图一中可见其视觉组织的细节。
  这组作品主题是“全力支前”。作品以挑担子的人物为视觉中心,由此与前拉后推的推车人物和后面“打招呼”者形成呼应关系,在视觉上挑夫形成了“全力支前”的主体。我们注意一下这几点,笫一“挑夫”,挑夫所负的扁担是以向下弯曲的曲线为视觉走向,扁担的前头有意加粗是为了与推车者的头部协调,而推车者所带的“草帽”又加重了视觉重心。根据雕塑可以测量出,从挑夫所挑粮食袋子的根部到挑夫的扁担的后部与挑夫的脖颈之处几乎是等距离,这容易形成视觉上力的组合,因为从视觉心理讲,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刚才所说的“等距离”几乎构成了等腰三角形,从力的图式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动感比等边三角形大,且三角形之三个点又与推车者的头部构成了力的汇聚点,在此,扁担上的毛巾的动感方向,麻袋上所系的扎口的方向都与“用力推拉者”“打招呼者”的动作共同汇成了一般力的趋向,渲染出“全力支前”的主题含义。
  第二,“推车人”,刚才说到力的汇聚点是在这“推车人”身上,而推车人又以头部为汇聚之焦点。这位头戴草帽推着独轮车踊跃支前者,凝聚了所有支前者的普通形象而成为典型象征,喻示出正义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是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战争。在真体表现推车者的表情与动式上面,孙龙本有意使他的头部侧向观众,而草帽这个道具无疑是加重了这个焦点的视觉印象,使人们注意着他正以顽强,竖韧的力量在“滚滚向前”。
  还有一个细节也体现出了孙龙本注意到作品的空间性,这就是独轮推车是以倾斜的角度表现的,这不仅是为了整个雕塑作品视觉语言的丰富,更重要是考虑到这个倾斜的角度是为了面向观众,若按照生活中的原态来反映,观众看到的应是一个独轮车的底部,而失去了这一能够与受众沟通的细节表现。
  同样在图二《血乳交融》中,视觉重心也发生在作品的中央位置。且看,一群勇敢的沂蒙妇女在队长的带领下,呈现出抢救伤员紧张而又充满激情的热烈场面,只见队长激昂振臂,队员倾力救护,“担架”也以倾斜的视角面向观众,因为,这一倾斜角度是为了表现伤员,而不是担架,这是为了对主题进行渲染,而不是单纯地描写“抬担架”这个动作。
  “细节”对文学艺术中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度、渲染环境、丰富结构情节起着重要作用。在“血乳交融”中主人翁红嫂的形象是以静态的细节方式呈现的,作者有意将“红嫂”置于这组作品的后端,使得这组雕塑在有意制造动势空间中留得了这一静的空间,使其动静结合,像音乐的节奏或小说故事过程一样,此起彼伏。这一形象起到了“压后缀”式的作用,使“红嫂”这位凝结了沂蒙儿女乃至中国妇女的普通形象具有了典型意义,辐射出了她用乳汁救伤员这种节义千秋之举的社会内涵和精神指向,这是现实主义题材在处理一般与个别事物的手法之一,如果从图像学的角度认识,这便是由图像产生出传播精神信息的社会价值。这组大型群雕以整体力的结构构成空间轮廓,又以细节丰富了作品“血与肉”以深层地表现这种红色精神。
  
  二、正、负空间的运用
  
  所谓正空间是指作品所占有的实体空间,而负空间则指由实体体量组合之间所形成的“空白”之处。在造型艺术中正空间之间的组合所产生的空隙,也是构成整体视觉组织的组成部分,按孙龙本的说法是;“正空间要作准,负空间也要充分调整”。
  负空间实际上是另外意义上的“留白”,这个留自是具有语言功能的,它能使整个作品形成虚与实,激与缓的节奏变化和对比联结。“全力支前”“血乳交融”中人物与道具之间构成的诸如三角形,倒三角、圆形、方形以及直线、曲线等形态各具心理感觉上的象征意义。三角形的稳定可以指代沉重、苦难等含义,而倒三角又在作品中强化了动的态势,还有方形、圆形等各具意味。
  有形必有线,孙龙本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水平线、斜线、垂直线,弧线等都围绕主结构线而产生“运动”,使之形成了气韵贯穿的气场。正负空间的穿插协调强化了主题雕塑的空间轮廓。使外轮廓之大剪影和细节描述与整个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发生紧密的联系与支撑。
  
  三、设计语素与艺术夸张
  
  孙龙本在设计这组大型群雕的整体结构和态势中,参入了构成学的设计语素,就连衣纹的走向都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靠拢,去与故事内容的表现相吻合,至于塑造的人物表情更是贴近了生括原型的艺术处理。
  孙龙本是沂蒙山的儿子,有一种植入血液中的老区情怀,为此,他深入革命老区沂蒙山采风、写生又参阅大量史料,图籍,以求客观、准确、生动和典型。孙龙本目前正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组作品体现出他受教于此之扎实的基本功,体现出“造型”加“精神”的基本要旨。
  这组大型群雕,孙龙本以艺术的视角删减形体,用变化的手段塑造形象,他巧妙地运用与人的视觉相适应的适度夸张,如运动中的动势,以及人物的细节动作。大家知道,西方经典雕塑之人体四肢的动作塑造是通过在表现真实的前提下,依照受众的视觉习惯来调整的。如米开朗基罗为了突出“大卫”临战时的坚毅状态,将头部的比例适当加大。下肢相对放长,手和腿的关节稍微加粗,以强调其气质特征,再如安格尔的《大宫女》通过对宫女肌体的拉长描绘,表现出了舒展、流畅、婉转起伏的形式美感。
  孙龙本也是如此,从他的作品图像中我们看到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所呈现的图式,便可以感受到这种依托现实、高于生活的典型特征,尤其作为一件大型的室外雕塑要考虑作品的每一个视点都要与观众“说话”,如他所言:“把好看的部分展现给观众。”由此笔者想到有一些室外雕塑,作者只是考虑到造型本身的结构是否正确,却忘记了适度的艺术夸张是为了作品的室外效能,而孙龙本比较到位地掌控了这一点。这样便使得《热土》实现了它的社会功能;传播出了沂蒙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所做出的无私、献身之精神的永恒价值。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所讨论的内容是有关艺术的当代性诸问题。“当代艺术”这个提法,其确切的意思需要厘清。“当代艺术”究竟是指什么?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它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评判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期评论家的文章便是对这些问题的多方位的思索。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宏博且极富内蕴的中国传统文化竟然对于我们当下的艺术教育,审美观并无太大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自然绕不过中国的近代历史,当西方船坚炮利
午夜场的电影散了,街上冷冷清清的。  小蝶倚着我,斜睨的双眸里带着一丝狡黠,“我还不想回家,怎么办?晚上一个人……我怕。”“已经很晚了,明天还上班呢,乖!我送你回去。”半个小时后,我硬着头皮第N次问她是否住这儿,小蝶羞赧地冲我报以一笑。那是一栋破旧不堪的楼,孤零零地矗立在黑暗里。小蝶调皮地戳我的鼻子,“记住了!不许再忘了哦!”她踮起脚吻我一下,便跑开了。夜里唯一一点鲜艳的颜色褪去了,夜色浸上来,带
日本环境艺术学会作为日本惟一的以环境艺术为主题的学会团体,从会员的构成来看几乎囊括了日本当代雕塑、建筑、设计界的知名人物。研究领域也跨越了雕塑、建筑与设计等各视觉艺术范畴,是一个深层次的交叉与互动的学术平台。环境艺术学会的研究活动包括作品展览、成果发表、新闻出版、教学交流、社会连携、国际交流等几个方面。学会现有会员三百余人,涵盖了雕塑、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批评等环境艺术领域各个关联分
近来,一群鸡让英国英格兰南诺福克郡的小镇迪斯颇不宁静。据报道,小镇居民陷入分歧,问题是:能不能给这些鸡喂食。  1月底,南诺福克郡议会称,抓到谁给鸡喂食,就罚款80英镑。然而,这引起动物爱好者的不满。官方贴出的警示公告也被人撕下。   “很多人喜欢它们,我们都是热爱大自然的人,孩子们也会来看小鸡们。”经常给鸡喂食、现年72岁的卡罗尔说。还有的人说,官方应该先去处理更重要的事务。并非所有小镇居民都维
难以抗拒的诱惑   36岁的魏茨迈是德国巴伐利亚一所中学的生物教师。表姐丽塔1987年嫁到挪威南部的小镇——塞尔尤尔,此后,两人就一直没有见过面。1999年6月,魏茨迈决定利用休假去探望她。17日他乘坐的客机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一个机场降落,丽塔早已在等候了。见面后他们都非常高兴,相互问候了一番,表姐开车接他回家。   晚餐后,魏茨迈被安排在顶楼的一间卧室休息。也许是重逢了久别的亲人,也许
为什么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最后供专家评审的毕业创作多是泥稿?有很多朋友曾对我提出这个疑问。  我所了解的列宾美院雕塑系的毕业创作,在程序上,先由学生提交创意与构图,经雕塑系的专家集体通过后。方可进入放大制作的阶段。放大完成后的雕塑经工作室主任同意后,才可参加正式的答辩。答辩的时间多安排在6月份,答辩前约半个月,学院会安排艺术评论家同作者就毕业创作表现的主题、时代背景、表现手法、追求的思想等进行交流和
赵宋王朝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当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汇聚,农业发达,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坊市隔离的制度被打破……共同促进了宋代饮食业的蓬勃发展。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假如你生活在宋朝,有哪些食材可供炊食?有何“网红”饮品?赴饭局如何应对座次礼仪?不同阶级的人群又该选择何种档次的饮食场所呢?凡此种种,从宋代的
《越狱》男主角迈克的哥哥因被人陷害而入狱,迈克为了将哥哥救出来,亲自到狱中策划了一起又一起越狱事件。由于迈克是建筑工程师出身,所以他对于监狱的构造了如指掌。在他精确的计算下,终于成功出逃。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迈克更离奇的越狱计划,那就是德国三胞胎的“替身计划”。而当他们的计划暴露时,引起了德国人的热议:兄弟情义能否分担罪罚?  手足情深,弟弟却入狱了   1970年,德国巴伐利的一户富裕人家迎来
静谧的百年图书馆,书页翻开的悲情,灯影绰约间那情侣幽灵忽隐忽现。循着传言而至脚步渐趋渐近阅览室,原本灰飞烟灭的往事以惊悚迷离的方式再现。  异影生疑  加斯佩是位于加拿大东南的一座小城,近年成为一些北美和欧洲精英阶层人士选择此短期居住休闲的绝佳地点。  三十出头的亚丹·詹金斯是土生土长的加斯佩居民,在一家公共图书馆当管理员。2016年圣诞前夕,有位年轻女子来到图书馆。她名叫卡曼妮·弗雷泽,在美国南
安东尼·司顿斯[Anthony Stones FRBS]撰稿  冯向红[Lily Feng]翻译    亨瑞·高迪[图1]1891年出生于法国的St. Jean de Braye小城。他的父亲是个木匠,亨瑞是三个孩子之中的长子。  在学校亨瑞是个聪明绝顶的学生,特别是在语言方面显示着非凡的天赋。15岁时就获得了奖学金,先后抵达英国、意大利、德国和俄国留学,很快就能流利地使用有关语言进行交流。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