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扶正抗萎方对胃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胃肠功能、蛋白组学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对照组和中药联合组,患者入院后均行ESD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并口服叶酸片和替普瑞酮胶囊,中药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抗萎方进行
【基金项目】
: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2019SY010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扶正抗萎方对胃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胃肠功能、蛋白组学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对照组和中药联合组,患者入院后均行ESD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并口服叶酸片和替普瑞酮胶囊,中药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抗萎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泌素(GAS)、血清胃动素(MOT)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比病理组织中音猬因子(Shh)、平滑因子(Smo)、融合同源物(果蝇)抑制因子(SuFu)蛋白染色结果并评估以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联合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下降(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S和MOT含量均升高(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hh、Smo、SuFu蛋白染色强度均降低(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抗萎方对胃癌前病变ESD术后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上皮内瘤变等病变,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edgehog信号通路上Shh、Smo、SuFu等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持续改良水稻品种的产量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产量的形成是各产量因子协调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挖掘产量因子相关基因,并解析产量因子间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基础,将为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持续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具有高度多样性和代表性的栽培稻微核心种质(MCC)和扩展的微核心种质(EMCC)及其全基因组重测序所得到的高质量SN
氮素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在粮食生产中也依赖氮肥的大量施用。铵态氮不仅作为重要的氮源被植物吸收,同时也是体内氮代谢的关键中间产物。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研究发现,铵转运蛋白(AMT/MEP/Rh)介导了根系铵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的运输过程,但在重要粮食作用玉米中还未有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玉米铵转运蛋白基因ZmAMT1;1a是否介导玉米根系对铵的吸收,以及铵转运蛋白ZmAMT2;1基因
DNA甲基化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于抑制转座子的活性,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以及调控基因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中DNA甲基化模式和调控途径存在差异。本研究分析了染色质重塑因子DDM1在玉米上的功能。ZmDDM1基因具有两个拷贝,高度同源,都在玉米幼胚中高丰度表达。单突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表型,而纯合双突变体表现为早期胚败育。野生型和双突变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M
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