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健康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110例,随机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新生儿55例,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实施人文关怀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可以考虑未来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生儿;护理;应用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高,对孩子的健康状态更为重视。在医疗方面对治疗护理的要求更高,新生儿科属于无陪护病房,由护理人员全天候看护新生儿,故做好在此期间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1]。本文主要研究了人文关怀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新生儿55例。对照组男性新生儿30例,女性新生儿25例。研究组男性新生儿28例,女性新生儿2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全部入组新生儿均经本院完成产检并在本院出生,期间有直系亲属陪同,研究人员制定研究计划后,对新生儿及其家属进行解释,新生儿及其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同意书,研究期间对于复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回答的详细,正确;排除有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肾疾病;研究期间无法配合研究人员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中途转入其他医院或死亡的新生儿[2]。在询问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才进行研究。
  1.3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具体为:
  1.3.1护理人员人文修养: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护士在接收新生儿时,说话的语言,态度,语气等十分重要,也是取得家属信任的基础。故在接收新生儿时需收集详细资料,掌握与新生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做好新生儿与其家属的隐私保护,保证家属信任护理人员,自愿与护理人员交流新生儿相关情况。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熟练,以保证实施护理操作时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刺激,造成不良影响。
  1.3.2对新生儿家属的人文关怀:因为该科室为无陪护病室,父母不能长期接受与新生儿分离,极易出现焦虑心情,故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根据家属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入院时及时进行宣教,介绍医院环境,为其讲解探视制度,随时告知家属新生儿身体状态,出院后做好电话随访,为家属介绍预防接种,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定期组织家属参加新生儿生长发育相关知识讲座,继续为家属做好全方位护理制指导。
  1.3.3新生儿的人文关怀: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需保证娴熟完成各项操作,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耐心的通过抚触等方式安抚哭闹不安的新生儿。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使用温柔的语言与新生儿交流,对于特殊的新生儿,可在室内放置轻音乐,悬挂彩色气球,刺激新生儿各个器官的发育。
  1.3.4病区环境:定期打扫科室卫生环境,整理各类物品摆放整齐,调节温湿度适宜,保证新生儿的居住舒适。为家属营造隐蔽舒适的母乳喂养室。整个环境需保证新生儿住的的舒心,家属放心,护理人员的工作舒心。科室护士长实施弹性排班,保证随时有充足的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人文关怀相关讲座,感受新生儿及其家属的真实感受,保证提供最佳的人文关怀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发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传统护理中,护理的重点在新生儿家属,没有对新生儿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想法认为,新生儿无语言功能,也没有心理活动,无需重视,但妊娠期间胎儿就能对外界杂音做出反应,故新生儿在出生后是具有各项心理现象的,故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心理关怀,重视心理呵护,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人文关怀是对新生儿所居病室进行护理,保证病室的整洁干净,做好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保证家属对护理人员有足够的信任,在整个护理期间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人文关怀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较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显著更优,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也证实了在新生儿科实施人文关怀可以取得的显著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研究仅为少数患者的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可能说服力不够,期待临床未来能开展大样本研究,保证所得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更强。
  綜上所述:在新生儿科实施人文关怀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可以考虑未来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健,周丽娟,李雪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 33(25):1980-1984.
  [2]黄晓玲,谭惠兴,许雪洁, 等.全产程人文关怀式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62-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全面、细致的动态护理提高28周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环境与保暖、呼吸管理、母乳喂养、预防感染、预防脑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预防、发育支持护理及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结果:这例28周早产儿经过40天精心护理之后治愈出院;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全面护理有利于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期刊
摘要:肝移植是一种创伤大的手术。长期手术打击,对于无肝期的心理压力,和对于新肝的适应,可导致机体生理、病理、生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护理在肝移植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从移植到恢复生命的整个期间的持续评估和护理。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随着肝移植的不断发展和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肝移植术后的护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了提高肝移植的临床效果,提高肝移植术后病人的存活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注意力转移法用于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小儿脑瘫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40例脑瘫儿童,均进行增强型体外反博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操作和护理。实验组除此之外,采用注意力转移法。结果:实验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患者采用SBAR交班对其护理质量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106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常规组(N=53),一般护理管理为常规组,SBAR交班护理管理为研究组。分析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21%),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
期刊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压力无形中增大。在妇科的护理过程中,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保障。本文将围绕有效共同对妇科护理工作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妇科护理;有效沟通  前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有效方法,人处于病态阶段,其自身的免疫能力有明显下降,同时,对周边环境以及言语的敏感度增加。为了护理工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哮喘病患者的呼吸护理措施和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行呼吸护理实验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同时保持病房通风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妇产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8年10月妇产科收治患者3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人数是15例,对照组患者是15例。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还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探讨两组不同的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知,在妇產科
期刊
摘要: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针对目前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评定和处理,以最大程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所导致的伤害。但由于新生儿科光疗患儿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即便看似简便的护理操作手段仍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新生儿科光疗治疗的护理安全,本院对新生儿科光疗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旨在最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关键词:新生儿;光疗;护理;风险管理  1、资料与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存在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来自于多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欠缺等,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措施,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感冒退热剂治疗风热型感冒的疗效。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112例患有风热型感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另一组作为研究组,采用感冒退热合剂治疗,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作用以及临床病症改善情況。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了解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体温相差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