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丑的美学”——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丑形象说起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诗歌、小说、戏剧中的实例入手,从识丑、辩丑和审丑三个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丑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如何体现审美意识,并呼吁看清“审丑”的目的与本质,处理好审美与“审丑”的平衡关系.
其他文献
船艇空间狭小,舱室水气潮湿,官兵常年战风斗浪、风餐露宿,每逢实习演练,一艘船艇寥寥数人,茫茫大海区区数艇,面对孤独、寂寞、艰苦,如何保证船艇航向不偏、官兵志向不改?rn船
中国石化从中原油田地球物理测井公司获悉,该公司承揽的首口富钾卤水井--四川石油局平落4井的解释任务获得甲方高度认可,这标志着测井公司开辟出了测井解释的新领域.
期刊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军旅诗词,每每在读这首古诗词的时候,我总是会为这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所震撼.rn细细品读这首诗词,没有阵阵杀气,反而是充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对幸福问题探讨最多、最系统的人。亚里士多德通过“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幸福的生活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论证,最终构建了一个
文章从重新界定乌托邦入手,勾勒出一些文学作品的乌托邦背景,最后以美学层面结束,从而显现“乌托邦”对于文学艺术的美学意义。 Starting with the redefinition of utopia,
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涵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阶级存在,民族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终结。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在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更要解决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问题。面对职业教育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厌学和对社会就业的幻想,本课题提出用“半工半读”模式来解决这
从残雪的在叙述过程中,我们可以领悟生存的不同状态.本文通过对其解读,论述了生存是一个从本我的遮蔽,经过自我的模仿到达超我的表演的过程.
同样是回归自然的湖畔诗人与两晋士人,却由于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文化旨趣,这样的文学现象无疑是值得探究的.本文将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湖畔诗人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