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新题训练精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人物评价
  
  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分析】这类题要求我们要了解每个人的思想性格、观点主张、作品风格。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力求在比较中展现个人的倾向;二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
  【示例】综观《红楼梦》,宝钗关注的是社会的规范,她是为别人活着的;黛玉关注的是个体,是本质的生命,她是为自己活着的。所以我更爱后者。
  
  2.事件评价
  
  根据《水浒传》1—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答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考察分析评价能力,要言之有理有据。应注意表述的层次性,先表明态度再作分析,分析时应结合事件,以显有根据。
  【示例】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做敢当,不连累他人,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汉。
  
  3.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
  
  答: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4.简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两次探访茅庐,诸葛亮都闲游去了。三顾茅庐,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相见。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
  
  5.谈谈《家》的思想成就
  
  答:《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其主要代表作,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名著。它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生活为背景,真实描写了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事。具有较高的思想成就:1、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吃人的本质。2、历史地再现了五四新一代的觉醒与反抗,歌颂了反封建青年的叛逆精神。3、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公开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6.简述《子夜》冯云卿父女两人的悲剧情节。(“美人计”)
  
  答:在《子夜》中,冯云卿是地主兼投机资本家的形象。作为封建地主,他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他拥有两三千亩土地,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作为投机资本家,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但他在公债魔王面前只有一败涂地。他为了挽回败局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为了要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结果,弄巧成拙,他的女儿早把此事抛于脑后,为了应付她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个“多头”,实际赵伯韬作的是“空头”,最后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
  
  7.《围城》善用设喻,语言机智幽默妙趣横生,试设举一个或二个例子
  
  答:钱钟书是位学者型的讽刺幽默作家。《围城》以幽默诙谐笔调,大量奇妙譬喻,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了高超的讽刺才能和作者观世的精细与机智。作者常在情节、场景的推进,描述人物言语行为,给以调侃、挪揄或嘲弄。例一: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例二: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例三:性感风流的鲍小姐在男学生眼里,那些男生看得心头,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8.简述《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滑稽冒险的一个故事
  
  答:A.把风车当成巨人。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邻居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桑丘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桑丘胆小,他横托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
  答:B.把羊群当做军队。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便紧握长枪,像一道电光似地冲了上去,举枪乱刺。这样一来,被他杀伤的羊可真不少。最后,他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还磕掉了三、四个牙齿。
  
  9.海明威是如何运用内心独白的艺术手法来揭示桑地亚哥的心灵世界?
  
  答:桑地亚哥是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鱼的,海明威主要是通过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法来揭示桑提亚哥的心灵世界的。作品描写的内心独白分无声的和有声两种。如在同马林鱼决战的时刻,桑地亚哥在心里命令自己的各部分器官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拽吧,手啊,我想。站稳啦,腿。替我撑下去,头啊。替我撑下去。决不要昏过去。这一次我会把它拽过来的。”这段无声的内心独白,表现了老人坚韧不拔、斗争到底的非凡决心。老渔夫还常常喜欢自言自语,时而对鱼说话,时而对鸟说话,实在没有说话对象时,就自己对自己大声嚷嚷。这种有声的内心独白,更体现了老人的孤独。
  
  10.请简述《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守财奴这一现象的一个细节
  
  答:老家伙(葛朗台)扑向梳妆盒,犹如猛虎扑向熟睡的孩子。“这是什么?”说着他一把将那箱宝贝抓过来,站在窗子旁边。“是真金!是金子!”他大叫起来,金子真多!足足有两磅。哦!哦!夏尔给你这个,换走你美丽的金币。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是宗好买卖啊,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承认你。“
  
  11.简述《复活》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大学时代他是个善良有理想的青年受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把土地分给农民。后来他在军营中腐化堕落,思想发生了巨变。法庭上与玛丝洛娃的巧遇,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开始灵魂大扫除,对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进行反省,从而走向精神上复活。
  
  12.简述《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个运用例子。
  
  答:卡西莫多外形奇丑却有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灵魂,有着最真挚的人类感情。他的形象逐渐由丑变美,由矮小变高大。人们对他也由嫌恶变得喜欢,崇敬。他是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卑微的广大人民的代表,他那闪光的心灵是作者心目中善与美的象征。
其他文献
填空题是一类传统的题型,自去年江苏高考取消选择题后,直接提高它在高考中的比重,因此,填空题已成为高考考生成绩区分的标志,怎样解答高考填空题对所有考生意义非常重大. 根据填空题的结构和答题特点,“准确”是解答填空题之本,由于解答填空题时,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只要求填写结果,故所填结果是判断解题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下面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运用特殊化方法求解填空题的策略,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所谓
期刊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填在答题卡上。  A  Tess was eight years old. Her little brother Andrew was very sick and their parents were completely out of money. She heard Daddy say to her tearful Mothe
期刊
一、临场高考的总原则   1. 审清题意审题时请重点关注“任意”、“存在”、“唯一”、“当且仅当”、“至少”、“至  多”等关键词,尤其注意题中()内已知条件的使用. 正确审题包括:如何正确领会题意及如何挖掘隐含条件.   例1设集合 ,都是M的含两个元素的子集,且满足:对任意的 , ( , ),都有 ( 表示两个数 中的较小者),则k的最大值是 .   【分析与解】本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领会题意.
期刊
一、委婉语  委婉语就是用温和的、间接的或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来替换那些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粗野的或直率的词语。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因此,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委婉语使用范围和特征如下:  1.避免僵化,改用积极词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也出现了不少委婉语。这些委婉语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品行、成绩的评价上,其目的是避免挫伤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起到激励学
期刊
例:设函数y=f(x)定义在实数集R上,则函数y=f(x-1)与y=f(1-x)的图像关于()    A.直线y=0对称B.直线x=0对称  C.直线y=1对称D.直线x=1对称  这是一道高考试题,考察了抽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对称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所以一直以来受到数学教师的青睐,在各种试卷中频频出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但是许多人认为是B,经过分析发现了引起同学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考生在完形填空解题中常常存在着诸多的失误。如何才能减少完形填空题的失误呢?除加强必要的训练之外,还要明确常见的失误原因,才能对此作出相应的对策。现根据平时考生的解题情况,将易错的类型加以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解题对策,旨在对大家解题有所帮助。  一、忽视上下文联系造成的失误  完形填空题所提供的是一篇具有完整的语言信息的短文,其段与段、句与句、词与词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
期刊
根据2009年高考江苏卷数学科《考试说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为最高级(C级)要求,本文探讨以圆为背景的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1 静态问题  1.1直接求解型  例1.在半径为1的圆上按顺序均匀分布着点A1,A2,A3,A4,A5,A6,则  .  解析:如图1, ,  同理可得其余五项均为 ,故所求结果等于3.   点评:本题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直接求解,要注意向量的夹角(共起
期刊
平时我们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不少同学仅仅着眼于所提供的语言点,而忽视其理由的论述。其结果写出的文章往往给人以不完整的感觉,所以总显得单调、泛味,缺乏一定的说服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文章中增添一些理由的陈述呢?现结合一些书面表达和个人的感受谈谈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理由的陈述。  一、根据提示、展开想象  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不少同学很少去关注如何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做出合情合理的陈述,使自己所写的内
期刊
古人读书,首先要学的便是断句,所谓“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其次就是在正确断句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对于今人而言,这便是翻译;最后才是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观点与态度。    一、关于断句    断句,就是明辨句读,它需要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文言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常见的断句方法有以下几种:   1.借助句子成分断句。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语、谓语和
期刊
温馨提示:2009年江苏卷的《语文考试说明》,文学作品阅读增加了新的要求:“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今年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以下一组训练,就是这样设计的。    下文内容我们在《论语》选读《仁者爱人》中读过,请联系所提到的“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    儒家“仁学”在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