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助这一视角,分析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日本文学中有关女性的隐喻模式主要集中在所有物、商品、植物和食物4种隐喻类型上;这些隐喻模式除了基于身体经验,还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考察特定的隐喻不仅可以洞悉隐匿于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体现了师生共同信念、价值观,是师生在班级生活中共同努力的劳动成果,有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活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内涵丰富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师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有力推手。本研究以南宁市X初级中学为研究个案,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初中师生班级文化共建问题。经过问卷调
当前高等学校产教协同育人改革中,普遍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外部资源导入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为适应行业发展变革,构建产教融合下的协同育人机制,重庆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基于三螺旋理论,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系统整合课程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三链”,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并实践了“全程、深度、共赢”的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企业全程深度参与的“四大通道”“七维一体”
痤疮是一类以面部局部皮损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痤疮的现代医学药物治疗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等弊端。谭金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主张从阴阳角度出发,结合患者体质、舌象、微观辨证,把握痤疮发病的病机要点及诊疗思路,使阴阳趋于平衡,而痤疮自愈。特分享其经验,并结合典型医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痤疮提供临床思路。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是建筑工程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总体安全。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常见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性提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优化策略和管控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全流程的安全。
以4种不同规格的乌天麻(Gastrodia elata)新旧菌材为材料,揭示天麻菌材利用前后水分、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析三因素与菌材规格的相关性研究。采用105℃恒重法、凯氏定氮法及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新旧菌材内3种成分含量,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系统分析新旧菌材三因素数值变化。结果表明:菌材使用前后水分、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别为0.64%、0.88%和94.59%,分析揭示乌天麻
早期文献记载喀麦隆Ghomala’语有5个声调。本文通过声学实验对现代Ghomala’语的基本声调(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连调情况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1)Ghomala’语是曲拱型声调语言,共有4个调类:高平调、中降调、升调和高降调;(2)Ghomala’语有连读变调现象;两个高降调组合中,后者变为中降调。
<正>近年来,高考化学选择题难题多以图形图表形式呈现,如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11题,2017年全国卷Ⅰ中的13题,2017年全国卷Ⅱ中的12题考查知识点均是"酸碱中和滴定曲线"。该类题数形结合,情景陌生,立意独特,既是全卷的一大亮点,又是历年高考高频考查的难点。考生得分率普遍较低的原因是在传统的高三复习备考中,认知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梳理和罗列,依赖重复而机械的习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题海战术虽能提
期刊
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成为考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传统写作教学指导下,学生作文中语法错误多,词汇贫乏且使用不恰当,并且,很多学生将英文写作仅仅视为中文写作的翻译版,对写作没有兴趣。Lewis(1993)词块教学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词块的深入研究,词块主要是由各种搭配、固定或半固定的短语、习语等组成,在使用时无需过多的考虑语法规则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率逐年增高,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年来,手术切除治疗和激素类药物治疗仍是EM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较高的问题。E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腹腔巨噬细胞在EM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EM患者的腹腔环境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力均有所增高,细胞因子的产生量也增加,但这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却显著减弱了,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弱的原因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