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因此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并且有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个性化素养发展的最好时机。数学知识浩瀚无边,也是创造性思维体现最为明显的一门课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更好地发挥出小学课堂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地点,也是帮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逐渐培养独立性学习思维的地方,从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以下就是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分析,来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提出的几点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在任何一项的教学活动当中,都离不开知识教学与题目教学两个方面。但是题目的教学教师则是更加注重以考试为教学目标而进行,其实不然,更重要的是在做题过程中的思维锻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在做题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对于思维思考的运转也能够更加的灵活。因此,对于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方面教师要更加的重视,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個角度对题目进行思考与判断,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一、 设计“错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这里所说的“错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错题,而是教师通过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题目的设计,来让学生再次接触,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思性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题目练习的效果。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障碍”,而这些错误的出现往往也是出乎意料的,让老师意想不到,这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来说都是一种阻碍,会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教师对于课堂上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视而不理或者是置之不理的话,那么对这种“错误”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极度的浪费,没有起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那么也不能够防止相同错误的再次发生,也还会丧失对错误的纠正的最佳时机,错过时机,那么学生受到错误的影响将会加深,而再次纠正时就会更具有难度。因此,将这些错误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将它们设计成题目,让给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够有印象,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节知识时,学生就很容易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同,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设计题目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反思,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 设计开放性题目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拓展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开发思维。而课堂气氛对学生也有着直接的印象,在一个轻松、生动、活跃的学习环境之下,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以上这些都是不够的。对课堂上题目的选择与设计也要有所讲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之上,选择的应该是开放性的题目,也就是具有思考性的题目,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启,这里所指的开放题,顾名思义,并不是一种固定答案、固定方向的题目,而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空间的题目,能够在这个空间中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与思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综合所学的知识、巩固知识点,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不仅如此,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对于学生而言也有着一种无形的吸引,对于题目的解答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能够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思维去思考。
  例如在一个小学数学课堂题目的设计中,有一题是这样的:“18位老师带7名学生组团旅游,以下是了解到的风景区的门票信息:(1)成人票每张30元。(2)学生票半价。(3)满20人可购团体票,打七折。请你拿出购票方案。按你的购票方案,买门票共需多少元?”在这个题目中,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案非常的多,因此答案也是多种多样,那么有的学生会这么想这个题目:“老师购成人票,学生购半价票,算式是:18×30 7×(30÷2)=645(元)。”还有学生这样想这个题目:“18 7=25(人),25人超过20人了,可购团体票打七折。算式是:(18 7)×30×70=525(元)。”而还有学生则是这样的想法:“选2名学生和18位老师购团体票打七折,其余学生买半价票,算式是:(18 2)×30×70 (7-2)×(30÷2)=495(元)。”从以上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最后一名学生的回答能够联系实际、打开思维去想题目,也能够看出在这些学生中,这位学生所用的方案是最少的钱。因此,教师对与这位学生的表现与思考方向也是持有大大的肯定,并且以此为例,让其他学生也能够积极地思考,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能够打开思维去想,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三、 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的目标不是学生的短期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在一定的教育阶段获得好的学习成绩,还应该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实施素质化的教育,就意味着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要予以一定的重视,那么在对课堂习题的设计中也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虽然还处于思维形成阶段,学生的个性还在成长与完善的阶段,但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素养的发展却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也是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灵活地设计题目,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天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针对题目设计方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王正伟.浅谈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3]张文兵.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题目设计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作者简介:
  魏伶艳,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镇教委。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数学老师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小学数学老师能够通过“思维训练式”教学模式来对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升,而我国当下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基于以上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相关背景,本文先分析了我国当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现
摘 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切答案的得出都源于问题的提出。结合我们的初中数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得到提高、进步,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掌握主动权,主动的进行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此时,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这一方法能够让我们自主的进行问题的发现学习,并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养成一种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推动整个数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摘 要: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项数学的基本能力,只有有效地掌握住计算的数学能力,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数学的实际问题。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对必要的计算、估算等基本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也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数学能力。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公式、方式
摘 要:新课标倡导“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先学,是提高课堂质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的主要途径。先学,应改变简单的看教材、做练习的单一模式,应加大探索性预习的力度,有效指导学生探索性预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探索性预习;指导策略  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材准备性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充分的预习,也为新课的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奠定基础,课堂上也容易形成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tPNS)是否对实验性高眼压导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6只为正常用药组(三七总皂苷200mg/kg),其余30只采Akira法,烙闭大鼠右眼上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持续性高眼压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量效关系组分别予tPN
摘 要:作业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因此设计和评价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了使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及评价更具有合理性,本文在进行分析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之后,提出有效進行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措施,使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作业布置;作业评价;教学反馈  初中数学属于初中学科当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初中在数
摘 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全面创新,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并提出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希冀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可持续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迁移规律的应用很普遍,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整体上建构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迁移含义进行详细地介绍,并对迁移规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几点论述研究,希望学生能扩展学习视野,调动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迁移规律;中学数学教学;应用  新时期是知识的创新和运用为主要特点的时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但是初
摘 要:初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综合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等特点,随着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已经不再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探究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能力;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形势下,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挑战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