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青春正好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青春无关风花雪月,只是简单的友情和一点儿多疑的敏感,配上希望和一点儿小小的悲伤。
  ——题记
  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跌跌撞撞、摸爬滚打,磕得鼻青脸肿,但看着越发光亮的路口,哪怕承受再多的痛、再多的苦,哪怕吞下孤单,也不后悔。
  我和你相识之后,就经常叼着一根棒棒糖,手拉手去操场散步,或者倚着栏杆谈天说地;不开心时,一包奶油瓜子就可以轻松搞定。你看,那时候的我们多么简单,多么容易满足。
  那时候的你眼中不容一粒沙,最看不得别人在背后说他人的坏话。你老说:有什么事当面说,何必在背后坏人名声。可后来,我却成了你攻击的对象。大抵因你是我的好友,你的话应该可信。同学纷纷孤立了我,给我罩上了玻璃罩。你们在罩外笑着谈天说地、笑着畅诉人生,而我在罩内成了一只孤独的困兽,在黑暗无人的角落,我蜷缩起身子舔舐着你带给我的伤口。
  因此我恋上了折纸,折那些像芽一样、像瓶一样的纸制品,在上面倾诉自己的委屈、装盛自己的心事。而后在高处把它们放飞,看着它们在空中旋转着盛开了花,然后悄然落地。它们如芽一样在寂寞的路口开满了花;似瓶一般,在孤单的旅途中收盛了喜悦。
  我亦变得敏感。别人说我胖,我便努力地去减肥:早上起床慢跑三圈,晚餐不吃,睡觉前瑜伽不少。别人说我没气质,我便努力让自己拥有气质:抬头、挺胸、收腹时时不忘;踮起脚尖紧贴墙站,直到脚尖发麻、腰际酸痛;轻言细语说话,礼貌永远不落……
  你看,我的努力,使我终于从一只平庸的困兽蜕变成了一只高雅的独角兽。可我们依然回不到过去。
  我踮起脚尖,看着前面光亮的出口,浅浅地笑。回过头,你却不在我的身后,踮起脚尖,也望不到你的背影。在青春的路上,我们弄丢了彼此。
  下个学期,你要转学,便在期末买了同学录,让同学留言。同学录兜兜转转到了我的手中。我提笔写下:我的青春,谢谢你的陪伴。虽未到最后,但你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开始和一个精彩的过程。愿有这样一人,陪你从花落到花开,从开始到结局。
  我来到你的面前,递上同学录,看着你露出了眉眼弯弯的浅笑,浅笑佳兮。
  我站在路口看着你在天涯海角开怀的笑颜,伸出手,触碰到的却是泡沫。我们的友情是雨后的彩虹,虽转瞬即逝,却曾七彩斑斓,让人沉沦。一切其实很简单,虽有磕磕绊绊,但生活依然继续,青春依然美好,未来依然光亮。
  豆蔻年华,青春正好。我和你,在各自的青春道路上继续行走。
  (指导老师:卿海逸)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农业现代化要求塑造职业化农民,并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农民创业能力,以法律与经济政策刺激
五四运动后,一大批追求自由、向往革命的女性作家活跃于文坛之上,同时,以女性为小说原型的男性写作也大量增加.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五四之后产生并迅速发展,其溯源不能
高濂《玉簪记》的爱情描写具有鲜明的理想性,具体表现为陈、潘爱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专一性.它对后代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女性青春的觉醒,为了追求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宗教
本文为赵月枝教授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3)暨第三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的主题发言。作为一名身在西方的华人学者,赵月枝教授对于“本土化”有着自身的思考,她不认同外界给
对厕所感兴趣是起于我刚到法国时住的学生宿舍.那时,由法国学生服务中心(CROUS)安排住在他们的学生宿舍楼里,一层楼住着十几个学生,有公共的卫生间和洗澡间.法国的学生宿舍不
通常情况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严重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会使隧道工程管理成本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还将会影响施
曾记得那是开学的第一天。那天阳光明媚,明亮的光线普照在我们热闹的校园里。那是我与你第一次遇见的地方。  因为是开学,学校里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亦是热闹非凡。我挤在拥挤的人群中,一个不经意的回眸让我第一次遇见了你:你笑如初升的太阳,两只眼睛笑成弯弯的样子,眼睛很漂亮,好像星星的笑般美丽,嘴角勾出那弯弯的弧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知道,你也看见了我。我们俩出于礼貌各自微笑了一下。  我之前就想过
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是否快乐,最好的方法是用过往的快乐为标准.无论成功与否,有些人好像命运注定是快乐的,但有些人却不是.为什么呢?原来快乐并不主要依赖外在因素,相反,内在因
本文采用组件式GIS软件MapObjects 2.1和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对海岸带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对象类型、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等做出讨论,并对海岸带地区的矢量与栅格数
“梦泽云边放钓舟,坡仙墨妙世无俦。天花坠处何人会,但见春风绕树头。”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中诗一首,专为东坡《太白仙诗卷》而做。  苏轼(1037--1101),提出“尚意”的书法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