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意识形态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但在小学阶段存在误区,部分学校在创建检查等工作中,存在死记硬背、走过场等现象。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的关键期,且中高年级学生自主意识日趋强烈,对于流于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抵触排斥,导致教育收效甚微。要想做到意识形态教育有温度并让学生内化认同,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切实有效地做好小学阶段意识形态引导教育,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并实践。
  关键词:意识形态;活动设计;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0-0007-02
  引    言
  意识是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感觉、认识),而形态是形势或状态的意思,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是可以感知的。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所形成的不同感知。意识形态教育是相对于现实中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而言的一种特殊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并与错误的意识形态做斗争。
  一、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明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多次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總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发展的萌芽期,是树立正确意识形态的关键期,习近平提出孩子要从小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笔者认为,这第一粒纽扣就是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力地承担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
  二、当今小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指南》中对小学中高年级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根据《指南》中的要求,笔者认为当下小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
  三、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1.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根据调查可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前三位是班会课、绘画、知识竞赛;不喜欢的活动形式是征文、儿歌故事、小报。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开展较多的活动形式就是征文、小报等。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本身就排斥,缺乏兴趣,试问还能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吗?最终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参与率低,活动意义大打折扣。
  2.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只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
  在评建时期,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流于表面,只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例如,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中,意识形态教育处于一种极端被动的状态,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粗暴,多是死记硬背,强行灌输。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记住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内容,班会课全程让学生背诵,班主任逐个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笔者曾在学校的常态班会课检查中,就发现部分班级采用这样的做法。
  在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结果是重要的,而过程是更重要的,只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存在的重要性,是一种病态、畸形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的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不仅没有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导致其产生抵触排斥心理,从而产生意识形态模糊、不认同的现象。没有获得认同就不能产生心理倾向,外化更无从谈起[2]。
  3.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有悖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对学生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它又是学生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过于成人化的教育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是不能理解并接受的。而当下的意识形态教育大部分用成人思维方式、成人实践方法、成人观察角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活动是有悖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四、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有效的实践方法
  1.静态教育转向动态教育
  所谓静态教育是一种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利用一些书本、宣传册等可视的静态资源,采取“一言堂”直观灌输式教育,即教师讲、学生听,沟通交流形式单一,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动态教育是一种现代新型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体验游戏等方式,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状态。在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思维,从静态教育转变成动态教育,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学生有兴趣,学习才会有效率,意识形态教育才有真实效。
  2.树立思想标杆,开启榜样的力量
  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思想引导的教育,在动态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思想标杆,时刻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在意识形态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榜样元素,绽放炽热的榜样之光,使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笔者曾在一节班会课中聆听一位90多岁老红军的讲话,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讲述最难忘的黑暗经历,给现场每位听众都带去了心灵的震撼,学生们纷纷落下激动的泪水,感受到伟大祖国背后那信仰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把榜样送到学生身边,让榜样赐予学生力量,他们定会以榜样为标杆,沿着榜样的路程继续前行。
  3.成人化转向儿童化,走进儿童生活
  现今小学阶段儿童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都有些成人化,学生看得见,但是够不到、摸不着,所以教师要在成人与儿童之间架起桥梁,把成人化意识形态教育用有趣易懂的儿童化方式呈现。意识形态教育要走进儿童生活,需从儿童身边的人或事寻找切入口,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才是适合学生的。当学生不仅能看得见,还可以够得到、摸得着时,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才是学生急需的。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当下小学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些思考以及实践中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意识形态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的教育,广大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实现在思想上、行动上具有方向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李克钦等.多元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0):23-24.
  作者简介:李孝铃(1987.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切实有效的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办公效率,使纸质档案保存的工作压力有效降低,从根本上真正意义上方便后续的档案查询工作。针对
摘 要:文章从解析法的角度提出了圆锥体积的求解方法。圆柱和圆锥可以分别切割为无数个相似的三棱柱和三棱 锥,文章将“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问题转化为“同底等高”的三棱柱体积是三棱锥体积的3倍问题,通过切割三棱柱的方法得到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关键词:圆锥体积;三棱锥体积;倒水法  一、问题描述  小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时经常产生这样的疑问,“圆柱是由矩形以其中一条边为轴,顺时针或者逆
许多浙江企业已经全面建立各自领域制造和生产的优势地位后,在未来的竞争里实现企业发展的创新,从而带领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与跨越;从品质优良的制造企业转变成以深刻洞察市场为
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以此能够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保证教学质量。
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但是英语词汇之多是英语学习的难题,因此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对于词汇的学习极其重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其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帮扶的作用,这在学生参与度极高的体育教学中尤其如此。目前很多初中生的体育课程参与意识薄弱,只有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手段,尊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其中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与小班化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谋而合,都是对学生被动、单干、复现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是一场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交接。百年的传承,甚至带有浓重的使命感。一位是年过七旬的红帮裁缝第六代传人江继明,他创新、改革,培养接班人,从实践到理论,不断进行着红帮文化的研究
在创新经济和创新思维引领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创新尤其重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停留和局限于做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从老师的指令。他们应该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自己
摘 要:文章在对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自主式管理的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并对模式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的研究对加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创新  一、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难度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