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能力的培养:意义与策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括能力的重提以及重要性
  概括,是对文章字词句段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是思维的飞跃、思想的升华。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概括,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缺乏对这种能力的有效培养,有的教师甚至对其完全忽略。
  儿子语文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拿来试卷一看:概括《幼时记趣》中体现“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这道题竟然没得分。他是这样写的:“把蚊子看作仙鹤,把蚊子冲烟飞鸣看作鹤唳云端,观看两只虫子相斗,鞭打吃掉虫子的癞蛤蟆。”我问他为什么不写老师讲的简洁答案,他说忘记了。我就如何概括第二件趣事对他进行了一番指导……没想到,这一过程耗时将近15分钟。《幼时记趣》我教过多次,潜意识里认为三件趣事的概括很简单,通常是在疏通词义后,让学生看看书旁提示,就直接板书。从没想过概括有这么难,也从没舍得在此花时间。
  事实上,概括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和长期的训练,而文本则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最好载体。阅读教学往往要在初读后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中提炼“课文的重点内容”,总结时归纳“课文的精华内容”。阅读教学的这三个环节都涉及到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因此,语文教师应依托文本设计相关活动,并运用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策略
  1.精设问题铺路。精当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清晰感知,准确概括。教师首先要精读文本,准确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主要内容巧妙分解为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施玥老师在一次活动中执教杏林子《奖》一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时是这样设计的:朗读第5-26自然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谁为“我”做了哪些事,推动了“我”人生的波澜?施老师的问题设计清晰准确,尤其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句提示语,可以使学生在冗长的阅读中始终带着明确的问题,看到划分人生阶段的关键语句能够敏锐地捕捉,在概括时对事件的选取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了如此精确的“导航”,学生对《奖》的整体感知怎能不清晰,概括怎能不简练呢?
  我执教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从文中寻找信息(主要是形容词),完成如下概括:一片 荒原;一个 人(从身体和心理上谈);一匹 狼(从身体和心理上谈);一种 信念。学生目标明确,很快回答了这四个问题:一片荒原(辽阔可怕、了无生机、危机重重);一个人(饥饿、疲惫、衰弱、产生幻觉、被抛弃但不放弃);一匹狼(掉队、饥饿、衰弱、有耐力);一种信念(活!)我适时把学生回答的要点板书在黑板的预设位置上,最后引导学生将上述信息连缀成一句话,从而较轻松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
  学生概括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概括能力欠佳的学生,教师须热忱地重点帮助,用问题为他们铺路搭桥。于漪老师执教《美猴王》,要求学生给每一段列小标题。有的学生煞费苦心列出“悟空出世”“众猴入洞”“悟空为王”三个标题。尽管形式上像小标题,但未能准确地反映课文内容,于是教师以问题“辅路”,询问学生是不是猴子一出现就叫悟空,指引一下,学生意识到当时石猴还未赐名悟空。于是把“悟空”改为“石猴”。第二个标题“入洞”也不妥贴,于是再以问题“辅路”,启发学生阅读思考:这部分笔墨主要叙述什么事呢?入洞之前主要干什么呢?三个标题的主语可不可以一致起来呢?如果可以一致,理由何在呢?在指点的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动脑筋的积极性,尽量用学生的语言表述。教说,帮说,学生懂得“探洞”比“入洞”确切,更懂得概括的语言应精炼,三个标题中的“石猴”应删去。真心实意地指点、鼓励,具体地帮助,学生思维获得锻炼,语言表达的准确度也逐步提高。
  2.巧借活动探究。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整篇文章,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我们不妨立足教材,设计一些小活动激发学生提炼课文重点内容的兴趣,以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对对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一位老师教学《安塞腰鼓》,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后,问:“文中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其中‘好’字的内涵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分别指什么?”学生读书,归纳出了“声势、鼓点、豪情、舞姿”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巧用对联来概括安塞腰鼓的“好”,给出上联:“黄河鼓,鼓点声势冲日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学生热情很高,很快对出了“高原舞,舞姿豪情动天地”。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给这副对联拟一条横批,从概括的角度来体现安塞腰鼓的特色。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气壮山河”。由此可见,灵活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对联,既是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提升,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方式。
  板书补白,即对留白的板书进行添加,也是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板书设计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可以在课文关键处、激疑处故意闪开一道缝隙,这好比是埋下的一根导火线,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其跃跃欲试。一位老师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理清故事情节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三角形式的板书,让学生思考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并分别用一个字(词)补在每条边的三条横线上。
  
  这种新颖的方式激起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热情,在不断的研讨中,达成了共识:郑屠与金氏妇女:欺—赶—勒索;鲁达与金氏妇女:问—助—救;鲁达与郑屠:挑衅—打死—逃跑。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追问:为何要用三角形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联呢?学生比较轻松地作答:可以看出文中明暗两条线索。这种留白的板书“欲擒故纵”“请君入瓮”,能激起学生思维和学习激情,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填诗,即填充诗句进行概括,也是颇有乐趣和深度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选择较为简易的诗歌形式让学生填充。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学生不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我执教时运用“打油诗”这一形式,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因为得失本一家,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 ;人生错过无限多, ;小的错过不要紧, 。”简短的打油诗,将《错过》一文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结构囊括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提炼课文重点内容的兴趣。”经过深入思考、激烈讨论,学生补上了如下句子:“错过就是真生活”;“有的错过不再来,咀嚼苦果成收获”;“要能习惯与品味”;“把握关键最美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主旨和结构,而且提升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可谓一举三得。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拟标题、串台词、分角度复述等其他方式,引导学生在趣味探究中提高精要概括的能力。
  3.妙用诗文总结。“编筐编篓,重在结口”。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巧设句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精华内容,追求诗意概括的效果。
  一位老师教学《故乡》,在引导学生重点品析闰土和“我”的形象后,出示一段留有空白的精美感言,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从情节、情感、哲理三个方面填写。“带着深深的思恋,他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 , 。但,记忆中的小英雄一去不复返。一堵无形的厚障壁, 。离去—归来—离去, ,是对现实的背叛,更是对未来的追求。无论怎样,只要 ,就 。”学生在目标指向很明确的句式前,积极主动地完成这新颖的语言训练:“带着美好的回忆,他与儿时伙伴重逢”;“让美好的精神家园轰然倒塌”;“希望—绝望—希望”;“只要有希望这盏灯,就能照亮前行的路”。这样诗意的总结,既完成了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又避免了学生漫无边际的毫无兴趣的贴标签式的回答。
  连云港市西苑中学的马虹老师执教姜孟之的《一双手》,在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借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话。学生“依葫芦画瓢”,用寥寥数句勾勒出张迎善的特点。“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办公室是大山,他的工作伙伴是小树,他的皮肤总是黝黑,那是被太阳晒的;他的衣服总有尘土,那是被风吹的;他的手总呈黑色,那是被泥土染的:他就是伊春林区最年轻的林业功臣32岁的张迎善。”类似的诗意概括在课堂上频频出现。如此,学生既抓住了人物特点进行概括,又有效提升了语言表达水平。
  我执教《背影》,在结尾处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读全文,找出体现父爱的典型语句,以“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为例,写一节小诗,再次品味深沉的父爱。课堂热闹起来,全班学生都成了诗人:“父爱,是害怕夜间着凉的一件紫毛大衣”;“父爱,是攀越铁道蹒跚的背影和一个个朱红的橘子”;“父爱,是一封让自己泪光晶莹的书信和终生品读不忘的背影”……学生将自己感悟的浓浓父爱化为文中具体可感的语言、动作、物件。如此,在概括理解课文主旨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写作体验。
  概括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标志,是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抓手。它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方式方法更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特点,重视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选择有效的策略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效训练,才能真正让学生会概括、善概括。
  (作者单位:连云港赣榆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人文天下,以真情打动,2007重庆卫视活动营销,不走寻常路。2005至2006年,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活动营销摸索了一条全新的营销模式——以客户为主体的定购制和大型活动的单列
本文从超市借助微信作为管理实践平台,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超市为依托,根据教育教学超市管理与微信工具为基础,打破传统管理受到的约束,提出微信对超市管理实践带
本文的“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文章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句子、蕴含深层意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具有哲理启示的句子、概括性极强的句子等。这类语句除了基本含义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是很多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也是阅读题型中得分率较低的一类。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有哪些方法呢?本文拟结合一些中考试题来谈谈。  一、 联系具体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那一抹春天的鹅黄  据说,最早感受到春光的是柳树。在那冬春交汇之际,当许多树木还在蒙眬休眠之中,柳树已经将排排新芽抽成万缕烟丝。那一抹春天的鹅黄,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赋予了柳树感情相依的特性。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
一、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识、写生字词的有效方法之一。学习时,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同学把生字词读一遍,一个人读,其余的就是最严格的“小老师”。如果哪个同学读错了,其余几人帮助分析原因,并促其读正确。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写字教学。小组成员之间就每个人的写字作业进行点评,对写得好的字加圈,对写得不理想的字,对照范字帮其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如编字谜
近年来,“减负”成为热门的一个字眼,减轻的是不合理、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要兼顾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到“减负增效”的。  一、 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与能力  1. 给学生留下语言与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激起思维和灵感火花。上《槐乡五月》一课时,可以创设旅游团游槐乡的情境,教师问:作为槐乡的一员,谁想来介绍一下槐乡?这种设计激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教室里妙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