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时间与动词体态探究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动词的体态是反映动作或状态在内部时间结构方面所呈现的动作或状态变化的方式,进行体展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非进行体展现过程中的无变化性或忽略动态变化。短暂动作本身不能持续,其肯定式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但其否定式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表示状态持续。本文以一节诗歌为例,探索英语时间与动词体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时间 动词体态 过程呈现 变化 时间段
  
  On Time and Aspect in English
  ----Based on Appreciation of a Poem Segment
  Tang Yunlin, Guang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Nanning 53007
  [Abstract] The aspect of verbs in English presents the notion of time, different from tense,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temporal structure of events and activities. The progressive aspect presents the dynamic change of a process, while the non-progressive aspect presents no change or change unmarked. A temporary verb doesn’t continue and its affirmative form can’t go together with a period of time, while its negative form can go together with a period of time presenting a continuous stat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aspect of verbs in English.
  [Key Words] Time, Aspect, Process, Change, Period of Time
  
  一、 引言
  
  时间是英语动词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表现为时态和体态两种形式,如何开展综合素质拓展教学,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中的时间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掌握,是中国英语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对泰戈尔的一段诗歌的欣赏与译文分析为切入点,对英语动词时间概念与动词的体态进行探讨。
  It takes only a minute to get a crush on someone,
  an hour to like someone,
  and a day to love someone.
  But it takes a lifetime to forget someone.
  诗行出自The Meaning of Love(中文译为《以爱之名》或《爱的真谛》)[1]
  大家见得最多的理解与译文大概要如下:
  (1)遇见/碰见/认识/迷上/一个人只需一分钟/一秒,喜欢一个人只需一小时,爱上一个人则需要一天,可要忘却一个人却需要终生的时间。
  (2) 迷恋一个人(很短)只能维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稍长)可维持一小时;爱一个人(更久)能维持一天,忘记一个人至死也也做不到(恨一个人会持续终生)。
  (3)人们花一分钟认识某个人,花一小时喜欢某个人,花一天爱上某个人,花一生忘记某个人。
  问题重点是对get a crush on, like, love和forget等四个动作, minute, hour, day和lifetime等四个时间名词以及someone这个重复使用的代名词的理解和翻译。
  
  二、 理论
  
  任何动作的发生或持续,或者任何状态的出现或维持,都不可能与时间没有关系,英语动词的时态(tense)在内容上是动作或状态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在形式上是借助语法手段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关系的动词语法范畴,是一种指别成分,对其进行分析则以说话者为中心角色。现在时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存在某种联系的动词形式或时间上的双向联系或心理上的单向联系;过去时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存在某种距离(逆时针方向的时间距离或交际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或与真实性的距离)的动词形式[2]。
  英语动词的体态(aspect)是表示动作是否以过程呈现的动词语法范畴,体态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结合,用于反映其动作在内部时间结构方面所呈现的方式[3]。英语动词体态的子范畴为进行体(展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非进行体(体现过程中的无变化性或忽略动态变化),多数学者认为进行体是表示动作的持续、动态。但,Langacker R.W.认为进行体实质是一个状态化结构(stativizer),展示静态的过程,即把一个动态行为表现为一个状态[4]。英语动词进行体总是呈现动作的过程性,其语法实质是展现过程的动态变化。动作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以大多数人的心理感知习惯为基准。为了方便论述其用法,可以区分各种类型的过程,如单一动作的连贯过程,持续动作的断续过程,转变动作在接近终点或起点之前的渐变过程,短暂动作多次出现的重复过程,不同主体的相同动作相继发生的过程及其它由过程性派生的各种语用功能[2][3]。
  A.持续变化(continuous change)主要存在于一连串的延续动作的过程中;
  (4) The water is boiling.
  B.断续变化(intermittent change)指某一个延续动作的非持续性变化;
  (5) We are studying grammar this week.
  C.接续变化(successive change)指瞬间行为的反复出现;
  (6) New comers are arriving. (区别于The new comer is arriving)
  D.渐进变化(gradual change)指一系列的接近某一转折点的逐渐变化;
  (7) The bus is stopping.
  E.端点变化(bounding change)指不是发生在过程本身当中而是发生在过程的临界点上;
  (8) He is wearing a sweater. (区别于He wears a sweater.)
  F.累计变化(accumulating change)指经过一阶段量变的累计达到的质变。
  (9) How much was the tank containing when you last inspected it?
  短暂动作的肯定式由于动作本身不能持续的缘故,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但短暂动作的否定式因表示状态的缘故,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例如:
  (10) Tom has not arrived.
  (11) Tom did not arrive until eleven o’clock.
  (12) Tom has already arrived.
  (13) It has been two hours since Tom arrived.
  进行体的语法意义是体现过程中的变化性,非进行体的语法意义是体现过程中的无变化性。当静态动词用于进行体时,进行体结构就将动作过程表现为一个临时而短暂的变化。当静态动词用于非进行体时,动词本身的无变化性与非进行体的语法意义相一致;当动态动词用于非进行体时,非进行体结构就将动词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一个整体而忽视其内部变化,也就是说,非进行体不展开过程,也不强调过程中的变化。例如:
  (14) He was being stupid at that moment.
   (15) He was a stupid student.
  (16) We studied their proposal yesterday evening.
  (17) We were studying their proposal yesterday evening.
  
  三、分析
  
  关于“get a crush on”,crush作为动词,是“压碎、碾碎、压垮”的意思;作为与动词对应的拟声动作名词,有两人或两物相碰的意思,此外还有一层引申意思即短暂地、热烈地但又是羞涩地爱恋,(稚气地)爱着,迷恋上,深深地爱上,常指青涩少年的那种并不稳定,过一阵就烟消云散的爱恋(早恋、初恋),金山词霸对crush的解释:A usually temporary infatuation.热恋,通常是一时的迷恋,一种短暂而激烈的感觉。如Harry's first crush(哈利波特的初恋/心上人)。crush原意是“心碎”,最让你“心碎”的人肯定是心上人。the crush of love是“爱的碰撞”译为“一见钟情”或者“爱的火化”, 有种十分想见却又见不到因而心碎的感觉。动作get a crush on持续的时间非常短,通过实验不难验证两人在一分钟时间内反复“碰撞”的效果非常滑稽,只有在现代影视作品中通过技术处理才能制造出来;动作forget更是不可能持续的,这种烟瘾者戒烟式的“忘记”所表现的是动作的反复而不是持续,如果要表示forget之前的状态则其意义就不是“忘记”而是“牢记”。因此,诗中a minute显然不是准确的“一分钟”,而只是表示时间很短的“一瞬间”;诗中a lifetime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一整生”,而只能是“后半生”;从电影“7 Days and 6 Nights”可以联想到a day可能并非24小时,而仅仅是白天而已,文中隐含夜晚的活动,to forget的也不限于想要记忆的“美好”。诗歌的欣赏往往是《哈姆莱特》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莱特,虽然泰戈尔大师原意讲的是“爱的真谛”,但毕竟“一夜风流”后由爱生恨的海了去啦,所以要forget的也可能是挥之不去的“梦魇”。重复出现在四个不同动作之后的someone显然是相同的人。因此,不是冤家不聚头,因get a crush on而不打不相识的两个人,碰撞后愤怒是常有的事,但在发现对方是帅哥美女后竟然怒气顿消,相互产生好感即是like,继而攀谈游玩,相爱是自然的事即love,当夜色暗下来后共进晚餐、共度良宵,之后是悲是喜就因人而异啦。当然,事情要忘怀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正如另一段诗文所说的:One day, you will find that the things you try hard to forget are already gone. (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诗句中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不定式结构的功能是值得注意的。若作为状语理解,则在发生该动作前为状态的持续,表示一段时间后动作才发生;若作为主语理解,则该动作应是可持续的,否则就与持续一段时间的内涵相矛盾啦。例如:
  (14)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do the maths exercises.
  / It took two hours for me to do the maths exercises. 我做数学练习花了两个小时。
  (15) It took me an hour to write the letter.
  / The letter took me an hour (to write). 我写这封信花了一个小时。
  (16) It took him half an hour to repair his bike.
  / It took half an hour for him to repair the bike. 他修理自行车花了半个小时。
  (17) It will take me a quarter to arrive at the airport.
  / It will take a quarter for me to arrive at the airport. 我到达机场将要花15分钟。
  (18) It took him ten minutes to solve the problem.
  / It took ten minutes for him to solve the problem. 他解出这道题花了10分钟。
  
  四、结论
  
  综合上述,如把get a crush on按状态变化译为“迷恋上”,则“一分钟”说的是发生状态变化前的时间,若按状态或动作持续译为“迷恋”,则“一分钟”说的是状态或动作持续的时间。就动作的相继性而言,“迷、喜、爱、忘”,迷、喜的情感程度似乎颠倒了。至于forget,“忘记”并非表示情感的词,且作为动作“忘记”不可持续,因此持续的是忘记前的状态,与“爱”相继的情感状态应是“恨”或“更深的爱”。如果按肯定式表示动作本身的持续时间,或否定式表示状态变化前的持续时间,把“minute,hour,day,lifetime”作为相对时间长度而非绝对时间长度来理解可能会更贴切,“一分钟”其实也就是很短时间的意思,可译为“一秒”或“一瞬间”;“一生”的译法不对,可译为“终生”或“后半生”。
  
  五、参考文献:
  [1] 泰戈尔,The Meaning of Lovehttp://www.baidu.com
  [2] 易仲良,语法学[A],《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杨自俭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p85 2002.4
  [3] Freed.A.F.The Semantics of the English Aspectual complementation[M]. Dordrecht: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P10
   [4] 兰静,英语动词体态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学情境的涵义及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并论述了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五大途径:巧设问题,设置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关键词】情境教学 作用 创设途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
期刊
摘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们在“自主参与”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取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条件,合理的“导”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关键,教师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 主体性     
期刊
内容提要在“接受美学”、“对话论”等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视教材、教参、教师为权威,漠视课堂学习的主体的不良现象,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别样阅读”,即通过变换观点、人称,结构、角色、文体、语言等形式,将原作进行创造性阅读。这种阅读法肯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而且能够变课堂教学单向信息灌输为多向信息传递。  关键词 对话论 别样阅读 创造性阅读    一、问
期刊
Nowadaya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be poor in writing,either for their poor grammar or for their small vocabulary.Above all,I think,one of the writing skill:prewrit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coll
期刊
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的高一新生按照新课标使用历史新教材,在历史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指出,学习历史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饱满的学习激情。新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要特别注意其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要达到这些要求,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多了。”这就是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我们的努力,付出心血和汗水,才会有所收获。  教师为何不能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呢?因为在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道路上有一只拦路虎——阅读障碍。什么是阅读障碍呢?阅读障碍是指智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渗透着德育教育,而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初中各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课程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
期刊
前言: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育 心理健康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
期刊
内容摘要:网络环境下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分运用网络和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注重教师传统授课与主持人主持风格相结合,突出互动的主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知识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的效率。即体现“生活化”“寓教于乐、当堂消化”的理念。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