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样以及你想怎么样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规划,做起来!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查”“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
  学其所爱,考其所长。未来高考将实施“3+3”模式,除了语数外之外,考生可自主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中。新高考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改变“一考定终身”,引入多元录取机制《实施意见》倡导的“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把单一评价方式扩展为综合评价方式。这将教育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职业选择联系起来,更多地认识和探索自身、关注并了解社会,不断思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道路,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方向。同时,对未来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有更清晰的目标,从而逐步发展为一个既能适应当下的学习生活,又能胜任未来生涯发展的完整个体。
  生涯规划最忌什么?
  “不少学生来咨询,往往不是自己没有目标的困惑,而是自己的目标与家长或社会的价值取向不一,该不该坚持的问题。”温州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老师乐颖表示,生涯规划最忌的就是功利化。
  采访中,温八高一位姓叶的家长表示,现在家长在一起,谈的就是孩子的分数,很少有人说自己的孩子最适合干什么。
  那么,面对提早到来的生涯规划,家长能做些什么?温十四高校长侯元东说:“作为家长、老师,我们不能替孩子去选择。家长应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试的量表让孩子清楚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潜能,有什么样的资源,引导他了解未来的专业和职业,家长要看到孩子的人格成长比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乐颖表示,生涯规划更重视人的长线发展。生涯规划不是为了规划而规划,而是关注学生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体验到个体奔向生涯愿景的存在感与幸福感,保持缤纷的关注,保持适度的执念,坚持有规矩、有规格的行动。
  ——《温州日报》
  【专家意见】
  如果说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有一个词大家都必然会想到,那么这个词就是“成功”。什么是成功?这是一个在人生设计和职业选择时都会遇到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生涯规划中让人最困惑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和看法直接决定了如何选择和选择什么。
  成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有别人看得见的和自己感觉到的这两种标准和尺度。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给予个人相应的回报,如金钱、地位、住房、名望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深深体会到了充实感和幸福感的滋味。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成功的后一种含义,认为只有在社会承认我们、他人尊敬我们时,我们才算成功;只有在鲜花和掌声环绕着我们时,才算取得了成功,而忽略了心灵的成长、丰富与幸福。
  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固然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它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拥有自己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而只追求外在的成功,沒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其实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而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带来的喜悦才是纯粹的成功的喜悦。
  ——北京师范大学肖淑珍《中国教育报》
  【教师观点】
  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不妨多咨询一些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们的意见,以供参考。
  其次,了解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和自己的职业倾向。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各类职业及从业要求。美国学者霍兰德进行了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选择联系研究。他认为,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每个人都归属于职业兴趣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型,并具有与之对应的典型的职业倾向。这六种类型是: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从业优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的综合分析判断,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性意见。
  再次,确定合适的目标。巴黎一家现代杂志曾刊登这样一个征答题目: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起了大火,而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众多艺术珍品中救出一件,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件?在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中,一位年轻画家的答案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件。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有三种以上的目标可供选择,那么,最佳的选择往往不是最绚丽、最动人的那一个,而是离你最近、最容易实现的那一个。因此在设定目标时,目标的难度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北京第十一中学校长果淑兰《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于3月25日在世界各地再次举行,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共同抵御气候变暖。美国多地积极响应,以此表达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决心。和往年一样,美国诸多地标性建筑,如纽约的帝国大厦、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西雅图的太空针等,都参与了今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为“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发表视频,宣布联合国纽约总部及世界
期刊
素材  在杨绛眼里,“我的生平杰作就是一个钱瑗”,但钱瑗在1997年因肺癌转脊椎癌去世。还没有从丧女的悲哀中解脱,翌年12月,相伴了60多载的丈夫钱钟书又离她而去。两年间失去了两个至亲之人,只留下87岁高龄的杨绛孑然一身。这个打击几乎致命,但她以那羸弱的身躯挺过来了。这让杨绛对生、老、病、死有了透彻的领悟,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语)。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
期刊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在2016年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开播仅一周,原计划260集的动画剧播到第26集,就在一片吐槽声中停播了。没想到,停播一周后,剧情反转,网友却开始哭喊着求更新。
期刊
《朗读者》自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联合播出后,好评如潮。《朗读者》里,朗读的文章必须和朗读者自身的故事有着情感的牵连,节目组先定下来主题词,比如遇见、眼泪、家、选择等等,然后让嘉宾根据主题词去讲他的人生故事。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作家劉震云也参加了节目录制,
期刊
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公布的一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近八成,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与2015年相比均有增长。而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仅1.7%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逾四成的人感觉自己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国民阅读率的与日俱增说明人们对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加在乎了。  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
期刊
只有那些能看清脚下荆棘、目测前方高峰,或竟能由星空俯瞰人所处的大地的人,才能有反躬自问的可贵品质。  人们善于根据自身的事业、立场来顺流而就,而“回头”已经成为难能可贵之事。  反思自身,需要明确个人的生活困境,更要在事业面前保持清醒认知。  史学大家班固面对自身笔墨事业,能言“大丈夫无他志略,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有力地拷问了自己书写天下之心。面对擅长的领域和付诸心血的事业,他
期刊
语文素养是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文化,是否有人文情怀的重要评判标准。于小,这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发展;于大,这更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我认为参加课外拓展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好方式。  当今时代的学生,从小就学语文,可见国家十分重视从课堂教学入手,来提升每位公民的语文素养。可我认为,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学习了再多的知识,阅读了再多的书籍,只有经过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实践后,才能更有效地
期刊
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都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的最大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乔治·华盛顿  作为功勋卓越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富兰克林在书中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使得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断迸出哲学与睿智的火花,深刻地阐明了美
期刊
2017年除夕夜,云南省镇雄县盐溪村17岁的留守少年小宝(化名)留下遗书自杀。他用死亡来抗争父亲的冷漠和暴力。冷漠表现在“这些年里,没有一天是父母在照顾他”;暴力表现在“父亲总是把气撒在他身上”,小宝也知道父亲在外面打拼辛苦不容易,但“不要把脾气撒在自己儿女身上,他们是无辜的,上帝把他们送到你们身边是希望他们得到爱,而不是父母的怒火”,小宝在遗书里这样控诉。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非正常原因死亡事件
期刊
一件事的完成是另一件事的开始,人生路上,完成与未完成相伴而行。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完成与未完成的旅途。童年的完成是青年的未完成,学业的完成是工作的未完成,恋爱的完成是婚姻的未完成。人生,总在完成与未完成中前进和发展。  著名网球选手李娜,在完成“大满贯”后选择退役。然而,她并没有因“大满贯”的成功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默默地投身于慈善事业。网球上的完成是她慈善事业的未完成。杨澜,中国知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