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高级阶段。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不同,高中语文教学应特别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语文思维的能力,学生才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应该加大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力度。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语文思维的特征,并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语文思维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是学生进行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该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特点。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必须要摒弃原始的教学认知,开辟新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同时,将语文思维培养和知识传输相结合,以此建立一个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只有帮助学生提高其语文思维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了解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此来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语文思维的特点
  语文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获取语文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最终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的过程。这种思维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1.1渗透性
  语文思维的渗透性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与数学等理科学科不同,语文思维不是逻辑推理,一旦接触到语文知识,学生便能对其进行思考和想象。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拥有优美的的语句、缜密的逻辑思维,唯美的意境,这些组成元素都能刺激到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对其进行遐想和思考。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唯美的文学意境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意识,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1.2广泛性
  人的思维具有无限性和广阔性,它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语文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各种思维都有可能被激发。语文是一门涵盖面很广的学科,它囊括了社会、理想、道德、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语文知识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学习的目标,使自己的思维的方式变得专一和明晰。
  1.3交流性
  交流是思维的重要来源,这种交流可以是语言层面的交流,也可以是文字层面的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语文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得到激发,一旦语文思维被激活,学生就会不断地去探寻语文学习的奥秘。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考空间,正确引导学生去探索语文知识的内涵,看清问题的本质,以此来帮助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1拓宽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以学生思维广度的延伸为立足点。延伸语文思维的广度,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搞好课堂教学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作品的阅读,只有通过不断地知识积累,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学习志向,不仅要做到通晓古今,还要进行中西结合,使学生具备广阔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延伸、思维方式得到扩展。例如,在学习《蜀道难》一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如下教学环节:首先,对李白的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诗人李白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李白的名著,如《行路难》、《将进酒》以及《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扩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当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质的飞跃,学生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其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将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2.2延伸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深入思考中不断延展思维的深度。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进行提问,积极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思考,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养成。在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诗歌大意进行简单讲解,然后让学生把诗词背下来。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片面的诗词解释根本无法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以此来帮助延伸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此诗是作者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第二、作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第三、诗人的创作让你有哪些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正确的思维探索道路上继续前行。
  结束语
  綜上所述,高中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对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教学观念,以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来感染学生,采用一切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大对学生学习思维敏捷程度的培养,拓宽其语文思维的广度、延展其语文思维的深度,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参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和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考试成绩,也能使其充分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孙野.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3)
  [2]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3]华荣.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7)
  [4]徐岩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
  [5]凡芳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9)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发展,石油企业也在发展潮流中找到了定位,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石油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问题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现状堪忧。文章通过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如何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字:石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石油业作为我国经济
期刊
期刊
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维系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民族之魂。在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面临形式化,简单化、甚至被冷落的局面,如何让新生代喜欢、接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教育工作者当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高的平台,人人参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时机;设计;参与  中国分类号:K89
期刊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冬泳是对人体血流、细胞有影响的特殊运动;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以及其他方法分析了非冬泳人和冬泳人的体内高密度脂蛋白(SOD)的含量不同来分析冬泳对人的益处;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阐述科学对待冬泳。  关键词:冬泳;益处;心血管;血流和细胞;SOD;心理和生理因素。  G861  1.前言  游冬泳在國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是勇敢者的运动,对人的心血管、血流及细胞都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应
期刊
[原材料]脱皮绿豆250克,蔓越莓50克,黄油60克,牛奶50克,白糖50克,蜂蜜50克.rn做法rn①脱皮绿豆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蔓越莓切碎备用.rn②泡好的绿豆用清水淘洗几遍,沥干水分
期刊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家之一,克罗齐及其美学思想的追随者们所建构的表现主义,从20世纪初
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个共产主义战士,是养路工人樊万东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抚松县公路管理段城镇道班班长,他在1986年3月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申请书。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确立;探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