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畅想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
  2020年过去了。突发的新冠疫情,在这一年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
  疫情之下,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从一个个个体,到一家家企业,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无不要在变化中寻求新的生机和路径。
  2021年来了。这一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既是新起点,又是起承转合的关键年份,更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期待的又一个春天。
  春天,总是催人奋进,充满期待。
  回眸“十三五”。我国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渡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展望“十四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助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
  在过去的五年里,青岛的变化也同样令人瞩目。
  全市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提前两年和三年实现翻番目标。
  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重大活动;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潍莱高铁、青连铁路,以及地铁开通,城市交通迈入新时代。
  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2个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在青岛诞生,青岛也在加速培育独角兽的“热带雨林”。
  从学习深圳到去上海取经,从自贸区落地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进,青岛一直在谋新求变,比学赶超,不甘落后。
  冬天正在过去,伴随着春天渐进的脚步,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畅想未来。
  在“国内大循环”中,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科技和产业实力,又是“北方第三城”、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拥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资源要素流动、循环、联通中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岁末年初,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建议相继出炉。这被视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指导纲要,也是各省市寻求新增长动力的答案出处。
  山东提出要建设数字强省;深圳提出要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上海提出要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实现规模倍增,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北京要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天津要形成“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新格局……
  在山东的“十四五”规划中,青岛出现的频次最高,12次。之前,山东就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此外,开放的青岛也在“双循环”中体现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通过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实现弯道超车。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领胶东经济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等,也都被写进了青岛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建议提出,青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蹚出新路,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提升,在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要全方位搞活这座城。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已成为青岛人的共识,也是青岛对外推介的宣传口号。
  “十三五”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十四五”的畅想,已然开启。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0年11月26日,潍荣高速铁路潍莱段(以下简称潍莱高铁)开通运营,这不仅结束了青岛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也将济南至威海的运行时间缩短了半个多小时。
  潍莱高铁起自济青高铁潍坊北站,东经昌邑、平度、莱西,与青荣城际莱西站接轨。随着青日高铁、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的开工建设,以及规划中的京沪二通道,不仅胶东经济圈将在交通上快速实现一体化,还将与京津唐、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无缝连接。
  “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早年的琅琊港、板桥镇到如今的青岛港,从只有一条进出青岛的小白干路到桥隧开通、高铁和地铁纵横交错,以及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让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国际大都市。从“东扩”到“拥湾”变成了现实,“青黄不接”成了过去。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跨越发展,几乎都留下过交通的印记。
  2021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入运营。曾经,东部沿海城市大多是区域交通的盲点,受制于交通而发展缓慢;如今,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以及沿海的港口优势,反而使其有了更强大的辐射能力,成为了重要的枢纽城市。
  此前,山东已明确要将青日高铁建设作为山东争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青岛而言,这也将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大契机。
  青岛的“枢纽”定位,不只在交通。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在“国内大循环”中,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科技和产业实力,又是“北方第三城”、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拥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资源要素流动、循环、联通中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在国家的规划中,青岛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支点,这得益于城市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也得益于立体化交通网络构筑的“底气”。纵观国内外先进城市,发达的交通和高效的运输组织,可以加速资源的快速流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辐射引领和带动,带来高质量发展。   交通的变化,只是青岛“十三五”交出的一张成绩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
  山东各地的“十四五”規划建议中,轨道交通建设被重点提及。烟台和济南都提出要构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济南要在下一个五年里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240公里;青岛要突破360公里,并完成9条运营线路。
  目前,青岛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246公里,占山东的比例超过80%,在全国也可以排进前十。现在烟台、淄博、济宁、潍坊、临沂、威海、枣庄等城市也都在规划、启动轨道交通建设。预计2030年,山东轨道交通营运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2020年,青岛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许,下一个五年,交通建设会是青岛开启新战略节点城市大门的一把“钥匙”。
  学赶深圳,取经上海
  2020年12月17日,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的150名青岛干部抵达深圳。自2019年5月,首批青岛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青岛已先后派出五批实训队伍,共计757人。而在2020年6月28日,又有51名青岛干部赶赴上海,进行现代服务业专业实训。
  经济全球化之下,每个城市都在比学赶超。寻标、对标、夺标,就是为了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
  从学赶深圳,到取经上海,这座“北方第三城”已经有深深的危机感。“自豪的青岛人也有着强烈的怕被别人落下的危机感,甚至可以说,内心深处充满深深的焦虑。”这是王清宪在2019年大年初一发给全市正局以上干部的微信,此时他刚刚履新青岛市委书记仅一周时间。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深圳领全国之先。青岛就是要“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传递出“青岛的愿景是什么、青岛要干什么、青岛的状态是什么、青岛的发展路径是什么”的青岛思索。
  “学深圳、赶深圳”,是青岛在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等方面的自我审视和全方位学习,是要将“深圳经验”化为“青岛实践”,将深圳的思维模式转化为青岛新一轮发展的澎湃动力。
  上海也不例外,首先是思想上的解放,其次就是要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好的城市取经。
  2019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达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上海服务”是上海的四大品牌之首,而其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代服务业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王清宪说,到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加快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是我们“搞活”产业的关键一环。
  青岛以工业立市,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曾经的“上青天”“五朵金花”“品牌之都”都昭示着制造业的辉煌,如今荣光不似之前耀眼,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着眼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正是因为现代服务业有更强大的产业辐射力、整合资源配置能力和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
  在学赶深圳的同时,青岛发起海洋、“双招双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突破平度莱西、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壮大民营经济、科技引领城建设、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国际时尚城建设、高效青岛建设、“平安青岛”建设等“15个攻势”,攻克城市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彰显改革发展的决心。
  如果说学赶深圳、取经上海是向外看,借外力,那么“15个攻势”则是向内看,增强内生动力。
  下一个五年,青岛比学赶超的步伐不会停止,攻势也会一个比一个凌厉,不仅因为“北方第三城”的地位岌岌可危,更因为青岛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就必须解放思想,加速改革,找寻到未来增长的强劲动力。
  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哪
  2020年9月,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全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与企业家、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各领域专家座谈交流中,针对青岛市营商环境中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产业环境、信用体系等多个方面,规划编制组收集到了七大类35条问题、五大类48条意见。环胶州湾东岸老城区有机更新、未来产业发展、胶州湾保护等问题,都被纳入青岛“十四五”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对于青岛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青岛要围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生命经济、智造经济、绿色经济、枢纽经济、体验经济等七大领域,重点发展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VR等为主的科技引领型产业,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的效能培育型产业,以轨道交通、智能家电、海工装备等为主的势能壮大型产业,以现代金融、旅游、影视娱乐、时尚文化等为主的业态创新型产业。
  产业的未来,就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增长的核心动力所在。青岛要在哪些产业领域集中发力,要培育哪些未来增长点,决定了这座城市未来的走向和高度。
  2020年,“工业互联网”是青岛的热词,青岛也顺势提出要“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之都”。
  因为没有赶上互联网的上半场,山东和青岛一直“耿耿于怀”,特别是南方的诸多省市借此而起。如何不再错过互联网的下半场,青岛一直在反思和探寻。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似乎恰逢其时。
  2020年初,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力工业互联网建设,着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4月,青岛发布《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打造1个国际领先、10个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2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8月,《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发,二十条举措将助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9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微服务平台启动,三年内将服务青岛市工业企业300家。   “我们做好政策支持、场景对接等服务,支持不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助力平台更好地赋能传统企業,形成良好的生态,最终打造工业互联网的‘热带雨林’,青岛离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梦想也会越来越近。”青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工业互联网时代,产品一定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一定会被生态覆盖。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青岛工业互联网的代名词之一。2020年4月底,卡奥斯平台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是1.7万家,到11月底已增至3.2万家,每天来卡奥斯参观学习的企业和政府相关人员络绎不绝,都渴望搭上这趟“高速列车”。
  在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王清宪向全球投资人讲解了青岛的生态思维:“一个地区的发展生态,可以概括为‘4+1’生态。‘4’,就是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1’,就是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四链合一’中,无论是产业链、人才链,还是技术链,都离不开资金链。我们建设创业城市,就是要打通这‘四链’,城市要创业,企业要创业,人才要创业。”
  2020年,青岛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商务服务、现代海洋、高端化工、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高效农业、高端装备等13条产业链,并重点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基地等。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资本向哪里聚集,哪里就是机遇之地。作为国家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在2020年拿到了光大理财、意才基金销售、青银理财、兴华公募基金四张含金量十足的金融牌照,金融业七大类牌照全部集齐,而2020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私募基金增速都排在了全国首位。
  王清宪曾说,“北方经济相比南方不活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直观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市场不活跃。”他认为,北方要在“双循环”中补课,首先要补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这一课。
  除了资本助力,青岛的未来,还离不开海洋。这座山海共融的城市,海是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山东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也有着海洋科研和人才的雄厚实力。
  将海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的青岛,也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着重提及要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做优做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以及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
  不论是产业培育,还是资本助力,只有找到了城市未来增长的动力所在,一切美好的畅想才能变成现实。
其他文献
“智能”正在为纺机企业破题,尤其是研发的智能纺织机器人,专家称之为纺织行业的一次变革。  2020年,在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国内经济增速由降转升,消费和投资企稳回暖,出口恢复超出预期。在此形势下,纺机企业在防疫用纺织设备的拉动下,出口大幅增加,行业经济运行指标降幅进一步收窄。據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纺机企业营业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8个百分
期刊
在工业互联网的背后,不仅是青岛市对于下一个时代的思索,更有可能孕育出中国独有的工业互联网文化。  时代带来风口,而抓住风口则会造就伟大。互联网时代吹起了变革之风,俏然间,万物更始。消费互联网的兴起,让阿里巴巴在西子湖畔书写了一段科技创新的“江湖故事”,彼时彼刻,站在消费互联网风口的杭州余杭区便成就了无与伦比的未来高地。高精度、高效率、智慧化的产业变革趋势逐步附加于生产制造环节,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由此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美国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亚洲的增长奇迹是建立在大规模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基础上的,但是从投资效率和投资质量上看,亚洲国家单位投资所产出的GDP非常低,投资效益低,所以这种增长奇迹不可持续。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保罗·克鲁格曼的论断。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飞速发展,但没有一种发展可以永远保持高速度。质量和速度
期刊
年轻人是这个时代的后浪,中国则是这个世界的后浪,  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来讲,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标。  “这个时代,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疫情下的中国,直播似乎成为一个放大镜,正在将这些变化一点点放大。  1970年,波普艺术的开创者安迪·沃霍尔曾说:“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如今,这个预言似乎已经到来
期刊
从“薇娅双十一成交额27亿”到“上海文旅局局长直播推介上海旅游产品”再到“董明珠直播逆袭”,直播电商在疫情之下经历了从职业主播到全民参与的裂变。随着第64届广交会开始试水直播,有业内人士甚至做出判断——直播有望成为“to B”端采购的重要渠道。  疫情减少了线下往来和接触,与此同时,线上消费所体验到的零接触配送与海量选择,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充实感,而相比传统的静态图文式线上消费,通过直播下单的动态式
期刊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万众瞩目,而其中提到的经济增长目标更是万众期待。引人注目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史以来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令各界对此表示高度关切。  李克强在报告中对此进行了解释,指出综合研判形势,适当调整了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他特别说明了为什么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
期刊
青岛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建树,小仅代表了青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可能牵动着中困乃至世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方向。  工业互联网是一股百舸争流的浪潮,如何在这股浪潮中做一个合格的“弄潮者”,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考验。“工业互联网”,究其本质,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设备、生产线、工厂等要素紧密地融合起来,帮助制造业拉长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提高效率,进而推动整
期刊
人口与产业向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聚集是必然趋势。优质资源的聚集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提升城市土地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回报率。  区域经济是一个不断更新着的概念。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区域经济是指按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  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大背景下,中国的
期刊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尤其是武汉的医疗体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也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了各地医疗系统的收治能力上。为更全面的对比城市之间的医疗水平,我们从全国主要城市的医院数量、全国各城市入围百强三甲医院数量、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每千人床位数、城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等几个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统计发现,在医院数量规模方面,重庆、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入围前五位,其中重庆以800所医院位
期刊
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14亿元,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锐仕方达青岛分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在全球分公司排名第一。此时,锐仕方达全球分公司已有140余家。  2012年,锐仕方达青岛分公司成立。  2018年,青岛分公司在全球分公司中年度业绩排名第五。  2019年,青岛分公司在全球分公司中年度业绩排名第三……  8年时间,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杨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