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虚拟装配系统的模型数据库构建

来源 :工程图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ry_pup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三维模型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在采用关系数据库表达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基于Oracle数据库的LOB(大的二进制对象)来实现三维模型及装配信息的存储与读取功能。应用VC++构建了虚拟装配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三维模型文件在虚拟装配系统中的显示与管理。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传统边缘检测方法对噪声敏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是在RGB空间内,把每个像素作为一个向量进行排序,将灰度形态学推广到了彩色图像。然后通过分析噪声(主要是椒盐噪声)污染图像的特点对彩色图像形态学基本算子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子有很强的抗噪性,可以直接实现边缘检测。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并较好地保持图像边
针对过约束、几何完全定义状态判定和约束求解效率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图,利用自由度理论和约束冲突机制,通过反向约束方向平衡约束,进而通过排序进行约束求解的算法。算法
将基于shape from shading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应用于CAD。首先由实物表面成像模型建立基于朗伯反射模型的反射图方程;然后使用有限差分法将表面梯度离散近似,得到关于实物表面的函数方程式,利用Netwon-Raphson迭代方法求解,获得重建表面的高度函数值,重建结果符合产品模型数据转换标准,实现在CAD系统中交换;最后通过实物表面图像恢复三维表面形状,验证本算法和重建系统的可行性。
自然纹理合成方法是一种适合自然景物的基于样图的快速纹理合成方法。但是候选点超越样图边界的问题没有很好得到解决,成为导致合成后图像产生的纹理块间明显变化的主要因素。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然纹理合成算法,将样图边缘易产生无效候选点的区域用样图内部与之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像素块来代替,像素块和被替代像素块沿一条不规则的曲线相匹配。合成过程中在接近边缘时像素块的生长会转向纹理内部。该方法减少了因随机产生候选点
为了完善"一笔多色"国画技法效果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基于笔法的多色效果仿真。通过建立笔锋模型,改变子笔道的粗细(中锋)或将多个子笔道偏移一定位置(侧锋)进行叠加,避免了逐点计算笔道中的颜色的复杂过程,提高了运算速度。中锋、侧锋是根据笔杆与纸面的夹角进行判断的,计算机智能笔法就是通过中锋和侧锋的转换来实现的,从而产生两种不同笔法的一笔多色模拟效果。
论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案例馆360度内环幕虚拟体验区的软件系统为原型,叙述了基于VegaPrime的多通道三维仿真系统的实现。首先对系统进行概述,描述了实现原理及开发流程,然
如果单纯地采用静态人脸识别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检测、识别,忽略了视频中重要的前后帧相关的特性,会造成识别结果的不稳定。为了解决识别结果不稳定的问题,对视频监控中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视频前后帧相关性对人脸运动进行估计并将其应用在视频监控的软件产品中。实验证明,该算法提高了传统单帧人脸识别算法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利用数控加工结构件的特征具有层次分布式特点,提出了基于面邻接关系的特征识别方法,将零件的面先分成基础面和约束面,再根据凹凸邻接关系组合为相应的层集合,以层作为特征识别的
最大斜度线在工程图学中较少研究,其几何定义与作图过程晦涩抽象,但其在建筑设计与工程制图中应用频率很高。对其进行更为确切的定义分析、空间探讨,辅以工程实例的推演及三
针对当前实验课程的设备台套数和场地等的不足,分析了国内外虚拟实验室的现状与特点,在研究Cult3D构建交互式三维虚拟场景的过程、方法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以齿轮减速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