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发展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教育”新时代。英语作为高中生必修的课程,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发展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教育”新时代。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除做好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以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和核心能力。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一词古已有之。《汉书·李寻传》中说道:“马不伏枥,不可能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的《上殿札子》中说:“气不素养,临事惶遽。”“素养”的天然意义是:经过日积月累的修习涵养,从而获得一种供养。《后汉书·刘表传》中说:“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利,必持众来。”“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所以,“素养”涵括了两个层面:一是动态意义上的修习过程,一是静态意义上的修炼结果。
  教育界对于“核心素养”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也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更为重要的是,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成尚荣教授认为这里的“核心”指的是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是“核心”的基础性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因此他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素养,这种素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英语作为高中生必修的课程之一,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分开单独实现某方面素养的培养,应该全面地、综合地进行推进。
  (一)创设英语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主要内容。语境即话语的环境和话语所处的情景,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学习“Elias’Story”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英文电影《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片断和“ANC youth league”的英文介绍短片作为课前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曼德拉的生平事迹,也让学生置身在英语环境中。此外,文章开门见山就介绍Elias的地位、处境以及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Mandela(曼德拉):“My name is Elias.I am a poor black worker in South Africa.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根据课文,我设计了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学生纷纷围绕着这个话题发言,从而培养了英语思维能力和正确运用英语语言形式的能力。
  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资源,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电影等资料,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交流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声三位一体的教学立体空间,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英语语境,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在较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发展语言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巧设问题串,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思维品质表现在:对语言及文化各种现象的分析与判断;对语言的分类、信息的概括、新概念的建构;对语言的分析及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等。教师要巧设问题串,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Elias’Story”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問题串:
  Q1.When did Elias go to Mandela for help?
  Q2.What was Elias’problem?
  Q3.How did he feel when Mandela helped him?
  Q4.Did the laws give black people the same rights?   Q5.After receiving Mandela’s help,what did Elias do(two things)?
  通过设置一连串的追问,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主线及结构,而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指导棒,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深入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文化碰撞,拓展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指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获得文化知识,更要理解文化内涵以及中外文化的异同,吸收文化的精髓,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Elias’Story”一课,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获得了英语方面的文化知识,更了解了Elias童年生活的环境,理解南非黑人生存状况,了解Mandela作为南非最著名黑人领袖的生平事迹,以及Mandela服务公众、助人为乐、为消除种族歧视奋斗终生的优秀精神品质。
  人生来平等,语言与文化也是如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只有不断传承与发展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通过英语学习,学生提高了对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增强了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培养了文化平等的意识,提高了文化品格,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局限,高中学生学习好英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注意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以及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例如在“Elias’Story”一课中出现了大量的定语从句。我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定语从句知识,加深对定语从句语序和结构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学习文章出现的定语从句复合句。
  此外,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布置了三选一的课后作业:
  Homework(Choose one of them)
  1.Suppose you were Elias,write a short passage with the title Nelson Mandela.
  2.Make a short dialogue betweem Elias and Nelson Mandela the first time Elias visited Mandela.
  3.Imagine what could happen to Elias after blowing up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通过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表达的需求,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质疑精神,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学会质疑。②要把握好三个学习要点,即多阅读,多思考,多重复。提高英语素养的最好途径是阅读,通过阅读、思考、理解、交流,英语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③坚持三个学习原则,即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三原则。要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坚持下来,学习才会有效果。④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思想品格,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正选.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全面提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6-7.
  [2]刘媛.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06):36-37.
其他文献
台湾最近爆发地沟油(台湾称馊水油)风暴,不仅台湾食品大厂沦陷,甚至波及港、澳及大陆逾四十商家,消费者恐慌犹胜以往,重创台湾形象。这场风暴,是由一个人所引发,他就是在屏东生产地沟油的郭烈成。  一群老农锲而不舍多次举报  这次揭发地沟油的英雄是台湾南部一群老农。刑事局南部打击犯罪中心今年4月接到他们陈情,指位于屏东县竹田乡郊区一家提炼工厂不时排出废油,不仅臭不可闻,也毒死一大片稻田,害他们损失惨重。
【摘要】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中学生大多知道诗歌“美”却不知诗歌“美在何处”。因此,文章以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为例探讨了情境创设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品味出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情境创设;情感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河、浩如烟海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以其优美的音韵、鲜明的节奏和简短
近日,著名詩人张执浩的长篇小说《水穷处》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场关于该小说的作品研讨会也是别具一格。和以往研讨会的主角是专家学者不同,10月18日在湖北大学文学院召开的研讨会变或了一场话剧表演和辩论赛。主角是该校一群年轻有为、思想活跃的研究生。此次研讨会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川鄂倡议举行,刘教授在指导学生研读作品上大胆创新,引进各种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说、敢写、敢用,而且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展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
面对游戏,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数字家庭》也请到了三位和游戏有故事的读者,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游戏故事,了解他们是怎么看待游戏的变化和发展的,因为现在的游戏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了。    Cloud  年龄 33  职业 摄影师  DH:Cloud是专业的游戏玩家,也当过游戏杂志编辑,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你觉得游戏变了吗?  Cloud:玩游戏的人变了,做游戏的人变了,卖游戏的人也变
【摘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追求学校文化特色发展过程中,从区域文化和学校传统出发,提炼并形成了以“合”文化为引领,以“合法、合情、合理、合礼”为校训,“合而不同”为校风等完整的理念体系。学校从校园环境、教师、德育、课程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打造成文化气息浓厚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合”文化;现代君子;特色学校  “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作为一
项目概述  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组成立了以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的教师为主体,并有知名学科专家参与的研究团队;石景山区共有14所中小学作为项目实验校积极开展研究,实验校包括北京九中、北京市苹果园中学等8所中学,以及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六一小学等6所小学。在专家的引领下,项目组立足课堂教学,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与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绿色课堂的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困惑,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项目管理与运作
【摘 要】本文关注当前中职生德育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思索造成中职生德育现状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及其评价体制的可能性。结论与建议是:中职学校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功能定位与角色分工比较尴尬,使其陷入“次等教育”的思维困境之中。由弱势处境导致的自卑心理是中职生德育现状引人忧思的主要问题,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审美教育为重点的“转向教育”是引导其走出“次等教育”思维困境的关键所在。惟其如此,中职生的身份认同才
不妥协的工艺  极具话题性的部分来自于ANKER可用自家的数据线拉动小汽车。是的,用数据线来拉动一辆1.5T的小汽车,看起来是多么天方夜谭,不过ANKER却做到了。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广告宣传,用户并不会真的用自己的数据线去拉动小汽车。但是,在一定条件的限制下,ANKER确实做到了(净重1.5T小汽车、地面平坦无坡、牵引匀速且不过大、汽车轮胎正常的日常环境)。在材质上的不妥协成就了ANKER数据线的品
【摘 要】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检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颠覆,对学生能力有了全新的定义和要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务,对政治教学这三维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政治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