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j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本文将论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探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并浅谈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本文将在简单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
  1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符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小学生的独立个性,可以自由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小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精神和开拓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兴趣,逐步形成热衷提问、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自主探究思考而解决问题。
  2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
  2.1教学模式单一
  据教育专家研究,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还相对单一,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许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
  虽然新课程标准教育一直在强调要加强课堂互动,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不是特别重视课堂互动,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知识储备有限,课堂互动很可能会变成聊天,一般都会刻意避免互动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讲课中很少提问学生相关的数学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
  3.1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让学生体会独立完成数学习题的快乐。例如在开展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仅要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率,而且要训练加快运算速度,灵活运用简便运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开展“看谁算得又快又好”比赛,先为学生列举一些关于简便运算的题型。例如以下两道例题:
  例1.48.7+5.6+11.3
  原式=48.7+11.3+5.6
  =60+5.6
  =65.6
  例2.6.3+15.4+0.09+3.7+14.6
  原式=(6.3+3.7)+(15.4+14.6)+0.09
  =40+0.09
  =40.09
  然后让学生参考这些例题,运用简便运算的规则来独立完成相关的习题,在做题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简便意识,体会“算得又快又好”的快乐。
  其次,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概念和原理,然后让学生自己验证教师所讲的内容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由此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1/3Sh=1/3πr2h,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分别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验证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3.2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他们培养勇于探索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并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自行归纳数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在研究数学知识与相关结论的过程中形成持之以恒的学风。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与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
  3.3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大多数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喜欢自己思考问题,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数学课堂和一切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解读教材和数学习题,用探究发现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不断改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的独立个性和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小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等教学弊端。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重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景利.学生独立与非独立思考能力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08)
  [2]何东方.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2(75)
  [3]文英.论高中物理教学应凸显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速读,2015(11)
  [4]陆建云.浅析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华人时刊,2014(8)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兴乡小学)
其他文献
UL9卸船机轨道运行中存在问题,小车轨道整修项目中采取了3项技术措施。经实践检验,所采取措施延长了轨道接头的使用寿命,设备故障率降低。
摘 要:现在的初中学校教育的教育依旧是照着原有的方法进行,少数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观,但是成果不明显,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况且在实行了这样的教学课堂以后很多学生以及家长都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初中生。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用再一板一眼的听老师授课,而是可以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为在以小组的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更早的体味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比在课
分析网架结构悬挂吊车轨道安装技术时,需要确定吊车所受荷载特点,确定各节点连接形式和运行原理,确定安装技术要点,尤其要明确轨道偏心等问题对安装效果的影响,提前采取措施
摘 要:儿童文学主要是指为了使儿童得到快乐或者教益而创作的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学题材广泛,包括公认的世界文学经典、画册和浅显易懂的故事以及童话、摇篮曲、寓言、民歌和其他重要的口传文学。本文将论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此类文学题
在维修西门子840D系统数控机床中,经常遇到一些与MPI总线有关的通信故障,处理起来比较麻烦。840D/810D系统中MPI总线的理解、故障分析与处理,提高维修效率及时缩短设备停机时间。
摘 要: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开展小学德育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将浅析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小学;德育活动;有效性  德育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文化功能,其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本文将浅谈小学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探讨小学德育活动的
摘 要:小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给学生树立学生榜样,让学生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素质较高的现代化人才,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本文主要对榜样教育用于小学生习惯养成的作用与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进展。  关键词:榜样教育;小学生;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时期,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均处于完善中,难以理解教师讲
摘 要:大学生也是盛产错误的群体,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大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定义,按照错误的性质将大学生常见错误分为决策性错误和行动性错误;根据错误的发生是否必然分为系统性错误和偶然性错误;根据错误的关联程度分为单一错误、衍生错误、派生错误和复合错误;根据错误的传染性分为传染性错误与非传染性错误,在阐述错误类型的同时还结合大学生管理实践探讨了错误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错误控制;致错因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