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人地和谐思想浅谈

来源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论思想在中国文化的人地关系中屡见不鲜.孔子就曾经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山水观.孔子用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体现智者的探索精神:"山的安稳表现仁者的敦厚,山中蕴藏万物,可以施惠与人,正好象征仁者品质.
其他文献
2012年国庆假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最具官方色彩的《新闻联播》中,“喜迎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连续播出9天,突破了传统报道和编播模式的刻板与
济麦22和良星99是我国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也是目前小麦杂交育种的重要亲本.虽然济麦22和良星99的来源和系谱不同,但在重要农艺、产量等性状上
籽粒作为玉米储藏器官,其发育程度和物质储存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玉米双单倍体系选育过程中发现可稳定遗传的籽粒缺陷突变体,命名为defective kernel 101(dek1
在教育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困惑:学生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有时候甚至感到对差生无可奈何.犯错误的教育了还是犯,纪律不好的永远都不好.
纵观20世纪教育理论的实践与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课程,仅仅被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即制度性课程,所谓的教学,也主要被看作是落实“
“批注”,顾名思义是给文章加批注和注解.“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工作,除学校这一块第一教育阵地外,家庭这另一教育阵地已经让教育工作者较以前任何时期都重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爱育人的原则,细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耐心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教育。一、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抓住点滴小事,努力做学生心灵发展
“老师,我带烤白薯了!”“老师,我拿煮花生了。”“老师——”自从我们开展了在大兴挖白薯和花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后,每天早晨,走进教室,我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事情还要那次实
十里河天厂娇民俗文化城位于北京东南三环十里河桥南侧,占地40余亩,一色的仿古建筑,以具有别于600多年历史的老北京天桥民间文化为主体,花鸟虫鱼、字画古玩等特色产品花样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