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作为妇科疾病的诊疗新技术,对护理工作提出高要求。尤其是加强对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腹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的剖腹手术方式,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在达到手术目的的同时,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1〕。
  1 护理
  1.1 心理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手术类型,尚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术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2〕,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基础需求,消除紧张恐惧情绪,简要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及操作方法,耐心回答和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痛阈值及耐受性〔3〕,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1.2 术前护理
  1.2.1 术前常规检查 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腹部B超、胸透、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肺功能、血气分析等项目,并做好各种标本的采集、送检工作。
  1.2.2 术前宣教 嘱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指导患者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向患者讲解咳痰的重要性及咳嗽时保护伤口的方法。
  1.2.3 胃肠道准备 术前进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术前1d晚及术日晨行0.1%肥皂水1000ml清洁灌肠一次。术前晚餐后开始禁食12h、禁饮4h、防止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并可减轻术后腹胀。
  1.2.4 术区皮肤准备 由于腹腔镜手术路径为腹腔组织薄弱处——脐孔,重点是对脐孔皮肤的清洁处理。可用薰有皂液的棉球于脐窝内浸泡,待污垢软化后再轻轻清除,脐窝内用碘伏消毒。动作要轻柔,切勿擦伤脐部。嘱患者术前晚沐浴。
  1.2.5 阴道准备 术前常规行阴道检查,有阴道炎性疾病者,治愈后再行手术,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阴道操作的手术,术前3天及术晨进行常规阴道清洗,用3%碘伏溶液灌洗阴道。
  1.2.6 腔镜后体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学会腹腔镜手术后体操运动,方法:嘱患者平卧床上,双手交叉于脑后向前抬起头;同时向头顶方向伸举双上肢,然后还原于身体两侧;左腿平放,有腿伸直尽量上抬;右腿平放,左腿尽量伸直上抬;双手掌分别撑住身体两侧的床铺,双腿平放,尽量使腰部离开床铺向上举,连续做10次,2次/d〔4〕。讲解术后早活动的好处。
  1.2.7 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做好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试验,并记录于病历上。为了让患者消除紧张的心理,术前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剂。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及阿托品0.5mg,以减少腺体分泌,提高麻醉效果。更换清洁的衣裤,取下假牙及首饰。术晨排空膀胱。
  1.3 术后护理
  1.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安返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低流量吸氧,了解术中出血及尿量情况,6h后改半卧位。术后6~8h内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直至平稳为止。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注意有无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重视患者主诉,经常检查患者腹部肌肉是否平软,有无腹胀、腹肌紧张及压痛,有无皮下气肿。观察面色、血压、心率的变化及腹部敷料渗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术后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及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有无用药后反应。
  1.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因麻醉未完全清醒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去痰药或雾化吸入。
  1.3.3 恶心呕吐 在腹腔镜手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率为50%〔5〕,大多与腹腔内CO2和围手术期常用的麻醉药有关。恶心可伴或不伴呕吐,常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
  1.3.4 保证管道通畅 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引流不畅时注意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堵塞;引流管妥善固定在床邊,且留有一定长度,以防翻身或活动时牵拉移位,尿管于术后24h内拔除,鼓励患者下床排尿,早期进行床边活动。
  1.3.5 疼痛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由于伤口小,无张力牵拉,因此伤口疼痛感相对较轻,通过心理安慰、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或取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当出现严重腹痛时应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排除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后,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1.3.6 伤口护理 术后,腹壁仅留3~4个0.5~1.0cm的伤口,皮肤无需缝合,采用创可贴拉合伤口,3~4天更换创可贴,切口创面可用5%碘液消毒,1周左右可去除创可贴,术后24h内应密切观察腹壁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或渗液。
  1.3.7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以防呕吐物误吸,当患者术后肛门已排气,肠蠕动恢复,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为主,暂时禁食奶、糖、豆制品类,防止术后肠胀气。术后第2天可视情况给予软食或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如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者可推迟进食时间。
  1.3.8 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①穿刺孔出血: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创可贴牵拉不牢致穿刺孔渗血。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应及时以纱布压迫止血,更换敷料加压包扎,效果不佳者,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同时需注意观察脐孔和耻上三点处,观察有无渗血,不能因为没有腹壁大切口而忽略对伤口的观察。②宫颈残端出血:术后前2d阴道少许出血,色淡红,为宫颈残腔电凝后残迹排出,不需处理,密切观察出血量及颜色。若阴道出血转为鲜红色且伴有凝血块,应及时检查宫颈情况,协助医生查找原因。③腹胀及肩背酸胀:向患者解释其原因,这是与腹腔内滞留CO2气体多少有关,CO2气体可转换成碳酸,而碳酸对膈肌可产生刺激,使受同一神经支配的肩部引起放射性疼痛,将床位摇至45°或侧卧位,可减轻症状。同时鼓励患者在床上作腹腔镜手术体操,多翻身,取舒适卧位,尽早下床活动。腹胀明显或术后48h未通气者,遵医嘱予新斯的明0.5mg肌内注射。注意腹胀时有无腹痛、肠鸣音亢进等。④皮下气肿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需要CO2建立人工气腹,如术中气压过高。CO2气体循筋膜间隙上行弥漫,引起皮下气肿。所以术后需观察有无胸痛、咳嗽、呼吸频率变化。⑤高碳酸血症的观察:CO2气腹后,对循环、呼吸系统有一定影响,可出现一过性CO2血症,严重引起肺栓塞。术后观察患者有无疲乏、烦躁、呼吸缓慢等症状,给予低流量供氧,提高氧分压,促进CO2排出。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1.3.9 出院指导 患者术后3天即可出院,出院前应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①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②休息与活动:患者术后休息时间应视患者手术大小和身体、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1个月以上,禁盆浴和性生活2个月,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嘱出院2个月后来门诊复查;如发生阴道大出血、腹痛、反复发热等情况应及时来院诊治。
  2 小结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代替许多开腹手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不容忽视〔6〕。并且作为妇科疾病的诊疗新技术,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对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工作,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同时,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勤于思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可有效缩短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康复过程。
  参考文献
  [1]翟丽英,贺敏丽.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疏导[J].护理研究.2004,18(5B):908.
  [2]陈巧云,孙爱芝.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前病人的护理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3,19(1):159-160.
  [3]白丽,刘世云,王艳娜.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B):949.
  [4]龙玲,谭睦玲.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30例观察与护理.重庆医学.2002,31(7):589-590
  [5]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22.
  [6]尼扎特(美).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是避免儿科医疗风险事件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非常看重的问题,尤其儿科这样的科室,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的安全意识尤为必要。儿科患儿年龄小,顽皮好动,易发生各种意外,加上小儿脏腑娇弱,起病急,发展快,变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护理及其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26例乳腺纤维腺瘤行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其护理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伤口不全裂开1例,伤口感染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仔细分析并发症的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及针对性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乳晕小切;并发症;护理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
期刊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护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療、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CAS)三种方法。CAS是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狭窄部位、长度及程度,释放支架。一方面使狭窄的血管扩张恢复正常血流量;另一方面支架将斑块固定防止脱落,减少脑梗死的再发病率[1]。因其微创、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效果    Nursing inter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时机和技巧进行综述。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建立人工气道的40例患者,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人工气道内吸痰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于痰量少的病人,吸痰时先吸口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气管内分泌物,与先吸口鼻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相比,前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小于
期刊
【摘要】 术后疼痛是骨科患者手术后的常见症状,这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而且剧烈的疼痛还可导致患者衰竭甚至休克。本文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行探讨,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 骨折;术后疼痛;护理   有研究和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1~3d内疼痛发生率高达90%以上,可见,术后疼痛是骨科患者手术后的常见症状,这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而且剧烈的疼痛还可导致患者衰竭甚至休克。所以,对于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2006-2009年在我科救治的64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64例患者采取了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6例因特重颅脑损伤死亡外,56例顺利拔管,有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但经积极抢救治疗护理后,最终拔管。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做好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严格的
期刊
【摘要】 方法: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PICC管,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目的:①长期连续输液②周边静脉状况不良③同时给予多种静脉输入药物④使用配伍禁忌的药物⑥血小板过低⑦肥胖病人⑧周身严重浮肿病人,它能为病人建立较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置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首
期刊
腹外疝是普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腹外疝按照疝门所在的部位分为腹股沟疝、股疝等。腹外疝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近期研究发现腹外疝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发病率高达13.5%.由于疝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嵌顿疝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半岁以上的腹外疝的患者保守治疗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5例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医护人员针对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分别给予心理支持、精神安慰、观察护理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结果 本组15例普外科老年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战胜了术后疼痛,最终康复出院。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老年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觉,从而减轻了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