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和再出发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园里诗声朗朗。莘莘学子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走到一起,选修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和创作》课程。这样一个以讲授诗词格律和评点学生作品为主的文化素质课,对于一个综合性知名大学来说,本没有什么好过多关注的。然而,六年过去了,人们发现,不论课堂人气和校园反响,都在不停地“发酵”。当参加过选修学生的诗稿——《清华大学学生诗词选》即将付梓的时候,人们惊奇地问,这里发生了什么?发生的事情又说明了什么?
  让我们选切几个断面看看学生们的反响。
  ——《诗词格律与创作》选修课人气火爆,一座难求。学生只能在一比七甚至一比十的概率中抽签。一位学生“连着三个学期都未抽中,好在有好友出国交换,才蹭来这个难得的听课机会”。
  ——有学生说:“这是我大学所有课程里印象最深的。如今也算是‘初窥门径’,真觉得诗词创作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上大学以来“最开心的课,最受教益的课”。
  ——有学生说:“这真是一种享受!忙碌而充满烦恼的大三,诗词课成了我的期待,成了一个可以真正轻松地享受生活的盼头。”
  ——有学生说:“每周三(上课),仿佛总有着一顿‘文化大餐’等待着我去品味。在这里,我学懂了平仄格律的真知识,踏实地掌握了依照格律填词、写诗的技能;我流连于古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韵律中玩味无穷;我聆听着王老师精辟而独具一格的讲解,以新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诗词;我欣赏着同学们精彩纷呈的作品,感受着同学们的才情和进步的轨迹……”
  ——选修的学生,过去多半喜欢诗词,但“不知格律,只凭感觉”,现在才“切身感到格律的奥妙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觉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初期,这个选修课每周两学时,二学分。不久,根据学生们的要求,改为三学时,而且增加为三学分。课容量也由四十人逐步增加到六十人,今年秋季将进一步增加为八十人。
  学生们学习诗词的热度为什么如此之高,高等学府该不该开诗词课,该怎么开?已经重新成为综合性高校的清华,又该如何面对?进一步说,高等学府应当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去面对中华民族的未来?
  人们自然会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用一生实践作出的回答是需要“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这个构想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科学与艺术联姻”。他的切身体会是“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灵感,我的灵感许多是从艺术中悟出的”。当代著名学者、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着眼于改善人的思维品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双飞燕子”和“相融成绿”的理论,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科学和人文两条“时空隧道”在人脑里“打通了”。他以一位资深教育家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大声疾呼:“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校园乃至千家万户”,“经典需诵读,诗教要先行”,“力施诗教于未冠”,“兴于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两位学者真知灼见的矛头都指向几十年来教育上的“重理工,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对这个问题,当年就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梁思成先生早在一九四八年就提出,要把“半个人”的教育转变成“全面人”的教育。清华大学自从改为理工科大学以来,人文教育式微,诗词似乎淡出了校园。现在重新成为综合性高校排头兵,正在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强化素质教育。诗词进课堂才几年,已经见到的成果是明显的,令人鼓舞的。
  清华园的诗声非自今日始。讲诗词、学诗词本来就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像王国维、梁启超、闻一多、赵元任、朱自清、沈从文、陈寅恪、俞平伯、吴组缃等等,都是在这里浇灌过心血的诗词大师、文学巨匠。他们和许许多多资深学者一起,造就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治学精神。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南开),更是以“刚毅坚卓”为校训,体现了植根于民族人文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大学精神,从而在文理兼修基础上,走出了一大批人格、气质、素养与专业知识兼备的栋梁之才。今天,敏锐的学子们从诗教的课堂中找到了与清华传统精神的契合点。提振道德,培育創新,是诗教的时代使命,它永远激励年轻学子作全面的人,作大写的人。有的学生表示“作为清华新百年第一届学子,应该向优秀的前辈看齐”,提高素养,献身国家。有的学生在总结自己收获的同时,还庆幸地表达了对学校的看法:“清华的通识教育大有希望了!”事实的确如此,据了解,新组建的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下设三个分支机构,通识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校中文系对传统诗词只解读和鉴赏,即使研究生层次也不要求搞诗词创作。这种“光说不练”的教育模式无异于语文教育不要求作文,学习书法的人不动笔,说到底还是反映了时至今日对中华诗词以至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作用认识的虚位。
  清华的选修课,完全打破了这种限制,从一开始就把诗词创作作为目标,不但讲格律,而且讲平水韵,讲入声字。王步高教授努力执行学校关于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坚定地指出,中华伟大诗学传统,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代。中国高校的学生应当接受相应深度的中华诗学的理论教育,并付诸实践。这不仅为了承接历史,更重要的是发掘诗教新历史时期在提振道德品质、培育创新人才的伟大作用。基于此,王步高的课程,全部用繁体字。对此,他说,这本质上是个学术问题,不是用以取代简化汉字。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如果常用汉字的繁体都不认识,不仅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元典著作都不能阅读,何谈传承中华文化?连“臺灣”两个字都不认识的中国人又何以面对天下,面对自己的列祖列宗!
  课堂上也有不同声音,有的学生对严格的格律训练有抵触和疑虑。也有原想“从文化素质核心课凑几个学分”的。老师的态度是允许第一周退课,但劝他们“尝试”一下,动员他们“从黄连里嚼出甜味来”。学生们都坚持下来了,反倒由衷地珍惜和庆幸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位大一的学生,最后十分钟终于“刷”到了名额,“本以为学诗词不过是弄几个华丽的辞藻,抓几个新巧的句子……打开课件,面对难辨的入声字,我还是被吓倒了!”然而,当“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决心下定以后,“认真对待每节课,认真听老师的一句、一字……从对联到诗、到词,我走得如此艰辛,却很满足,我开始戴着镣铐跳舞了!”   学生们短暂的学习,却令人惊喜地在不同程度上领略了中华诗詞蕴含的深层之义。他们说,“初窥门径,惟觉泰山之巍然”,“收获的是观看世界的眼光”,“带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学生说:“即使仅仅是高山仰止的惊鸿一瞥,却开启了广阔的视野。毕竟诗言志,阔大而恢弘的人生,才是诗词‘经国之大业’的根本前提。”一位喜欢外语的学生,前曾选修外文系的英文诗歌赏析,他的体会是,虽间或有隽永佳句百读不厌,但总感觉有一层隔膜,难以领略个中灵感。曾请教过外语系教授,他们说:即使浸淫欧风美雨数十年,碰到落日,究竟心头不经意泛起的是“长河落日圆”之类,而不是莎翁的十四行诗。
  诗词学习还收获着“清洗心灵”的乐趣,懂得了“支撑起诗词风范的永远是诗人高洁的品格”。老师说:“要写出好作品,首先你这个人字是要大写的。”大量心性纯真的历史篇章也使学生们“深深震撼”。他们想到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品行”,“保持正直清白的心性”,“真直地对待文字,对待学问,对待生活”。
  创作,是诗人的天职,世界上不应该有不创作的诗人。学生们接受格律,运用格律,正是以认知诗词的艺术规律为落脚点的。有的说“从写作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前非常熟悉的诗词,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从这里才能真正理解诗人创作的情感和写作特色。看似简单的道理,只有尝试着动笔,才能体会到”。担心注重格律会禁锢思想的同学,沉下心来学了一段以后,尤其是拿起笔投入创作以后,“才渐渐懂得个中奥妙和格律蕴含的美感”,“懵懵懂懂的我,有点儿开窍了”。由这里,同学们进一步引申到中华诗词的继承与创新,确立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思想。一位同学写信给王老师:“我就是那个常令您生气,不服从格律,以不拘‘法’为荣的同学,现在我要由衷对您说声‘谢谢’!我明白了,只有尊重规则,才有资格对规则说话。”有的同学热衷于随着感觉走,以为这就是创新。老师说:“创新固然是好的,但对事物的创新,需要已经深知事物内在的规律并能熟练运用。就诗词而言,不从最基础处扎实地掌握前人千百年积累的可贵规律性认识,再往前走,就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创新。”对这些,同学们用“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当然,这既是老师的教导,也是他们“入虎穴,得虎子”的实际感受。
  入声字是个“怪物”。今天怎么对待它,可以说凡有诗人处就有争论。一学期选修课只有四十八课时,王步高却舍得花一定时间在入声字上,要求学生识别和掌握运用。他还是那个“老主意”,丰厚的诗词传统,没有理由在重点高等学府打折扣。王步高告诉学生,宋词就其总量而言,用入声韵的远不到四分之一,然而就词的“十大名篇”而言,押入声字的却高达六篇。其中奥秘他让学生自己去深刻领会。他是江苏扬中人,在课堂上分别用普通话和保留入声字的“江淮官话”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和其他名篇,引导学生咂巴出个中品位。课件上的入声字,他都逐个用蓝颜色标出,学生们的反映是老师“用心良苦”。他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家在没有入声字的北方,有的同学学得很好,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他们“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沉下心,力求收获中国传统诗词美的最大化,没有这种信念,随意丢掉入声字,损失就太大了。
  这篇文字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王步高教授一开始对我的嘱咐:“请不要多说我!”我心里是有这个“数”的。但一路行来,王教授还是若隐若现地多次“出场”——这是回避不掉的,回避了既不公平也说不清问题。摊开学生们的总结,说到老师,几乎都是那么毫不掩饰地带着深情和感激。学生们说,他们有幸遇到的是“真直的”、“把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诗人浪漫气质集于一身的”、“用生命来讲课的老师”。一位同学说,“先有亲其师,再有信其道”,应该是对老师最好的褒奖了。
  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我甚至认为是一种机缘巧合。一个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回归精神家园民族认同的迫切愿望,一个是通识教育的探索和追求在重点名校有说服力的实践,一个是背负着光荣传统、有出息的清华学子交出优异的答卷,一个是备受欢迎的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教师。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我以为,如果还要往深里论,那就是最具本质属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诗词无与伦比的至高、至美的伟大诗学传统,这是第一位的!
  清华学生的诗词作品是个什么面貌? 我以为,他们视野开阔,敢于面向世界,追求贴近生活。有思想,不跟风。作品大多透着强烈的青春气息,又不失典雅的韵致。他们关注国计民生,对教育制度、钱学森之问、对雾霾、对贫富差距加大,甚至对“低头族”等现代社会现象,都有清晰冷静的思考、犀利的剖析,常令人耳目一新。亲情孝道,思乡怀旧,相思离别等传统题材,也都写得别有风致,有品位,诗味浓。他们的作品体裁多样,古风、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词都能写出严守格律的佳作,词之佳作尤多。有的虽显稚嫩,可有不少却给人以老辣和成熟的感觉。难怪王老师说,令人感到“震撼”和“自愧不如”。我还高兴地看到,他们自己在检点创作思想的时候,认为有刻意模仿古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在风华正茂的年华,阳刚之气不足,时代精神不强。但不管怎样,从总体说,我们有理由为他们鼓掌,寄望于他们张开双臂,去拥抱今后的生活——那是中华崛起又面临数不清挑战的穹苍大野,去创作,去创造,为世界的文化宝库,科技的、人文的,增添中国人的新的贡献吧!
  回归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是绝对必要的,然而,回归不是一切,是为了再出发。让我们千百倍地努力!
其他文献
一  晚上,老王从春莲的食杂店出来时,雪就下大了。  老王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踩在厚厚的积雪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说句实在话,出生在北国这座煤城,长在这座煤城,老王却从未体驗过雪的乐趣。即使他在漠河的北极村号称“东方第一哨”的部队服役站岗时,也未体验出雪的魅力。心中更没有伟大领袖毛泽东诗词中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境界。只是觉得眼前白茫茫一片,时间长了眼睛会发涩,白天看雪的时间长了会得
期刊
这多年我热  一直卸着棉袄里的旧絮  袖管幽深,但身体总是薄得  像水中生发的木耳  滑腻、色重  去了一趟豆腐坊  枣红色的卤水点入雪白的豆浆  是胶体聚沉的过程  木耳从以往的是是非非中  挣扎出来,它们水灵  听觉埋在一堆青菜里  有人在扁担巷横挑担子  与他撞个满怀  借他眼中的孤漠  单薄的夜风拂在脸和袖管上,一瞬间  苍茫、落差,甚至爱  一番滋味汹涌,忽然  变得无比清凉  抵消了 
期刊
一  班前会,大队长樊义龙把该说的都说了,小队长夏林虎带上工人们准备换工衣下井时,田壮郎进了会议室。  樊义龙?着俩眼问:“咋今天来迟啦?”  田壮郎没回答,低下头坐到了末排空椅子上。  樊义龙站起身大声问:“田壮郎!问你呢?咋今天来迟啦?”  田壮郎还是没回答,低着头抹眼泪。  樊义龙吼了一嗓子:“给老子站起来!”  条件反射一般,田壮郎哆嗦一下,站起了身。  樊义龙大步走到田壮郎身旁:“没吃饭
期刊
一  葛冬冬至今不能确定那一天自己是不是喝多了。  那天早晨媳妇打电话说小姨子钻钻和她的男人杜生育要过来。小姨子钻钻的男人杜生育也就是葛冬冬的连襟,在南方当兵,是海军一类的兵,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回来最多的是他打到卡上的人民币。  好像是,葛冬冬和杜生育喝了不少酒。杜生育是军人,军人的酒量一般都大,加上有时候出海,在海上更少不了酒,杜生育的酒量也就与众不同。葛冬冬的酒量自然也可以,葛冬冬虽然是从陆军
期刊
寒夜,窗满冰霜  不知今夜月光  是否还眷顾村西小路  上中班的父亲  总是在凌晨两点多  裹紧棉大衣,嘴里叼烟  摇摇晃晃蹬车往家赶  链条“吱吱呀呀”  像是破碎的哭泣  零零散散洒落一路  掐指一算  父亲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了  人们常说: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可讨生活的父亲一成不变啊  寒来暑往,地下千米没有四季  黑色夜歌,穿过煤层抖落星辉  一条条煤巷啊  在父亲眼里  是初春
期刊
那年秋天  一个多雨的黄昏  我抱着一块煤回家  天空流浪着那么多  连绵不断的游子  那天 是我退休后  第一次赶回故乡  我用一块红布  包裹着那块煤  像包裹着我自己的骨灰  对于一块煤  燃烧即是结束 而对于  一个年过半百的釆煤人来说  退休 就意味著  精神的回归和死亡  此时 我感觉到  血是凉的  肉是凉的  连骨头都变成了凉的  唯有红布里包裹着的  这块用钢铁挖掘出来的  宁碎
期刊
燃 烧  一块煤以火焰的姿势  悄然打开内心怒放的花朵  此刻,黑暗开始藏匿。一块煤  像乌鸦振翅一般,搬动着黑暗。  这一次,它已把肉体抛在身后,  在黑暗的壳中突围,  举着一柄火炬,  并怀揣着美好的诗句和闪电。  夜晚时分,会看见火炉和蝴蝶,  爱成为女人手中盛开的玫瑰。  窥见的雪,与黑暗映衬,  一束发芽的火焰  成为记忆的丝绸。  一块煤之于我,是体内的事物,  我在乌黑中,看见凤凰
期刊
一  县城西南面有条麻石街,弯弯曲曲,晃晃悠悠,远远看去,如同羊屁股后头甩了根细长尾巴。  本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老旧街道,忽然一天来了一大帮人马,这名声就出来了。来人拍电视,照照片,拿皮尺量来量去,说这街属于文物。  我早说过,咱麻石街就是个宝贝疙瘩,还不信。告诉你哈,那名气踏踏实实落在街心一板接一板的麻石块上!  只要說起这条茶马古道来历,住在下街的铁匠麻老五必定浑身得劲,挥动手里的铁榔头,指着
期刊
我所在的鲁中山区下雪了  天地间一片灰黄  雪花一片接一片急遽地坠落着  像是林冲买酒路上、曾经下过的那场  这样的雪,在我们鲁中  每年都会下  有时候新下的雪花,会落到还没有融化的那一重上  而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的小手,新的冻疮,也会结在还没愈合的伤口旁边  数十年过去了,雪还是一如既往地下着  继续,落在寇庄那些低矮的草垛和结着冰层的河流上面  雪地里,麻雀会抖动着羽毛啄食那些高出地面的稗草种
期刊
时间,愚弄了我  也并没有放过你,原谅我  辜负你的,只是时间  时间没有错,你也没有错  我只是在花田里犯了错  繁星似水,我怅然睡去  不再醒来的,是昨夜的星辰  春花烂漫,你朦胧醒来  不再睡去的,是作别的祈愿  错过是永远,离开也是永远  生活,交錯,零乱,长短不齐  而你我之间——  一些东西注定是平行的  比如情愫,比如路途,比如时空  走不到十字路口  也找不到拥抱的交点  你不过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