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高校生物学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校生物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biology curriculum.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iology 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which can be imperceptible and silen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It plays a key role in shaping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and is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bi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mplementation strategy
  “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一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践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战略措施,建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是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和急需解决的课题.“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开展落实的情况将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既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主导育人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形育人功能,紧紧围绕高校思政工作“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及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学课程的策略,结合生物学课程特点和价值内涵,精准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章节知识单元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准施策”,体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策略一:提高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有效开展并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要具备立德树人的“基本功”,重塑教育理念,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切实增进课程的德育价值内涵和育人实效.
  1.1 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
  1.2 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时代重任,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历史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高远志向和奋斗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准确理解和领会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内涵,明确大学教师承担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坚定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
  1.3 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书育人,知识是载体,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4 教师要作教学改革的先锋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围绕 “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1-3],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课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深入挖掘生物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 策略二:生物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理念
  2.1 融入政治理论
  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元素,践行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进行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引导教育青年学生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重大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学生要“立德修身”.
  2.2 融入中国近代史元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五四运动”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引导学生充分领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自强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元素的融入,就是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坚持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是唤醒和激发青年学子对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是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2.4 融入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锻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一是结合生物学专业课程发生、发展史,融入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生物伦理、生物道德及相关法律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是结合生物学专业课程,探究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生命机理及其生命本质的核心,融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身心,开阔的胸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情怀,向善的人性及尊重生命的良知.三是结合生物学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的特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一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践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课程思政”如何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切实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建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是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和急需解决的课题.通过高校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使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更加灵活生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建构与塑造,将起到重要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有力补充.
  “课程思政”是一个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大系统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命题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课程思政是落实和践行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思想,建构一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4]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课堂”,开展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要用好“课堂思政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
  参考文献
  [1]金华,李德,崔荣一,等.核心素养培养: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74-76.
  [2]刘云翎,徐晓飞.大学生身体自我意识情绪量表修订及对策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6-72+76.
  [3]宗宪春,金志民,蔡赫,等.生物科学教师精英化培养模式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71-72+76.
  [4]韩宪洲.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J].人民日报,2019-08-18.
  [5]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王春英,仲昭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0-49.
  [7]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8]江雪情.从“線上金课”窥视中国高等教育“金课建设”质量[J].现代大学教育,2019,180(6):36-41.
  [9]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340(12):4-9.
  编辑:吴楠
其他文献
本刊讯今年以来,我市整合创新资源、强化统筹联动,聚全市之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29项创建重要指标完成14项,有3项已接近创建目标,其余指标推进顺利.
期刊
摘 要:构建“思政、创新、建设”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思政元素、竞赛促进职业对接、教学过程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引领学生进入研究领域、建立学习共同体、成立课外软件测试兴趣班等途径,实现学生课内课外长程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一流课程建设 ;软件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l of "ideolo
摘 要:以Ag2WO4为电化学活性材料,采用压片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实验方法,辅以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对Ag2WO4电极材料进行表征.K+离子嵌入Ag2WO4晶体在循环伏安模式下比电容最大能够达到1 344.7 F·g-1;在恒流充放电模式下最大可达到182.0 F·g-1.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离子嵌入/脱嵌机制的Ag2WO4电极材料在1
田庄选煤厂为提高原煤翻车能力,解决2台O型翻车机(KFJ—2A型)设备老化、故障率高的问题,选用2台C型翻车机(FZ15—100)进行了换型改造,并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不停产的
摘 要:图G的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数和零度分别指其邻接矩阵A(G)中所有正特征值、负特征值和零特征值的个数,分别记为p(G),n(G),η(G).本文给出拟完全图的秩、正负惯性指数和零度.  关键词:秩;正负惯性指数;零度;拟完全图  [中图分类号]O157.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e positive inertia index p(G), the negative i
摘 要:图G的秩r(G)定义为其邻接矩阵的秩,图G的特征值定义为其邻接矩阵的特征值,图G的零维数η(G)定义为其邻接矩阵的零特征值的重数.本文主要刻画包含两个三角形的秩为7的双圈图.  关键词:秩;邻接矩阵;双圈图  [中图分类号]O157.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e rank r(G) of a graph G is defined to be the rank of
摘 要:构建旅游管理(新媒体)“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运用态势分析法分析旅游管理(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构建“四位一体”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将人工智能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新媒体;SWOT分析;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e "Four in
摘 要:采用高速匀质剪切法和加热膨胀法制备有机黏土/聚脲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匀质剪切法和加热膨胀法能有效促进黏土与聚脲单组分的插层反应;OREC可提高聚脲材料的热分解性能和拉伸强度,当OREC的添加量为5wt%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增幅为72.9%;当OREC的含量为4.2wt%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增幅为24.33%.  关键词:有机黏土;聚脲;纳米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TU53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与物理学科有机结合,赋予学科知识全新的价值和意义.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科学人文素养素材,为思政教育有效融入物理课堂教育整个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物理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
摘 要:分析池州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网球运动基础设施,二是在青少年和家长群体中推广网球运动,三是构建完善的教练员培养体系,提高教练员整体水平,最终达到促进青少年网球运动普及化的目的.  关键词:网球运动;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研究;池州市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