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9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与教学的新举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在课程结构上,旨在体现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整个生活现实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首先应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渠道,在“活”字上下功夫。
  我认为可以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资源、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这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关注语文学科自身资源,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建议。时值春暖花开的春天,学生们以开展春游活动为内容,进行讨论。在教学前我引导学生先联想学过的课文《秋天》,想想秋天都藏在哪儿?那春天又藏在哪儿?教学活动的场地扩展到田野、市场、商店、公园、人们着装上,让他们从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發现,去体验,然后进行交流。其次,利用语文课上,以“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如词语的积累;春天古诗词的积累;描写春天,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春天里生命的勃发与可爱。其中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采用“画说写”方法,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写作通路,主要的步骤是:第一,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通过自己的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同学听;最后,是通过文字把口头所述的内容写出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绘画、表达。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位学生模仿学过的《秋天》创作了一首甚是生动的小诗《春天》。课后在学生对春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春天。学生想到:放风筝、挑野菜等活动也可以感受到春天。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至少参与一项活动。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不仅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都相联系。学生不止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生命的桥》,就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桥》的活动主题相结合。课前组织学生去寻找观察身边的“桥”,并开展活动:让学生画画见过的桥,去看并了解它的故事,也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去查找中国名桥的资料。在学生充分体会到桥在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时,再引出生命中无形的桥。因为实践,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都得到了调动,也更容易体会课文中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人与人生命的思考上。如何架起生命的桥梁?哪些人在为我们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如何感谢那些为自己搭建生命之桥的人?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来说,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三、开发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学习手段“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宽广”。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和学校中举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四年级上册有篇习作《请到我的家乡来》,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德令哈是高原新城,处于古丝绸之路的节点上。我组织学生开展题目为《我爱我的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班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他们十分踊跃,提出了“丝绸之路的由来?”“家乡有哪些名人?”“家乡有哪些名胜?”……十几个问题。接下来,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小组长分配任务,根据我为他们设计的表格探究一番。到展示学习成果的日子,孩子们有的写了日记;有的画下了一幅幅家乡的风光;有的收集了关于家乡故事的书籍、文章;有的自己当小记者,亲自实地体验调查……不少学生说:“生在德令哈,对家乡的认识竟然这么肤浅;身在家乡,却还有不少地方没去过,没听过。”在一番实践后,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活动的过程增加了他们的体验,活动的成果更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出色表现,也打消了我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我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让我的学生思维更“活”了!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负责的核心工作是在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健康等方面起到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而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工作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阶段,这就无形之中给班主任的管理工
资金管理做为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控制行为,伴随包钢的初创、发展、转型,管理模式也发生着重大转变。从包钢初创时期的给予集团各成员单位较大资金自主权,发展到包钢发
本文首先对SED芳烃抽提工艺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进行讨论,并从SED芳烃液-液抽提技术和SED抽提-蒸馏技术发展两方面进行阐述.其次在SED芳烃抽提工艺理论基础上,对芳烃抽提工
国家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无疑增加了农民收入,政策实施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在实施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削减了农民的实际收益.文章利用详实丰富的数据,进行数
摘 要:自然拼读法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单词、发音和字母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他能够提高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可以较好的解决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当听到单词之后能够完整的拼写出来,在学生在看见单词之后也可以正确的读出来。将自然拼读法运用在高职英语的语音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和拼写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听障生学习的场所,承担着其健全人格培养的职能,需要创造一切条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听障生美术教育面临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听障生美术教育的路径及教学流程,探讨了听障生美术教育的技巧,以期对听障生的美术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听障生;审美能力;教学实践  一、前言:听障生美术教育的意义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其中除了有可以通过视觉来认识和感知的美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应精读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课堂提问预设的有效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精心设计
本文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对诵读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并概括了诵读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希望对提升我校初
室内设计在当前社会中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手绘作为设计的内容,也已经逐渐融入在了室内设计中。手绘可以把设计师的理念直接反映出来,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