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正是培养责任心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要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打好基础,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言传身教,班主任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责任心养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作为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苏联教育家包德列夫指出,班主任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不只是由于他的知识,而且是由于他的道德威望。教育者的人格,他的道德风貌对学生意识和性格的形成,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能起决定性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用细节引导学生,比如捡起教室地上的一片纸屑丢进垃圾箱,随手给教室窗台上的盆花清理枝叶,给生病的同学送上一句问候,为烦恼的学生写下几句开导的话等。我发现,这些细小的举动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班级、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从而受到感染。
  二、着眼课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也要求学生专心踏实、认真仔细,从小事做起。我发现凡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说明他们平时的学习态度是有问题的。我着重抓了他们的写字练习,字写好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学生有责任心的表现。
  三、借助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学校开展了“冬练我能行”活动和冬季运动会,经过筛选,我们确定了班级参赛的运动员。运动员们非常积极,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不断练习自己参赛的项目,还与体育老师积极探讨。其中有一位女生,個子矮,身体也瘦弱,自愿报名参加800米长跑的比赛,我很担心她。在比赛场上,她挤在队伍里,显得很瘦小,但是她不断努力地跑着,一圈又一圈……有些学生由于太累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浃背的她还是坚持着,最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第五名。虽然是第五名,但坚持不懈正是她责任心的体现。在这位女生的感召下,其他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大大增强,大家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最终比赛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表现自我,培养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各司其职,争当班级小主人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从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开始,这就要求班主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特长,并结合其长处“委以重任”。如让能写善画的学生负责设计班级板报,让能歌善舞的学生负责组织班级文娱活动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营造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班级氛围。
  另外,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责无旁贷。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们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事事代劳只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感,缺乏独立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能担当的人,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将来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本栏责编 东 方)
其他文献
在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些“神奇”的教师。无论学校分配给他们怎样的班级,班级的课堂纪律都会渐渐好转或者更加优化。自然,他们所授学科的班平均成绩也会逐步提高,班级的学习风气、综合素养等也会逐渐优秀。  这些教师的“神奇”之处是什么呢?其实是他们具备了良好的领导力,在学科教学或者师生关系处理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与具体实施的方法途径,进而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处理好师生关系。那些特别需要教师去“管理”的
1973年,还在香港TYCO公司从事工业设计的何宏文先生开始研究移印机及相关软件技术;
在对未经处理、经网印后的织物表面进行状态或质量评估中,直观评定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也已经制定了许多用于直观评定的标准以使有效保证网印质量。
面对已有的海量试题,中小学教师要不要自己命制原创性试题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一位专家在对中小学教师做校本培训时,曾说“教师能够命制一套科学性较强的试题,是最好的教学研究实践,也是最起码的教学研究基本功”,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根据中考、高考试题“稳中有变”的原则,我认为教师不但要注意其“变”,而且要注意在原创的前提下求“新”。  稳中有变探究“变”  稳中有变,这是中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稳”,是稳定,
所谓生活教育,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利资源开展教育工作。实施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实践前景。  一、生活教育是寄宿制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1919年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其内涵为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
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规定的基本设计参数和国产喷头类型,对不同危险等级合理选用喷头、确定喷头工作压力和喷头的布置间距进行了探讨.对最不利点喷头
大量阅读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利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探索在课内实现大量阅读,解决了没时间阅读或阅读挤占课外时间的难题,是值得尝试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校于2015年秋
采用干旱胁迫模拟试验,进行加拿利海枣耐旱和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加拿利海枣的耐旱性和光合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随加拿利海枣叶龄增加,加拿利海枣叶片水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