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教育意识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构建。21世纪的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生态教育系统,通过各种实施途径,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生态校园,推进学校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意识;学校;健康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生态教育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都有赖于生态教育的贯彻和开展。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又称生态化教育、教育生态化,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生态化是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内在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有学者认为,教育生态化是指伴随着社会各领域的生态危机,现代教育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逐步走向生态化,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育系统[3]。
  笔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规律。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其核心是“生命观”,主张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看作是自然人,又看作是社会人。既尊重他们的生命,又尊重他们的内心发展需求。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总之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尊重他们内心的发展要求[1]。其目标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氛围。
  
  二、生态教育的主要特征
  
  将“生态”的概念引入学校管理,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透视教育。“生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也应该从生态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找回教育长久以来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提倡师生人格平等、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动而有序的发展过程中,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学校的硬件建设、校园环境的布置、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要“以人为本”,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作为管理的出发点,把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宗旨,把学生、教师和学校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谋求三者全面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自然性。生态教育又称绿色生态教育,而绿色是自然、和谐的象征,生命之美在绿色中诞生,生命之力在绿色中张扬。教育,也应如此。因为它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塑造生命,诞生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生态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体验。对教育者来说,“生态教育”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无污染的精神状态;对学生来说,生态教育是一种动力之源,是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历程。
  其次是人性化。孟子很早就提出人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教育就要引发人的这些善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之美;用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从人性的本质特点出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化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人性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师的人格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是教师教育动力的源泉。生态教育非常注重人格影响和人性教育的融合,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最后是和谐性。“生态教育”的最大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和解放心灵。师生之间能够通过民主、互动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与融合,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动中受到启发,心灵因此而得到升华。生态教育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管理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成就需要,创设一种自然、和谐、人性的成长环境。
  
  三、生态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态教育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社会生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社会把生态学的系统论、协调观、持续性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生态化已初见端倪。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革,为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服务。生态化教育实施的途径有:
  首先,制定人性化、生态化的管理制度。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以人为本”,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学校制度的建设中来,真正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体现人文关怀。为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
  其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生态化的师资队伍。我国目前的生态学师资力量远不能适应教育生态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素质的、生态化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等院校固然是我国生态教育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建议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要建立起生态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培训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型人才[4]。为把生态教育办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以促进我国生态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再次,营造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的生态教育环境。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教师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教育活动不同于生产活动,它是直面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我们在追求学校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把眼光投射到教师的生命发展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用发展的策略支持教师,用发展的观念评价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尽情享受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最后,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教育环境。树立生态意识,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生态教育环境,用和谐的理念为学生营造心灵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家园。要构建生态课堂,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在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教师、学生、环境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其关键词是自然和谐、互动生成、生命发展[5]。用一种“无为在行,有为在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成长。
  生态教育是赋予教育生命本性的一种教育理念。它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以教师高尚的人格为动力,以协同性、自主性和多样性为主要内涵,强调灵魂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在社会实践的纯净中逐步使学生走向成熟,得到升华。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树立生态教育意识,在校园这方净土之上筑起绿色生态的屏障,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新华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9-213.
  [2]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
  [3]马歆静.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5:1-6.
  [4]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3(4).
  [5]王玉霞.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绽放学生生命姿态[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7).
  
  作者简介:苏雪梅(1971—),女,陕西蒲城人,硕士,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 SP)的耐药性及流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晋江市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当下,亚太成为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域内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多边贸易协定,推动经济一体化。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制定中国版的自贸战略,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FTA战略;亚太地区;中国  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为三大
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出台《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云南省、广西自治区的沿边15个州市实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两年来,作为国家级试验
p53基因是肿瘤抑癌基因,调控着细胞周期.研究发现人类50%的肿瘤中存在p53基因缺失或突变而突变型不仅可引起p53抑癌活性丧失,可还促进其恶性转化(由抑癌基因转变成癌基因).本
党校党建学科教学,对党的建设意义重大.我党在革命、改革中所取得了重大胜利果实,无一不与党的内部建设息息相关而紧密关联.做好党建学科教学工作,提升党建学科教学质量,才能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未来希望的体现,提高综合素质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以后工作和发展的重要筹码.但是,不是一开始所有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那么高,所以我
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难、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面对现状,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有效资源,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渠道,创新就业指导方法和途径,拓宽和开展与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服务,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是大学生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写作能够反映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却是目前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分析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及其成因对促进高师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有着举足轻重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我国在经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着很不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笔者就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出以下论述。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规范管理 制度建设  一、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  (一)管理政策过于宽松  评估制度使得科研经费变成各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