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神话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70%的蘑菇来自中国,其中有超过10%来自福建,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和速冻蘑菇将近90%来自漳州。如今,仅漳州在工商局登记的蘑菇企业就有100 多家,还有300 多家与蘑菇生产相关的企业。支撑起这组数据的,正是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神话。
  
  地处海峡西岸的漳州市有优良的农业传统,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强市。在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枇杷、华安铁观音、长泰芦柑、南靖绿麻竹、诏安青梅、天宝香蕉、九湖水仙花、浮宫杨梅、沙西榕树盆景、东山水产品等农产品品牌,漳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优势产业格局蔚然成型,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闻名遐迩,另外,漳州市蘑菇、芦笋的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漳州,还在不断续写新的传奇。这座朱熹、黄道周、林语堂、许地山、陈炯明等人留下足迹的城市,素有向外的视野和闽南人爱打拼做事的干劲。联合国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菇”就是绿色食品——蘑菇。在全球刮起一股吃菌热潮之时,漳州市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蕈都”的目标,把漳州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科研、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食用菌成为漳州绿色农业的重要发展命题。
  11月初的一天,在开完第二届中国蘑菇节又一次筹备会后,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先生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的工作日记本上记录密密麻麻,接下来他还要打电话落实与几个有投资意向的公司的合作事宜。将所能想得到的、有助于漳州蘑菇产业做大做强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是漳州“蕈都”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记者:漳州为何会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口号?从您的角度看,漳州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何优势?
  王:众人不知,漳州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的最大特色。
  
  我给你一组数据:世界70%的蘑菇来自中国,其中超过10%来自福建,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和速冻蘑菇将近90%来自漳州。如今,仅漳州在工商局登记的蘑菇企业就有100家,还有300多家与蘑菇生产相关的企业。
  漳州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食用菌生产,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为原则。
  技术就是优势。漳州蘑菇种植技术力量雄厚,哪儿有蘑菇生产,哪儿就有漳州的技术员,漳州为我国“南菇北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漳州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白背木耳、草菇、袖珍菇、鲍鱼菇、杏鲍菇、金针菇、大杯蕈菇、金福菇、平菇、茶树菇、榆黄菇、大球盖菇、真姬菇、大棕菇、猴头菇、姬菇、鸡腿菇、姬送茸、白灵菇等20余种。其中,蘑菇产量全国第一,白背木耳、大杯蕈菇产量世界第一,已经形成世界性的蘑菇罐头、盐渍、烘干产品和白背木耳干品市场及物流集散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链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为此称漳州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和蘑菇罐头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记者:漳州食用菌产业有何特点?在你看来还存在什么问题?同时,又拥有哪些机会?
  王:漳州食用菌生产有市场、有技术、有基础、有效益。近年来,漳州食用菌产业全面实施“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漳州的蘑菇产业从单一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为双孢蘑菇、草菇、白灵菇等多品种生产,从鲜菇种植拓展到蘑菇罐头、蘑菇酱油等深加工产品,现有嘉田、成发、天珍菇业等25家食用菌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种植面积5万平方米,日产18吨,年产6410吨,全市食用菌生产初步形成了产业化格局。2006年初,漳州市组建了“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调工作小组”和以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企业、菇农为主体的“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会”,加之骨干企业(菇农、蘑菇罐头加工企业),形成了“三驾马车”拉动漳州食用菌产业驶入发展快速道的局面。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产品价格、标准化与利益分配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技术与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标准化生产刚起步,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差异大,不稳定;缺乏大型企业支撑和带动产业升级;技术骨干流出量大;原材料和工资涨价幅度大;菌政管理相对滞后;原料检测手段落后等。马儿虽然跑得欢,但还太小。
  闽南人爱打拼,善打拼,总有一股干劲。这种融入在我们血液里的天性,使我们趋新。漳州食用菌产业一直有创新的内驱力。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新。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产业上档升级。如今“嘉田”系列等十几个品种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经过科学调研,漳州市政府定下的产业发展目标是,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达40亿元,食用菌鲜品及其加工品总产量占全国15%、出口量占全国35%,白背木耳、双孢蘑菇及其罐头制品出口占全国90%和80%。现实与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差距就意味着可能和潜力。
  记者:“蕈都”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王:漳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战略,一方面要全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提升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始终保持在漳州食用菌产业国内外的绝对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以建设“中国蕈都”为契机,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食用菌经济的繁荣促进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相结合,带动漳州市第二、三产业大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增长极点,吸引国内外的人才、资金、信息涌向漳州,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积极主动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漳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中国食用菌之都”。
  记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蕈都”的建设更需要这一届政府甚至几届政府持续努力。“蕈都”建设在你看来重要的是什么?
  王:的确,发展食用菌产业并不是我们脑子一热的想法,而是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了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漳州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一致,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产业戏,咬定食用菌产业不放松,构想我们绿色农业的蓝图。
  要把漳州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种最多、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影响最深的“中国蕈都”,使漳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我想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把有利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把环境做好。
  坚持政府引导,实现规模扩张。产业要发展,规模是关键。在解决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问题上,市政府提出了“政府推动、社会办菇、业主投资、多方入股、部门支持”的发展思路,极大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龙头带动,狠抓产品加工。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加快蘑菇产业化进程。先后引进了集倡、福源、申福、天绿、金兰、绿雅等台资食用菌生产企业,2006年全市食用菌鲜干品年产量29.2万吨,总产值超过12亿元,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坚持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各职能部门联合对全市食用菌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用菌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化菇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在蘑菇收购期间,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规范操作程序。
  这次蘑菇节,正是对外推介漳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平台,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切实做好蘑菇节的工作,全面推介漳州市农业投资环境。
其他文献
对于法国人来说,面包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由于每天庞大的消耗量,口味大众化、电烤炉批量烤制的“棍子”面包似乎成了法国面包的“代言人”,不过在法国久居之后才知道,法国人最宠爱的面包是一种外表粗糙的圆肚黑面包——普瓦兰面包。  普瓦兰面包松软、细腻、醇香而又略带酸味,不仅仅因其原料精选、营养丰富和口感独特而被奉为美味,而且从面包中传递出的一种传统文化、人生价值更让人们久久回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
期刊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农民工失业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无论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或提案,还是各级政府的方案和计划,还是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说来论去,达成的基本共识就是政府和社会要为失业农民工和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制度性的各类资源。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共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如果能按照这个共识来做好各项工作,那些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将会有所改善。然而,就在精英们为达成共识欢呼的同时,各地发生的事
期刊
不久前,我收到寄自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的一个邮件,打开来,是一份红色的聘书。这也许是我收到的最特殊、也最让我骄傲的证书:方碑村的村民委员会聘请我为荣誉村民。让我得到这份荣誉的,是我的师友――原北京大学教授、今年转到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当副院长的何志毅教授。  安县方碑村地属绵阳市,在去年的“5·12”大地震中,全村95%的房屋毁灭性倒塌,13人死亡,190名学生无处上课。在灾后,何教授将近十次赶赴
期刊
中消协近日发出消费提示,一些品牌鸡精不含鸡的成分,主要是用食盐、淀粉做成;不少奶精实际也不含奶,而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  看来,浓缩的并非都是精华。而需要曝光的,恐怕还不止于此。   稍稍总结一下,“鸡精无鸡”的顺口溜能继续编下去——“酸奶无奶”,国家质检总局曾经对一种高钙酸奶饮料进行了检测,发现其蛋白质几乎等于零,纯是用各种添加剂冲兑而成;“果冻无果”,以诱人的水果画面为包装
期刊
两会之后公布万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而医改方案最关键部分——公立医院改革方向至关重要。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如果都用收支两条线去统筹公立医院改革,那意味着改革走回头路了”。黄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意味着即使是在卫生部内部亦有对“收支两条线”的商榷。    退回计划体制?    “收支两条线”有两种:一是全额的,二是差额的。“全额收支两条线”,是指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全部上缴政府,其支出全部由政
期刊
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面粉生产行业使用增白剂,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剂是强氧化剂而不是食品。有关专家认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让面粉的颜色越来越白,而长期食用,对人体的累积损害无法估量。多年来尽管专家、业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剂,但时至今日面粉增白剂仍然“我‘加’我素”。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粮食局再次致函卫生部《关于建议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期刊
时下,冰红茶、冰绿茶、冰爽茶、冰极茶、麦香茶……形形色色的茶饮料,逐渐成为中国内地消费者的新选择。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内地市场上茶饮料的原料有七成来自福建漳州,来自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下简称“大闽食品”)始创于1995年,主要生产速溶茶粉、浓缩液、植物提取物等,是目前中国境内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速成溶茶生产基地,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典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年产
期刊
山西太原河西农产品市场  河西农产品市场建于1992年,前身即桥西综合批发市场。2002年,市场进行整体改扩建设,新建市场总占地335亩,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总投资5.61亿元。新市场建有电子结算中心、电子监控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贮藏中心等现代化设施。目前已成为带动全省,影响华北,辐射全国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着龙头示范作用。  市场2007年商品交易量10.1亿公斤,交易额16.
期刊
农业部3月15日启动以“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农资打假”宣传,公布一批农资抽检结果、曝光一批坑农害农案件或失信企业名单。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当前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很有必要,但要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还要抓紧建立健全赔偿机制。   “农资打假”工作近年来持续加强,但用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仍然经常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外,对行为人惩罚不
期刊
今年“3·15”,“食”仍是一个有声有“色”的话题。   去年以来,食品安全多次成为舆论焦点。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添加剂”改变了食物的“颜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心态。   食品添加物泛滥的背后,是利益的蠢动;而要拯救食品安全,先要斩断不法逐利之手。     我们本不必见“色”色变     如今,似乎已找不到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了。   《法制日报》的文章举例说,记者从超市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