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晚上,我都会坐在院子外面的椅子上,望着那一轮弯弯的月亮,思念着远方老家的爷爷。每当这时,爸爸都会出来拍拍我的肩膀:“会回去的。”这个时候,我就想着爷爷,想着与爷爷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尽管我出生在他乡,但我小时候是在老家度过的。早上,踏着晨曦,爷爷扛着一把锄头“嗒嗒嗒嗒”地走进田野深处。每当中午临近,奶奶就会递给我两个饭盒,叫我去田里送饭。我在土路上走着,时而在路边拔起一根长长的狗尾巴草,时而踢起一块小石头,身后顿时扬起尘土。穿过一条窄窄的小路后,我看见了不远处还在低头劳作的爷爷,就喊了声:“爷爷!”爷爷一边答应着,一边坐到了石板上,从背包里拿起一個酒壶,抿一小口后,闭上了眼睛陶醉着,仿佛这酒可以带走所有的劳累似的。
  农村过完年,初六到十五这段日子,村子里都有戏看,爷爷每次都会去听上一段。那一次,吃过晚饭,爷爷搬了一把小椅子放在三轮车上,把我安置在上面,给我身上披一件大袄后就出发了。远处,一阵声音传来,爷爷加快了速度。等到了那里,爷爷立马推着三轮车到了戏台的边缘,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知是我太困了还是听不太懂,我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爷爷或许是无意间转过身来发现我睡着了,自责地为我盖上被我踢下的衣服,推着车回去了。在半路上,我醒了,问爷爷怎么回来了,爷爷笑着说不好看,还是回来睡觉吧。
  每年秋天,屋后的石榴树上会挂满石榴。听奶奶讲,这石榴树是爷爷二十多年前种下的。每个傍晚,我都会拉着爷爷来到后院的石榴树前,爷爷每次都会笑着搬出梯子为我摘一个又大又饱满的石榴,然后麻利地帮我掰开石榴,挖出果粒放在我的手上。这石榴可真诱人啊,红彤彤的好看极了。我一粒粒地放在嘴里嚼着,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阿楠啊!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像这石榴树一样开花结果,生活红红火火。你看这石榴多好呀,多子多福的。”我一边不解地听着,一边嚼着酸酸甜甜的石榴。
  在我七岁那年,父亲决定去宁波打工,当我得知要离开这里时号啕大哭。临别那日抓着爷爷的大手,那生满老茧的手让我格外温暖,我抱着爷爷不愿撒手……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回老家了。刚进村头,我发现一切都变了,门前的小柳树已长大了,村口的石板上长满了青苔,屋后的石榴树上挂满了拳头似的小石榴。推开家门,喊了一声,见没人回应,我走到了田边,昔日的记忆又都涌现了出来。我走着走着,望见了正在锄草的爷爷,我激动地大声喊:“爷爷,我回来了!”爷爷猛地抬起头,看见我,一下子就放下了锄头,向我走来。我发现爷爷的头发已经苍白,额头上的皱纹更明显,我的眼睛顿时红了。
  因为上学,我只呆了三天就走了,临走的那一天,爷爷一直送我到村口。我坐在车子里,回想着爷爷的笑容和为我摘石榴的情景,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我知道我的根就在这里,无论将来我走多远,爷爷都是我最牵挂的人!
  为什么时间过得那么快呢?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再回去了。泪眼朦胧中我又看见了爷爷在对着我笑。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卢兴治
  吉吉工作室
  亲情类的文章是最好写的,也是最难写的,好写在于我们可写的东西多,难写在于因为可写的素材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取舍。这篇文章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为了表现爷爷对自己的疼爱,作者重点挑选了两件事:听戏和摘石榴。爷爷明明很爱听戏,且在村子里听戏的机会很少,可当他发现年幼的“我”睡着时,便“自责地为我盖上了被我踢下的衣服”,并立马推车回家。“自责”一词,形象且准确地体现了爷爷对于孙儿的疼爱;第二件事是摘石榴,“我”爱吃石榴,爷爷便亲手摘来,挖出果粒,放在“我”手心,这份细腻已经让人感慨,而后爷爷说的那番话则更是令人感动——“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像这石榴树一样开花结果,生活红红火火。你看这石榴多好呀,多子多福的。”长辈对于后代的爱,真的无处不在,他们为我们的当下忙碌、付出,同时他们也在为我们的未来祈祷、祝福。
  【适用文题】时间都去哪儿了;那年花开;美好时光……(明燕)
其他文献
【考题回放】  我想起了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500字至1000字的文章。①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满分作文】  我想起了那个雨天  一考生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开笔入题。)晶莹的雨珠,溅到玻璃上,越聚越大,汇聚成一颗颗珍珠,滴滴答答地落在窗台上,好像来自天堂的天使
在参加大学的毕业典礼时,哈瑞斯教授通知我们,典礼结束后再回到教室里去,因为还有最后一场考试。他说,这将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考试。  哈瑞斯教授捧着试卷来到教室里,把它发给我们。但是拿到试卷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张特别奇怪的试卷,上面一道测试题也没有,只有一个大大的圆形黑点。我们都很困惑,这个黑点代表着什么呢?随即,大家开动了脑筋。10分钟后,我们都写好了答案,哈瑞斯教授把试卷收了上去。“让我来看看你们都
摘要:由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民工潮”,一方面使农民工从原始束缚中获得自由,确证了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在陌生环境与竞争压力面前,他们也倍感孤独与彷徨,在“消极的自由”中却无法得到真实的安全感。“城市化”弊端的克服,一是农民工要确立积极心态、提升个体素质;二是城市要注重人文关怀、拓展归属意识;三是政府要消除制度壁垒、确保农民权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生互动中使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得以健全发展。 
借用浙江卷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绿叶对根的情意。笔者试图表述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说我们广大的中学生是一片枝繁叶茂的绿叶的话,那么她的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时代,如果把学生的作文比作是一片片娇嫩鲜活的绿叶的话,那么她的根就深插于这块她们生活的土壤。由此2009年的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再次强烈地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写好作文,必须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自己。好文章自然
说明  1.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卷面要求书写干净、整洁,不得使用涂改液进行涂改。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迸溅(jiàn) 暗哑 鲜为人知(xiān) 海市蜃楼  B.妖娆(nāo) 腊象 断壁残垣(yuán) 伤痕累累  C.襁褓(bāo) 喧嚷 奄奄一息(yǎn) 蒙蒙
一、教学课型:听说课 (40分钟)  本模块的听力材料是采访一位在南非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志愿者的对话,这位志愿者讲述了在保护区工作的情况及感受。本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增强“拯救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处理  (1)词汇部分的练习1和2都是帮助学生学会动物的分类,并且练习2偏难,所以只要求学生完成练习1, 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后面的听说练习上。  (2)词汇部分的练
一位聪明的谜友听后,立刻说出了答案:“我知道了!二位说的是同一个字——雪花的‘雪’字!”这时,众人才回过味来:“山仿佛睡了,不就是‘彐’吗?再加上‘雨’,不就是‘雪’吗?”“自古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枝又无叶的,不就是雪花吗?”  年轻人称赞张起南的谜不但有趣味,而且有美感和诗意。张起南也高兴地对年轻人说:“你不但猜出谜底,还作出另外一首诗谜来对我的谜,也可称得上是谜坛高手啊!我这里又想出一条
午后小憩,一本张晓风的《风雨并肩处岁岁看花人》让我重读旧时光。  薄薄的黄纸页浸着对生活感悟的真谛,字里行间流露出温和的暖意,滋润心田。  我漫步在春天的魔季,“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清风在细叶间穿梭,跟着它穿梭的是蝴蝶。”我仿佛涉过春天流淌的溪涧,细嗅幸福的花香,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和着风铃的低吟浅唱,回到旧时光,岁月安好,风景无恙。  也记得她的母亲打开
一、留白艺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大量的口头练习和频繁的交际互动确实是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满堂灌、满堂问,其主要表现就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记”。英语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配角,是缺乏主动性、能动性的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容器。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死板枯燥,学生兴趣缺乏,思维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百年孤独》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作品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糅合进现实与虚幻,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