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T1酶合成聚酯增塑剂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

来源 :塑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ong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丁酸为原料,以固定化T1酶为催化剂,采用酯化缩聚法,优化酶法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酯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聚酯增塑剂-聚氯乙烯(PVC)共混膜的增塑效率、热稳定性和迁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物质的量比为1∶9的TMP/DBMA酯化合成的聚酯产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断裂伸长率方面对PVC共混膜的增塑效率相当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72.84%和87.10%.与DOP-PVC共混膜相比,聚酯增塑剂-PVC共混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且其在乙醇和正己烷中的迁移率分别为DOP的47.53%和14.71%,综合展现出了良好的增塑性能和优异的耐迁移性.
其他文献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苯乙烯和丙烯腈为壳制备了不同橡胶粒子粒径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改性剂(ASA核壳改性剂),固定橡胶含量为25%将其与丁二烯-苯乙烯(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ASA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粒径对ASA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橡胶粒子粒径下,橡胶粒子粒径为422.8 nm时ASA树脂抗冲击强度最好为358.97 J/m.82.6 nm和608.8 nm橡胶粒子掺混比(质量比)为7∶3时ASA树脂抗冲击强度可高达609.59 J/m,其断面
首先通过对氯甲基苯乙烯(VBC)的自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超支化的聚氯甲基苯乙烯(HPCMS).然后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在HPCMS的表面引入多个双硫酯基团形成大分子链转移剂(HPCMS-CTA).进而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超支化多臂接枝聚合物(HPCMS-g-PVBC-CTA),最后以PVBC链段上的苄基氯作为引发活性点,通过ATRP方法制备了超支化刷型共聚物HPCMS-g-PVBC-g-PBMA.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LBPS)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制备协同阻燃剂,添加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对阻燃PE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阻燃PET中溴质量分数8%~10%,UL94阻燃级别均达Ⅴ-0级,溴质量分数在9% ~ 10%时极限氧指数达35%以上,溴质量分数在9%时阻燃PET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较佳水平;阻燃剂的加入使PET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30℃,熔融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阻
以生物基原料双酚酸和2-呋喃甲胺为原料,合成含呋喃环的双酚酸型苯并噁嗪(M1),将M1单体与腰果酚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开环加成反应得到漆酚类似物(M2),该漆酚类似物无需预聚,可直接固化得到漆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M1进行表征,M1单体与腰果酚低温反应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纯化后的M1单体与腰果酚低温条件下反应制备的漆酚类似物,在环烷酸钴催化下进行固化,得到综合性能较佳的仿生漆漆膜.
开发一种能够实时反映食品新鲜度变化的新型智能指示膜.本研究以马铃薯淀粉、聚乙烯醇、壳聚糖两两互配作为成膜基材复配姜黄素制成可以检测食品新鲜度的智能指示膜,并对3种不同的指示膜的厚度、含水率、水溶性、机械性能、微观结构、抗氧化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在力学性能测试中,聚乙烯醇/壳聚糖/姜黄素复合膜在3种复合膜中的拉伸强度最强,为99.30 MPa.断裂伸长率最大的为聚乙烯醇/淀粉/姜黄素复合膜,为66.43%,但含水率最低,为23.06%,表明其稳定性较高.在水溶性测试中,聚乙烯醇/淀粉
以Fe3O4、壳聚糖、苯胺和改性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磁性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模型.结果 表明,聚苯胺磁性壳聚糖膨润土上的改性膨润土分散良好;聚苯胺磁性壳聚糖膨润土的表面结构较均一、规整和连续,有利于对Cr(Ⅵ)离子的吸附.在聚苯胺磁性壳聚糖膨润土吸附剂用量0.05 g、Cr(Ⅵ)离子的初始浓度350 mg/L、吸附时间100
采用原位成纤技术增强了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的微孔发泡效果,探究了PET含量对连续化原位成纤,以及微孔发泡效果的影响,并最终得出原位成纤和微孔发泡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不发泡样条中,电磁屏蔽效能的增强来源于PP/PET两相界面,由于CNT倾向分散在两相界面处,保证均匀分散的同时,微纤网络的取向结构也优化了内部导电网络;考虑到微孔发泡产生的泡孔结构,可增大电磁波在复合材料内部的多次反射,因此微孔发泡样条具有更好的屏蔽性能,最优的屏蔽效
为了提高建筑用阻燃材料的安全质量,选择熔喷工艺制备聚酰胺66(PA66)/六氯环三磷腈(HCCP)无纺布并对其阻燃和热稳定性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在PA66中加入HCCP之后可以获得更优阻燃效果,形成了厚度与面密度都更小的无纺布.分析确定在PA66纤维中加入质量分数10%的HCCP是最优的.HCCP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分解,形成磷酸与偏磷酸产物,进一步生成了聚偏磷酸,实现了强烈脱水效果,促进了PA66更快炭化的过程.阻燃PA66/HCCP无纺布可以达到很小的热导率,实现良好的隔热效果,对热量扩散过程起到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十八醇作为原料,合成一端带有异氰酸根,另一端带有长链烷烃的改性剂.探究了改性剂对淀粉颗粒及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淀粉颗粒的疏水程度,以改善其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度.结果 表明,当改性剂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5%时,改性淀粉的水接触角达到145.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改性复合材料提高14.1%,断裂伸长率提高43.3%,冲击强度提高63.9%,吸水率下降,该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地膜和包装材料.
采用硅烷偶联剂Si-69改性后的玻璃纤维(GF)作为填料,丁腈橡胶(NBR)作为基体,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NBR/GF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纤维的用量及长短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防滑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混炼胶的硫化速率逐渐减小,硫化胶在玻璃纤维取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先增加后减小,最大拉伸强度和最大100%定伸应力分别提升33%和550%;材料的冰上止滑性能逐渐增加,添加长玻璃纤维效果提升更加明显.其中添加80份和110份长玻璃纤维以及110份短玻璃纤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