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记得当时是少年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跟马云少年时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以及一位曾为少年马云打开世界之窗的澳大利亚人有关。
  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他们的行程主要围绕中国几个核心城市,包括杭州。
  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母亲叫朱迪,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戴维、斯蒂芬和苏珊。
  晚上,他们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他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他介绍了自己,和戴维寒暄了几句,说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于是,戴维和他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这个十几岁的杭州男孩,就是马云。


  在莫利一家人眼里,这个骑着自行车,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打招呼,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
  那之后,马云与戴维便成为了朋友,笔友。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以及他的父亲肯·莫利通信。肯告诉马云,“把字距留大点,这样好在回信时把一些‘纠正’写在字距空白处。”他想通过这些细致的纠正帮助马云更好地学习英语。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
  1985年,马云21岁,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就在那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
  马云从来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看看,在当时有护照都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肯鼓励他:“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
  马云在这种鼓励下真的拿到了护照。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连7次签证被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那时马云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一周,带的钱接近花完。为了促成这次旅行,肯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去了纽卡斯尔市政府,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
  马云也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大使馆,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我想跟你认真地谈一谈。”
  “你想谈什么?”
  “我已经被拒签了7次,等了一周。我已经没有钱只得回去,但至少得让我知道为什么被拒绝。”
  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自己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肯和戴维的,自己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但就是相信这个缘份,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
  那人说:“你再待三天试试吧。”马云说不行。他说:“你再待30分钟?”马云依然坚持。这个人最后说,“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5分钟后给你。”肯的努力加上马云的永不放弃,终于使得签证通过。
  这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但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马云回忆起那个时刻,说道:“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这次旅行打开了马云的眼界,改变了他的未来。
  马云与莫利一家的友谊逐步加深。后来,肯带着斯蒂芬·莫利(肯的次子)来杭州回访。斯蒂芬回忆道,“马云一直忙着为我们做饭,让我们觉得很受优待。”
  得知马云的大学生活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肯再一次施以援手。两年多的时间里,肯总共给马云寄了大概两百澳元。马云后来說,“肯和朱迪为我所做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
  2004年9月,肯去世了,享年78岁。曾经的少年马云,也已经40岁。
  马云十分悲痛,他在唁电中称呼肯为“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在中国的语言体系里,对这种感情的形容,往往会用“忘年之交”。32年后,这场缘份找到了最合适的注脚和落点——马云以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计划回报肯曾经给予他的指导和支持,他说:“我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因为这是肯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
  马云回忆说:“每一次和肯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事物,他会说‘Jack,你是瞎扯淡’,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我学到的是,这个世界太有趣了,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这就是少年马云的故事,这个故事只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无关国界,无关年龄,无关金钱。
  相信年轻人,鼓励他们尝试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世界,鼓励他们去相信勇气、智慧和善良,并予以分享。所有发自内心、投射向这个世界,并广为散播的爱和善意,永远不会被拒签。
  (墨晗摘自思想聚焦微信号)
其他文献
缺氧、负重,爬上4000米高海拔的流石滩上,竟然只为了一朵盛开的花朵。这就是疯丫头李茜正在做的事情。  李茜,80后云南姑娘,植物插畫艺术家。喜爱高山花卉,最擅长植物水彩画。没有认识她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小众的一个职业——植物科学绘画师。  具体的工作就是将植物的特点,一丝不苟地画在纸上,精细到解剖面,再扫描存档。因为标本太脆弱,这样才能够永久地保存下植物的信息,而照片只能作为参考。 
期刊
“很多女孩想成为公主,她们对迪士尼公主崇拜不已,情不自禁地模仿她们,甚至想要拥有像这些公主一样过于理想化的身材。”《公主病:引导女孩走出对公主的迷恋》一书作者丽贝卡·海恩斯这样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  BBC则指出,迪士尼推出的公主形象,折射出人们的某种文化焦虑。  上世纪30年代,迪士尼推出了“首款”公主形象——外形甜美、性格恭顺的白雪公主。她一跃成为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女性形象,人人都认为
期刊
刚刚过去的周末,肯尼亚好友“黑玫瑰”约我一起玩,盛情难却之下我只好说我会晚些到,她给我的回复是,“你现在用的是非洲时间!”  到过非洲的人都知道,来到这片大陆就意味着进入一种时间状态,名为“非洲时间”,也就是凡事都不能急,要慢慢来,有时慢得人火冒三丈,有时慢得人无可奈何!但当你真正探究“非洲时间”的由来之后,你会发现原来非洲人对时间有他们独特的理解。  在古老的非洲社会,日历不是由数字而是由事件构
期刊
最近,一本由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主笔的名为《星际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的中国编译版图书出版了。书中讲了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1976 年 12 月,美国人卡尔·萨根,接到了一项有趣而又艰巨的“工作”——为即将于 1977 年发射的两架“旅行者”号准备可搭载的“星际信息”。飞船将飞向遥远的太空,人们希望这些信息被太空生命接收到。  卡爾·萨根在今天的美国被尊为“科学守护人”。他是康奈尔大学
期刊
圓梦的鸭子
期刊
有孩子的地方就会有吵闹,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当你发现孩子们发出的噪音不是一般大时,你会选择怎么做?  一般人大都会紧闭门窗而不予以理会,不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市的住户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当天盖恩斯维尔警局接到报案,说当地社区有一群小鬼经常在凌晨发出巨大的噪音。于是当地警局接警后派怀特警官到现场查看,怀特警官到现场之后发现那不过是一群熊孩子在清晨五点练球而已。  怀特警官没有特别处罚或是
期刊
记得有一年过年,我没有回乡下,我向妈妈说:“报社工作很忙碌,过年也要轮值。”  实际情况是,我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已经走入了泥泞之地。我的太太不知跑到什么地方,我必须留在台北四处寻找,一直找到除夕夜,仍未有消息。  除夕黄昏的台北一片寂然,刚满四岁的儿子已经累得熟睡了。这时我想到妈妈、姊姊、兄弟、一大群的亲戚,在家乡正欢欣地过着热闹的年。想着想着,我的泪水像阳明山的温泉突然喷涌,我哭到全身颤抖。  
期刊
黑暗里璀璨生辉的,是极光,是星光,也是照亮无数书籍的灯光……  在长达九个月暗无天日的漫长冬季里,冰岛人会不会想方设法到其他地方去“避冬”呢?  一直十分好奇。  所以,到了冰岛之后,逢人便问。  答案,全然出乎我的意a料。  冰岛人,居然十分喜欢那每天24小时没有阳光只有星光的酷寒长冬。  长住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海伦双眼发亮地说道:  “冰岛具有取用不竭的地热资源,电费非常便宜。雷克雅未克是游客的
期刊
在南极观察企鹅的过程中,有一個发现让我非常感动,那就是帝企鹅们能够通过对声波的敏锐反应,在几万只小企鹅里准确地分辨出哪一只是自己的,还能找到自己当季的丈夫或妻子在哪里。  这对我们人类来讲是完全不能实现的,南极特殊的生态环境练就了企鹅们敏锐的听力。企鹅跟人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人类要和野生的企鹅进行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时,我把摄影机放在三脚架上,然后对着镜头坐在冰地上。坐着挺无聊的,我就开始唱
期刊
蒋勋先生在北大的讲座《美与生活》中讲道: 美是一种判断,美是一种选择,所以当世俗特别强调物质欲望的时刻,我相信美反而变得最重要。这大约就是美的意义。  《马云:记得当时是少年》一文中,少年马云与肯的情谊让人动容。跨越国籍、超越年龄,历经时间的洗涤,仍然熠熠生辉。若干年前肯的援助,给少年马云打开了新的世界,32年后马云的回馈给这场缘分最适合的注脚。这种情感诚挚朴实,如涓涓细流,滋润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