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屏古建筑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水土木和石屏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在石屏的历史建筑中,如果说木材是建筑的灵魂,那么土石砖瓦则是建筑的血肉,我们人性化的把握水的理想,实现仁者乐水;我们人性化的把握土的理想,达到智者乐山;我们人性化的把握木的理想雕刻成才,这对自然山水和环境的保护就落到实处,对石屏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为自然遗产的保护,构建了一个很好的摇篮。从而达到人类改造环境,环境造就人类的目的。本文主要对石屏古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石屏吉建;建筑文化;自然遗产
  石屏位于云南之南,红河州西北,是滇南一座古老、神奇、美麗的城镇。从建城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春秋时期,部落和族群聚会向异龙湖挺进,自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僰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就集中聚居在异龙湖西岸。随着人类生活遗物和遗址的发现,正在逐步揭开古石屏神秘的面纱,袁嘉谷故居、何其英故居、李恒升故居、许镃墓、许兰皋、陈墓、都木元帅墓、吴熊墓、陈虚白墓等充满人文气息的景观以及文庙、宗祠、道观等散发着浓郁的儒释道文化的芳香。考古发现的铜斧、铜矛,为研究早期人类文化演进,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石锛,为人类的过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石屏先秦时期为楚地,汉代属胜休县,西晋改属梁水郡。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始号石砰邑,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石坪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后改石屏州,民国初年改称石屏县。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石屏曾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业绩。自元代起,重教兴文,到明清时期有上院10座,私塾、教馆上百处,先后出文进士65名,翰林15人。光绪1903年经济特科状元一等第一名袁嘉谷即为石屏人。境内有寺观93个,宗祠191个,坊表十多座,其中建筑殿宇雄阔,工艺精良。石屏在明清时期直到民国间,也是走“西头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经商周转中心,城区商号店铺较多,达官居显贵、书香世家等纷纷置地建房,出现了一座座深宅大院,太史第、将军第、宋人府和私家花园琳琅满目。城内“绣衣里”“进士里几乎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一,还有“罗家二下四个天井”等,皆是官宦之家的建筑群,城中和乡村殷实人家所建私宅也规模巨大,一般三间四耳,五间六耳或三进,多为四合院式,成片相连。
  石屏的古建筑是石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石屏明清时期的历史见证,石屏古城以明天启六年(1626)年所建的围墙和东南西北四城门,并在围墙外开凿护城河,县城呈龟的形状,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长约900米占地面积约99万平方米。护城河上建石拱桥沟通田园郊外,城内有呈东西、南北向的两条街道,与街道相连的是许多纵横的小巷道,街道和小巷道的两边是鳞次栉比的铺面和民居四合院,院内都置有水井,如今水井水源丰富,用于点豆腐而不用石膏,有的井水含碳酸钙较高,故点出来的豆腐又特别好吃。县城环境优美,北有亘古的乾阳山,东有碧玉般的异龙湖,南有紫砚山和玉屏山,西有笔架山和赤瑞湖的点缀,透露出石屏特有的田园之美,每当朝阳和夕阳映红了异龙湖和赤瑞湖的时候,形成了海菜腔应朝阳和烟盒舞送夕阳的浓厚的民族风情,注入了人文内涵的自然山水更具意境,昭示石屏人九九长寿,锦绣前程。
  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石屏县普查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436项,其中古遗址3项;古墓葬13项;石窟寺及石刻4项;古建筑266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0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古城区民居保护建筑192处。
  祠堂庙宇居民,一砖一瓦,讲述着千余年的历史。石屏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县城和上坝与下坝;山区也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居,依山就势错落布列,由祠堂家庙民居、书院楼阁、城墙城门、村墙寨门、古榕古井、牌楼巷道等构成,安全防御措施一应俱全,具有浓郁滇池特征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其中异龙镇以及蔡营村、宝秀镇的郑营村、坝心镇以及芦子沟、龙朋镇以及旧寨村、哨冲镇以及水瓜冲和慕善村、还有牛街镇的老旭甸村等都是反映石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事例。祠堂家庙是封建社会的血缘命脉,它的建筑是主要也是最醒目的大部分分布于村镇采用三进布局或二进四合院落的形式,正殿为三开间三进间或三空间二进间,为劵棚顶和歇山顶建筑,慰为壮观,风格以郑营的郑氏宗祠、龙朋镇旧寨村的龙氏宗祠、坝心镇芦子沟的苏氏宗祠以及新海资的香山祠为主,同时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还有郑营的陈氏宗祠等,宗祠是族人祭祀和聚集议事的场所,也是明清时期石屏殊为难得的典型实例。庙宇是石屏先民对神仙和古圣先贤崇拜和祭祀的所在地。散步在自然村落与城镇的关帝庙、文昌阁、土地庙、观音寺、诸天寺、秀山寺、文庙、清真寺等反映了石屏人崇拜和信仰的多元化。县城内的文庙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代扩建后毁于火,清雍正、乾隆重建,占地面积4635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月台、先师殿、尊经阁在同一中线上,文庙后层的西向是玉屏书院,该院总面积2463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大门、二门、龙门牌坊、讲堂、书房、学舍等组成,院内有苍翠古柏,环境十分优雅。文庙的南向是诸天寺大雄宝殿。县城东三公里有来鹤亭,建于明代,由文昌阁魁星阁等组成,县城西十三公里还有秀山寺,哪里散发着儒释道的思想文化,满足人们的多方面信仰的需求。民居建筑是保存下来最多的各种住宅它们鳞次栉比第镶嵌在乡镇,占据村镇内大部分的土地,县城内的居民大都是在起房盖屋的时候,种一棵柚子树,以绿化院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崇尚科学的理念并以柚子的谐音寄寓育子成才、多子多福的寓意。民居中自然数袁嘉谷故居最出名,其次是何其英故居,在建筑藝术中则以李恒升故居为难得的雕刻艺术精品。
  木雕石雕,花鸟鱼虫,一刻一画,总关世故人情。石屏的古建筑,不论祠堂、寺庙,古县衙,还是民居建筑,除了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外,也极具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既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县城的文庙、李恒升故居、蔡营村的李氏民居、宝秀镇郑营村的郑氏宗祠和陈氏宗祠、坝心镇芦子沟村的苏广林故居等等,在石屏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它们不仅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蕴含着儒释道的思想文化,形象地再现了石屏人的取向以及繁荣昌盛。石屏古建筑的艺术不仅具有装饰风格,同时也表现人们的思想追求和精神情趣的境界,如一块梁坊上雕出牡丹、蝙蝠、梅兰竹菊等,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崇尚荣华富贵以及高雅清幽的追求。再有那些“鲤鱼跃龙门”、“龙凤呈祥”、喜上眉梢的题材无不表达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寓意。
  在石屏的建筑中,不论是祠堂、寺庙、铺面,还是民居建筑或多或少都挂有匾额和对联,匾额和对联写来字字关心。其中有在科学制度中夺魁的,也有有商贾上建筑商号的,或者具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守节的妇女,这些匾联不仅承载着当时社会科学、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医学、情操和道德等信息,而且还折射出人们的人生取向和淳朴民风,每一块匾额和每一副对联的产生,都蕴含着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总之,石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是相互发展的,守护精神家园是我们以及石屏人后代子孙的重要课题。发扬红色记忆中的红军精神,把过去极左年代砍掉的树木和毁坏的匾联恢复抑或把我们这一代人在异龙湖中填充的路埂和淤泥清除,退耕还异龙湖九曲三岛七十二湾的真实面目人性化的恢复白浪渔歌、罗色庙对歌风情以及沙滩等,并采用原始法对污水截留处理,还异龙湖一个碧绿的湖泊。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影视摄影技术的改革也从整体上促进了摄影水平提高。在影视摄影过程中,“景深”的技术应用比较关键,也是摄影质量水平的保障应用技术。本文主要就“景深”的内涵以及控制因素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景深”的实际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有助于影视摄影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关键词】影视摄影;“景深”;控制因素  0.引言  影视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动画技术,定格动画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所以,重视定格动画的作用,积极创新定格动画,不断提高定格动画的影响力,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定格动画的视觉作用,指出新时期定格动画艺术语言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定格动画;艺术语言;作用;发展形势  定格动画又被称为停格动画或者逐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的拍摄手法,拍摄角色,并且通过人工制作,连续
期刊
【摘要】:羌族民间舞蹈“巴绒”是羌族传统礼仪性舞蹈,其舞蹈独特的轴向胴体转动动律是有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显著特点之一,且对羌族传统自娱性舞蹈“萨朗”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本文从历史渊源及形成要素出发,通过对“巴绒”舞蹈动律分析,探究“巴绒”审美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羌族;巴绒;胯部动律;审美特征;  “羌”——甲骨文中族姓,形容牧羊人,是中国最远古的部落,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羌族是古羌
期刊
【摘要】:山水画在一千五百年前,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先贤的至理名言道出了人的精神、审美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绘画的创作源泉是来源于生活,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长出了写意性的艺术,写意的艺术自然就要求"写象以尽意”。“写”可以理解为写作风格和形象塑造,而“喜欢”源于自然,“意”指的是艺术家对宇宙、生命、自然等的总和的深刻理解感受。亲自亲临庐
期刊
【摘要】:在歌剧表演中,展现“美”是传递艺术品质和作品神韵的重要方式,歌剧表演中融合了美学、音乐学及表演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将音乐与戏剧巧妙融合,呈现出富有大众欣赏价值的独特美感,通过肢体、演唱及音乐的展现给予欣赏者以心灵的震撼。本文简要分析了歌剧表演的本质和其中的美学元素,并结合实例探讨了歌剧表演中展现“美”的原则。  【关键词】:歌剧表演;美;展现;原则  前言  在歌剧表演中,“美”的展现是连
期刊
【摘要】:安徽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代表之一。花鼓灯的锣鼓、灯歌、舞蹈等形式,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文化的风采。其中“兰花”这一明显的风格特征作为其代表为众人所熟悉,本论文通过地域文化对“兰花”的影响、从生活中走出来的“兰花”、“兰花”与情感、“兰花”与时代的关系、继续在发展中的“兰花”这五方面的具体阐述与对比,体现其艺术风格特点。  【关键词】:兰花;地域文化;情感;时代生活  一、引言  安徽
期刊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具有显著成就的音乐家。 他的奏鸣曲及各种交响乐作品广为流传,在众多奏鸣曲中《月光奏鸣曲》,极为优美,動听,因此本文就以《月光奏鸣曲》为例为大家深入剖析。文章将从曲式结构,情感等方面来为大家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贝多芬。  【关键词】:月光;奏鸣曲;曲式结构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他的一生命运多舛。 1800年,贝多芬出现了耳聋的征兆,这一巨大打击并没有使他
期刊
【摘要】:人类的出行、物质运输都离不开交通工具的承载。随着人们对人文、实际需求等的日益关注,概念设计成为一种符合当下需求的设计理念。在满足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本文对概念设计在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未来的交通工具的研发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概念设计;未来交通;交通工具  前言  随着能源、制造材料等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不再仅仅
期刊
翻译是一门科学,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把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促进双方交流的手段。它不但要求翻译者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较扎实的综合知识、逻辑思维能力。  一、原则基础  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特点,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比如英译汉,它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原文,在于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拘束,避免洋腔洋调。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油画创作中情感表达的内涵,然后对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如何构建油画创作中自我情感表达,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油画创作;自我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一、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艺术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油画创作离不开情感表达,油画作品不仅仅要表现情感,同时还要传达情感,情感在作品构图、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