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的新崛起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作家李骏虎前期小说主要描写都市婚姻爱情,主人公不仅具有奋斗拼搏的上进心,还被爱情婚姻问题所困扰,并且初到城市都会或多或少面临如何化解城市礼仪与乡村习惯之间的矛盾,而这几点也是作家李骏虎小说中所集中探讨和反思的重点。以李骏虎为代表的山西青年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了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与鲜活性,开创了山西文学新局面。
  关键词:城市小说 婚姻 爱情 山西青年作家群
  李骏虎是当代山西青年作家,也是山西文坛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代表。李骏虎前期小说,从《奋斗期的爱情》到《公司春秋》以及后来的《婚姻之痒》都集中围绕一个主人公,例如《奋斗期的爱情》中的李乐、《公司春秋》中的邵儿、《婚姻之痒》中的马小波,前期小说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命运展开。
  一、李骏虎城市小说艺术特色分析
  2001年,李骏虎出版了《奋斗期的爱情》,这也开启了李骏虎前期都市婚姻爱情小说的序幕。在《奋斗期的爱情》中作者塑造了以李乐为代表的个性鲜明的有特点的文学形象。《奋斗期的爱情》主人公是一个有进取心、敢于拼搏的人。小说以男主人公为主线,通过记叙和描写李乐的人生轨迹,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男性的奋斗史,他虽然并不大富大贵,但始终为了目标努力着。李乐代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来到城市打拼的一代,他们尽管面临严峻的现实,忍受城市人的白眼,但他们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来改变命运。
  2004年李骏虎出版了小说《公司春秋》,对于城市小说的描写,李骏虎总是离不开对于婚姻爱情的描述。李骏虎认为爱情婚姻是人物表现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形式;事实上,李骏虎通过对笔下主人公形象、爱情婚姻的集中描写与叙述,突出反映出现代都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李骏虎企图给内心寻求一份“净土”。在《公司春秋》这部小说中更多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作家的理性思维逐渐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作者认为由于每个人心中所想不同,生活也就充满了精彩与不幸。现在的社会,公司和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普通、最平凡、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与因素,它寄托着谋生、理想、金钱、诡诈、人情、精神等符号,时时刻刻代表着我们每个社会人的生计、梦想、财富以及内心的精神追求等复杂含义。
  2005年,李骏虎创作了长篇小说《婚姻之痒》,主要讲述了公司职员马小波怀着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陷入琐碎的家庭事务和与妻子庄丽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发现理想和现实相去甚远,渐渐产生要从婚姻中逃离的欲望。正如小说的题目一样,“婚姻之痒”四个字中,一个“痒”字最为突出,并且具有代表性,这几个字突出反映出了深陷婚姻迷茫的人的内心矛盾心态与不安,在他们的心中婚姻是难熬的,他们想过放弃,但同时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他们担心调情会让自己背负道德的强烈谴责。小说创作中也流露出乡下人初到城市后所面临的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对于以马小波为代表的“凤凰男”,进入城市是他全家人的骄傲,但同时也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仅仅在经济上,更在心理上。从小形成的农村习性与庄丽的城市小姐习惯相冲突,如何处理妻子庄丽与父母的关系更是让马小波头疼不已。在小说《婚姻之痒》中,当马小波的父母第一次来到省城看儿子,马小波却因妻子庄丽态度的冷淡以及舍不得花钱而心情低落,最终两人爆发了激烈冲突,情感在现实面前又一次面临巨大挑战。在作家李骏虎看来,每一个初到城市的乡村人都会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化解城市礼仪与乡村习惯之间的矛盾。这是作家李骏虎在《婚姻之痒》中所集中探讨和反思的重点,也是李骏虎前期城市小说的一个创作特色。
  二、青年作家的展望与反思
  以李骏虎为代表,结合山西青年作家群,我们可以发现,山西青年作家在人数上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成为山西文坛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山西文学未来的希望所在。在这些青年作家中,比较杰出的主要有李骏虎、孙频、王保忠、阎文盛、手指等人。这批山西青年作家绝大多数是70后、80后,彼此创作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是,这个山西年轻的作家群潜力大,其中的几位佼佼者,例如李骏虎、孙频、杨遥、王保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地认识到,虽然山西在进入21世纪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思维的新锐派小说家,但并不能说现在这批山西青年作家已经形成了他们所独有的文学艺术思想与写作手法。事实上,如果从山西当代小说开始细致统计,一般学术上承认的可能只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所谓“山药蛋派”。虽然后来有“晋军崛起”那批小说家,但是,实际上这一批作家也并没有形成自身的思想艺术特色,缺乏独特的写作手法,更多的是传承老一代文学特色。
  到了李駿虎这一批山西青年作家群的创作时期,文学的外部环境变得愈发艰难。“不仅仅是山西,就全国范围而言,当代文学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文学艺术创作态势事实上已经难现昔日的辉煌,开始趋向边缘化。”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困苦的时代背景和不景气文学大气候之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批山西青年作家没有放弃文学,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写作,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使得山西的作家创作队伍避免了“断代”这一悲剧的发生。事实上,这批山西青年作家绝大多数是生活在县乡或小城市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只能在自己工作之余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家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使命。而不论多么困难他们都会坚持到底,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文学梦想,同时也是为了山西文坛的早日兴盛。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创作,最终在汗水与辛勤努力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作品。
  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呈现出了社会现实的多样性、困难性与生动性。因为这批山西青年作家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县乡或小城市,都亲身经历了中国乡村以及中小城市的一系列改革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改革都与他们的生存及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与鲜活性在李骏虎等青年作家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事实上,分析李骏虎的城市题材小说,必然会引发对当代城市题材小说的分析。相对城市改革的活力,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城市题材小说近三十年的发展总是让人不甚满意。正确把握城市小说脉络需要青年作家极大的魄力与极高的鉴赏、分析能力。究其原因,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当代一些作家缺乏“生活”,许多改革人物被塑造成了新时代的“高大全”,而改革者的真实心态、改革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都没有呈现出来。当然,寫作是不容易的,“走进生活”并不是易事,由于当代社会的种种复杂性,作家试图保持清醒更非易事。另一方面,作家对于城市生活是茫然的。进入21世纪以来,多数当代作家在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时始终是“期盼中带着批判”,一方面热切希望改革开放能够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在改革开放这个过程中所滋生出来的诸多人性、道德、心灵、精神价值等问题持尖锐的怀疑态度。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得当代作家,特别是青年一代作家,对于如何把握城市小说的发展,如何理清人物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把李骏虎同广东、山东沿海地区青年作家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广东、山东沿海省份的青年作家绝大多数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甚至还有不少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比如广东省青年作家盛琼,1985年以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学习。再比如广东作家黄咏梅,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系统的学习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更加深厚的知识储备与透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整个山西青年作家中接受过名牌正规高等院校教育的人很少,这就使山西青年作家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虽然很多人都说当代作家能否写出好的作品,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历,我们翻开中国当代文学史,有很多著名作家也是靠自学成才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进入21世纪,知识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文学方面也不例外,只有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自己的文学创作才能更加全面厚实。众所周知,广东、山东沿海地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政府在财政方面的补贴力度比较大;同时,那些省份的青年作家们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学习欧美文学新思想、新方法是比山西青年作家群要快一点、多一点。
  困难虽然存在,但是我们相信,在新时期的发展下,结合山西丰富的文化底蕴,相信以李骏虎为代表的新时期山西青年作家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开创山西文坛的新局面,山西文坛新的辉煌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李骏虎.奋斗期的爱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2] 李骏虎.公司春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 李骏虎.婚姻之痒[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4]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6] 杨占平.成功的跨越——谈李骏虎小说风格[J].黄河,2010(2).
  [7] 李艳婷.李骏虎小说中的人性叙述[A].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 者:闫鑫,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在神圣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手  从此一份信念和担当永住我心头  无悔的青春永远跟党走  许下的誓言是一生的坚守  人生路上步步是豪情  鲜红的党旗下倾心写春秋  一条红船跨越百年时空  鐮刀铁锤呐喊出铿锵节奏  红色道路是厚重是辉煌是恒久  这中国大地上的一百朵红  是史无前例的一声吼  是百年回眸的巨擘和燃烧  在神圣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手  又一次重温党的信诺  目光在党徽闪光  思想随红船远航  南
摘要: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大批传统手工技艺正受到工业时代的冲击,变得逐渐萧条和落寞,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技艺在工业时代没有价值可言,恰恰相反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正在工业时代逐步突显出来。宣笔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审美价值,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被人们所推崇。本文通过分析宣笔在工业时代的价值,折射出了传统手工技艺在工业时代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宣笔 传统手工技艺 工业时代 价值  一、前
摘 要:生长于兹,苏州特有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范小青的文学创作,这种影响从叙事空间、叙事语言延续到她的叙事策略。本文将从《裤裆巷风流记》的方言叙事入手,分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与日常叙事之间的相辅相成之关系,同时,从性别叙事角度分析范小青对女性外部命运和社会历史处境的关怀。  关键词:方言写作 女性主义 《裤裆巷风流记》  《裤裆巷风流记》的故事发生在苏州的一条“寻常”小巷中,开篇关于裤裆巷传奇来历的叙事
在佛罗里达半岛热带性的尖端,春的踪迹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你细心寻觅。但在这里,奥岐绰比湖以北,春天却已渐成为明显的季节了。三月初的清早,强风拂拂,我们驰过好几英里草原的湿地,发觉这里的野花已在竞发。谷精草的小白花已经开遍止水的池塘和水淹的平原,在那里,龙虾灰色的尖甲浮出新草的嫩绿之上。燕子花也聚在一起开始着花,不久就会以光艳的蓝色掩盖过平地。  在附近谨慎地着花的是蓝眼草。还有紫罗兰,这是我们这次
推介语  《生死疲劳》是莫言小说中一部分量很重的作品,作者用章回体的结构,通过被冤死的西门闹变成动物之后,用动物的眼睛观察1950年到2000年以后五十年来农村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化。袁孝林的文章,通过层层剖析,揭示了蓝脸这个“全国唯一的单干户”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何博的文章重在分析小说的结构,认为这部小说的形式是章回体,其实是运用儒家六道轮回的思想串起小说的主要内容。何宇轩的文章以哲学的高度,剖析人
摘 要:苏童是为数不多的以自我阐释和自我超越为创作动力的当代作家,他的最新长篇小说《黄雀记》一经连载,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小说以人物加季节的创新叙事手法,再次将读者拉回到香椿树街的记忆中,娓娓道来三个少年因青春欲望错综交织而衍生出的惨痛悲剧。时代前进的步伐带给香椿树街少年们新的人生难题,但不变的是作者对灵魂和成长深沉的反思。  关键词:成长叙事 风格蜕变 季节意象  一、引言  在通常的文学研究中,
摘 要:北京孔庙内现存198通进士题名碑,上面刻录了元明清三代进士的姓名、籍贯和甲次,是研究科举制度重要历史文物。追溯“进士题名”的制度,它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完备于金元,兴盛于明清,可以说“进士题名碑”的发展见证了科举制度的兴衰,堪称是一部写在石碑上的科举史。  关键词:进士题名碑 科举制度 北京孔庙  “进士题名”的发展伴随着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的演变。“进士”始设于隋炀帝时期,是科
摘 要:“攻略”是现代语言中的常用词,其词义在最近十年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义为战争中的“攻城略地”,现今却成为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指南”。本文尝试揭示“攻略”词义的演变过程,同时力图解析“攻略”如何由一个带有军事色彩的词汇“攻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攻略 演变 使用  “攻略”一词,也许在十几年前我们会觉得它离日常生活遥不可及,甚至马上就会联想到攻城略地这样的战争场面,让人闻之
摘 要:《无常》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第五篇,是一篇具有杂文特色的回忆性散文,充满了对于当下时弊的针砭。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将全部重心放于讽刺当下,也并没有将昔日的童年描绘为完美无瑕的花,他的讽刺态度贯穿朝夕,囊括了整个中国的社会现实。此外,无常作为散文的主人公,代表的是真情与真理,鲁迅在其中寄托了喜爱与希望。但是无常具有死亡与黑暗的性质,人们对他给予的希望有着虚无缥缈的特点,回忆与讽刺的背后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是伍尔夫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记里,伍尔夫以极其敏锐的、优雅的笔触记录了生命中的点滴,揭示出她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因此“死亡观”也是贯穿其日记的主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观点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法对伍尔夫日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中表现出的死亡哲学。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日记 此在 向死而生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