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震后而不是在震前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科学家在30年前就相信将有可能对地震做出预报。他们假设,如果收集和详细审查充足的数据,一个可靠的地震前兆模式肯定会出现。于是科学家们走出他们装备有许多仪器的实验室,这些仪器能观测各种情况,如震动、应变、蠕变、地面和水位及电阻和磁场的变化,甚至还有动物反应。总之,都是可证明在哪里和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的指示器。
其他文献
作为农业集约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较高的氮沉降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卫星观测的对流层柱浓度和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的剖面信息,研究了华北地区氮沉降的空间格
大气活性氮污染及其过量沉降是全球变化重要议题。为研究氮沉降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基于喷淋加氮的控制实验在草地或林下广泛开展。该实验体系假定氮沉降是通过
伊豆-小笠原消减带中双层深震地震带TakashiLidaka等自大约70年前发现深震以来,深震机制一直是个谜,因为一般脆性断裂所需的剪应力在几百公里的深度是不可能达到高值的。目前已提出的深震机制包
很多研究曾指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与东亚冬季风存在显著的统计关系;且当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处于正位相时,ENSO与东亚冬季风的统计关系不再显著。本文从动力学的
近年来,露天生物质燃烧对我国东北重霾污染影响显著。本文综合利用MODIS C6火点产品以及下垫面类型产品,结合GFAS火点排放清单数据,定量研究了2003–2017年东北的火点演变特
关于河流与人群关系的讨论是一个引起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历史人类学研究路径,结合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考察探析清水江流域存续的一种独特祖坟空间布局——“散葬”现
有利于强霾污染形成的大气扩散条件的未来预估对政府制定污染减排政策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气候模式集合试验研究了有利于强霾污染形成的大气扩散条件在RCP8.5排
本文首次使用太原温室气体观测站2016–2018年大气CO2,PM2.5,PM1.0浓度等观测数据,分析了城市地区大气CO2浓度的月,日分布特征,周末效应,霾日与非霾日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太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与智慧的传承与结晶。它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贡献与作用,在将来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仍然可以创出耀眼的辉煌。过去,研究者对农业文化遗产
CO2垂直分布对于大气传输模式和遥感测量的校准和验证非常重要。由于传统仪器质量大,配套系统体积大,边界层内CO2的原位测量比较少见。本研究利用基于低成本非分散红外(N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