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是互不相容还是相互助长?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Web2.0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贡献内容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其中,如何激励用户贡献内容即用户贡献内容的前因研究是关键问题。各学科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对用户贡献内容的前因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的理论都涉及到激励,激励理论是研究用户贡献内容前因的重要理论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是如何共同影响网络时代的用户贡献内容。
  关键词 用户贡献内容;前因;激励;内在激励;外在激励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116-03
  用户贡献内容在传统媒体时代已有雏型,如个人媒体的发展,用户参与到主流媒体的创作等形式。但作为网络时代一个特定的名词,则是由2005年由摩根斯坦利首席分析师Mary Meeker提出,特指个人用户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具有创新性的视频、图片、音乐、音频、文本、游戏、虚拟物品等一切内容的行为。随着Web2.0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参与日益增强,用户贡献内容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目前来看,国际学术界对用户贡献内容的关注远高于国内学术界[1]。
  从用户贡献内容的研究框架来看,Yates et al[2]基于类型理论确定了媒体理解和采纳的六大维度,即When,What,Where,Why,Who和How;Malone et al[3]同样采用类型理论分别从Who,What,Why和How这4个角度深入研究集体智能中大众行为模式和特征的理论映射。这两位学者共同提出的“Why”即人们为什么要采纳媒体或相关信息技术行为。赵宇翔[4]建议用户贡献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四大视角(资源观、行为观、技术观和应用观)以及三层面(宏观、中观、微观)展开,其中从行为观和微观的角度,用户贡献内容的前因研究都是很重要的研究问题。
  在实践界,很多虚拟社区成为了“网络鬼城”,原因复杂多样[5],面临着低的内容贡献水平[6],是网络社区失败的原因之一。这可以用行为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理论来解释,即大多数用户选择不贡献内容这种公共产品,却同样可以消费和利用社区中他人贡献的内容。因此,虚拟社区实践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促进和维持真正的内容分享互动[7-8]。
  1 激励理论的视角:内在激励和内在激励
  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搜索,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研究框架,如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公民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激励理论等,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影响用户贡献内容的前因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的理论都涉及到激励,如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相关的文献均强调激励在网络社区信息共享中的关键作用[9-10]。因此,激勵理论是研究用户贡献内容前因的重要理论框架。
  激励在英文中的本意是采取某种行动,中文的理解为激发、鼓励的含义[11]。激励理论中最为代表性的是Porter&Lawler提出的综合激励理论,将激励分为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激励(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激励来自于对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驱动,“由于导致某种结果而做某事”,表现为物质形式如薪酬、奖金、福利等,和非物质形式如组织地位、他人认同、人际关系等。外在激励常被认为是占优势的预测因素的理论,许多信息系统应用理论采用外在激励理论作为预测行为的关键因素。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发生某种行为源自于行为本身而并非出自外界的奖励,即内在激励来自行为本身带给个体的胜任感(Feeling Competence)和自我控制感(Feeling Self-determination),是个体对自我的感知,包括自我决定、胜任力、任务融入、好奇心、兴趣和成长需要[12]。相对于外在激励,有学者发现内在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工作热情以及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对比那些受到外在激励而产生的个体行为,受到内在激励的个体行为会使得个体具备更多的行为兴趣、热情和信心,激发个人的创造力[13],进而给组织带来高绩效和高创意
  产出[14]。
  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是用户贡献内容的重要前因,这已经得到诸多学者的研究证实。Chiu et al[15],Hsu et al[7]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是驱动虚拟社区用户参与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然而,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是彼此互为助长还是互不相容?Amaile et al[12]认为两者对立,即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互不相容;相反,Eisenberger&Cameron[16]等则通过研究发现两者是相互助长的关系。对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学术界也在寻找合理的解释。第一种代表性解释是,这两种激励机制是独立并存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中作用不同,情境的变化使得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可能此消彼长。第二种代表性解释是Deci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外在激励对内在激励并不存在绝对的正负效果作用,关键看外在激励通过何种路径向个体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理论都为我们研究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如何共同影响用户贡献内容提供了基础,但是,对于用户贡献内容的前因研究中,尚未看到此类问题的探讨。
  2 未来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如何共同影响用户贡献内容
  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在来源、典型表现、功效和适用的范围上各有所长,应该考虑到两者的共同作用。但这必须建立在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彼此相融的假设前提之上[17]。学者们对两者的关系的研究存在矛盾的观点,一些学者发现两者彼此相融,一些学者却发现两者此消彼长。在不同的情境中,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显然不同。因此,对于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与思维中的新突破[18]。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用户贡献内容前因的相关研究中,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对于相关理论借鉴得不够,对于激励理论本身的涉足还很少[1],很少明确区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亦缺乏对两者关系的讨论,以及如何结合这两者来共同激励用户贡献内容。而且,当将激励理论应用于网络社区的知识和信息共享研究时,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外在激励,如物质奖励和声誉等[19,10],相对忽略了内在激励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奖励或者赞誉是否能够激励人们分享信息是一个疑问,Finerty[20]的研究发现奖励很难提高长期的知识分享。而近期的激励理论研究表明,相较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更能有效地激励个体行为,特别是创新性行为。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从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两者对用户贡献内容的作用,以及两种激励对用户贡献内容的共同作用机理。   最后,目前对用户贡献内容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21]。不同的文化会对信息系统使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22]。用户贡献作为一种个人信息行为,显然会受到个人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用户贡献内容的形成和作用机理都将有所差异。所以,将国外研究成果本土化,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对用户贡献内容进行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Yates J,Orlikowski W J,Jackson A. The six key dimensions of understanding media[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8,49(2).
  [3]Malone T. W., Laubacher R., Dellarocas C. Harnessing crowds: Mapping the genom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J].2009.
  [4]赵宇翔,范哲,朱庆华.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68-81.
  [5]Fang Y. H.,Chiu C. M. In justice we trust: Exploring knowledge-sharing continuance intentions in virtu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35-246.
  [6]HennigThurau T. et al..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custom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10,3 (3):311-330.
  [7]Hsu M. H. et al..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iecy 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2007,65(2):153-169.
  [8]Prestridge S. IC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in online forums: Analyzing the role of discuss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26(2): 252-258.
  [9]Wang S, Noe R A. Knowledge shar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10,20(2):115-131.
  [10]Bock G. W., Zmud R.W., Kim Y.G..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 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 MIS Quarterly, 2005, 29(1): 87-111.
  [11]姚凯,李凯风,陶学禹.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学动态,1998(7):46-48.
  [12]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et al.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5): 950.
  [13]Ryan R. M., Deci E. 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 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0, 25 (1),54-67.
  [14]Sheldon K. M., Ryan R. M., Rawsthome L. J., et al.. Trait self and true self: Cross role variation 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authenticity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 73(6): 1380-1393.
  [15]Chiu C. M., Hsu M. H., Wang E. T. G..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online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 42(3): 1872-1888.
  [16] Eisenberger R., Cameron J. Detrimental effects of reward: reality of my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6, 51: 1153-1166.
  [17]金輝.内外生激励、知识属性与组织内知识共享治理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8]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45-550.
  [19]Kankanhalli A., Tan B.C., Wei, K.K., et al. Contributing knowledge to electronic knowledge reposito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2005,29(1):113-144.
  [20]Finerty T. Knowledge the global currency of the 21st century[J]. Knowledge Management,1997,1(1):20-26.
  [21]Yang C.M., Nay S., Hoyle R.H. Three approaches to using lengthy ordinal scal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Parceling,latent scoring,and shortening scales[J].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2010,34:122-142.
  [22]Al-Gahtani S. S.,HubonaG..S. Wang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Saudi Arabia: Culture and the acceptance and use of I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7,44(8):681-69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对事件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探究《人民日报》微博“一带一路”报道策略,对于新媒体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新媒体传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18-02  “一带一路”自2013年提出以来
期刊
摘 要 在如今的后真相时代,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日渐崛起,这种新颖的节目样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伦理失范问题,比如利益导向明显、公正透明存疑、炒作气息浓厚等问题。体制桎梏难以突破、从业人员素养缺乏、外部监管力度欠缺是造成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伦理失范的几大原因,只有坚持成风化人、加强素养教育、增强外部管控才能更好地消解后真相时代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的伦理失范行为。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网络选
期刊
摘 要 自2011年以来,微博、微信走進大众的视野,为大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媒体天地,再到后来催生了“微电影”传播媒介。近年来,企业品牌营销常与微电影相结合,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起了重要作用。而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广告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情感叙事作为基本的手法,将情感蕴含在广告中来宣传品牌理念,传递品牌价值。文章以方太《一生的杰作》为例解读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叙事策略,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
期刊
摘 要 2018年夏天,两档全民造星类网络综艺进入观众视野,从爱奇艺公司推出男生版《偶像练习生》到腾讯娱乐打造女生版《创造101》,以观众取向为最终出道标准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在国内产生全民狂欢式反响。然而,这种又一次引进自韩国的选秀节目类型是否真的能够适应中国的娱乐市场,又或者是一次盲目引进所引发的重蹈覆辙的失败,值得思考。  关键词 创造101;偶像练习生;全民造星;网络选秀  中图分类号 G2
期刊
摘 要 如今,网络自制节目迅猛发展,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打造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十分重要。文章以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优酷官网推出的网络自制节目《了不起的匠人》为研究蓝本,对节目品牌建构、品牌推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网络自制节目的品牌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网络自制节目;品牌化;《了不起的匠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格局,文章以网络上备受关注的“江歌案”为例,对其进行质化研究并佐以问卷调查,探究媒介在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的作用以及群体极化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网络群体极化;媒介动员;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12-02  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媒介报道的倾向在不同方面左右了受众对待事件的看法,媒介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的融媒体功能愈加完善,早间新闻不再局限于电视,而是在“两微一端”中开辟出全新领域。其中微信早间新闻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使之不再只是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而是跃升为当下时兴的生活习惯。文章以《人民日报》公众号“来了!新闻早班车”栏目为例,旨在探析微信早间新闻的现状,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参考的编辑策略。  关键词 微信早间新闻;现状分析;编辑策略;新闻早班车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新媒体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在悄然改变,传统报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已无法满足当今受众的需求。文章以《大江晚报》为例,结合其发展状况来分析地市级报纸影响力减弱的表现,论述导致地市级报纸影响力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地市级报纸影响力的原因,再造地市级报纸影响力。  关键词 新媒体;地市级报纸;影响力;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政府机构不断反思探索新媒体传播模式,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创新多样化传播形式进行政治思想传播。文章以共青团中央为例,探讨其在新媒体渠道的几种传播策略,以期为政府机构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政治思想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治思想传播;新媒体;共青团中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39-02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
期刊
摘 要 故宫博物院开设的“故宫淘宝”店铺配合微博营销,赢得了大批消费者,能够为文创类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提供借鉴。文章对“@故宫淘宝”一年时间内发布的微博内容进行了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总结了故宫淘宝微博营销中的内容特点、整合营销与借势营销结合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故宫淘宝;微博营销;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43-02  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