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狂欢后的“落寞”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tx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8年夏天,两档全民造星类网络综艺进入观众视野,从爱奇艺公司推出男生版《偶像练习生》到腾讯娱乐打造女生版《创造101》,以观众取向为最终出道标准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在国内产生全民狂欢式反响。然而,这种又一次引进自韩国的选秀节目类型是否真的能够适应中国的娱乐市场,又或者是一次盲目引进所引发的重蹈覆辙的失败,值得思考。
  关键词 创造101;偶像练习生;全民造星;网络选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91-02
  中国内地综艺节目质量不高一直是影视圈诟病的问题之一,在经历了前些年盲目引进韩国综艺,自主开发重量不重质等“慌张”的阶段后,内地综艺节目的制作脚步开始放缓,以央视为首等一批电视台开始将原创、情怀等作为节目引人注目的焦点,类似于《跨界歌王》《极限挑战》《高能少年团》等季播节目成为年轻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又进一步扎实了年龄层次,所以在近两年,中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比照前两年可谓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抛开电视综艺,网络作为当今新媒体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同样在大众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因为电视综艺节目播出的各种限制(题材、播出时间、播出长度等),如今网络综艺也逐渐成为了各大娱乐传媒公司争相开辟的一块新战场。以芒果娱乐为例。在2017年至2018年相继推出《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与《妈妈是超人》第三季等节目,而腾讯娱乐也推出了《明日之子》这档全新原创的选秀节目,自由开阔、受众层次广泛、播出时间自由等原因使网络综艺的关注度大大上升,比起之前脱口秀类节目一枝独秀。今年,网络综艺的类型开始慢慢发展,多元化的节目增加了新媒体对于综艺节目的表达,而在刚刚过去的七八月里,《偶像练习生》(以下简称《偶》)与《创造101》(以下简称《创》)两档选秀类综艺节目无疑是网络综艺中最引人注目的节目。
  虽然吸引了众多国人的关注目光,但这两档节目依旧并非国内原创,而是由腾讯公司引进自韩国Ment公司,所以说腾讯拥有该节目的正式版权。反观爱奇艺平台,虽然播出了与韩国节目同样形式、同等赛制的节目,却一直避而不谈自己无版权且抄袭的行为。这两档节目囊括了目前国内大小公司的顶级练习生,致力于打造一款男女团养成类节目,以观众的取向作为男女生最终出道的标准,增加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性,加强了观众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但是否这种模式就真的适合中国的传媒环境,其实有待商榷。
  从播出背景来看,韩国拥有“全民造星”节目的民众基础与节目基础。首先,韩国是一个全民娱乐、全民追星的国家,明星文化在韩国非常盛行,不管男女老少,每个年龄层都能找到自己可以追逐与喜欢的明星,韩国的追星文化影响着本国的大部分公民甚至是亚洲其他国家的追星文化,而韩国也屡次将自己的国民明星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输出至亚洲其他国家,可以说,追星文化或者娱乐文化的全民狂欢理念是制作全民造星节目的基础,国民的关注度以及对于明星产业的关心是韩国练习生文化以及明星文化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其次,作为练习生养生节目的重中之重,优良的练习生品质是保证节目精彩的基础,在韩国,每年有大量的年轻人经过选拔进入娱乐公司开始自己的练习生生涯,所谓练习生就是经过歌唱、舞蹈等专业课训练之后,成为出道备选中的一批拥有明星梦的年轻人。许多韩国的年轻人自高中生开始就进入经纪公司开始自己的练习生生涯,而韩国也有非常多的娱乐公司可以提供專业的训练支持每年都在壮大的练习生群体。进入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脱颖而出就更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所以练习生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使得自己在各种选拔中不被淘汰,因此,对于韩国的《produce101》来讲,练习生的质量是有一定的保证的。但是反观中国,中国内地的练习生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甚至有很多公司是照搬韩国的练习生制度训练中国的年轻人,但是韩国的练习生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同样,那样严苛的造星制度也未必适合中国的造星模式,因此从练习生质量上来讲,中国练习生的业务能力远远不如韩国,这一点从节目《创》中也不难看出,屡次被网友评论能力强又颜值高的孟美岐就是从韩国训练过并已经出道过得女孩。因此,这样的差异,导致即使购买了版权,中国的全民造星节目也并不能达到韩国节目的品质,甚至还会因为出道选手的素质差距被众人诟病。
  从节目制作角度来讲,中国观众的低龄化,让赛制中出现了很多不理智的粉丝票数,在节目播出期间,被舆论引导的票数出现过多次,当然,这是全民参与的节目的一种展现形式,但是这种可以被操纵的舆论势力是不是真的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实力,还有待商榷。节目进行过程中,出现过因为实力强还被广泛好评的孟美岐,出现过因为人生态度积极自立而被全民Pick的王菊,也出现过因为长得好看却实力极差却依旧我行我素的杨超越,他们在镜头前的每一次行为都成为了“全民制作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内地对艺人总是过度宽容,这导致很多初出茅庐的新人偶像“耍大牌”新闻频出,而他们的粉丝总会用“别这样,他只是个孩子”来为其“洗白”。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讲,这是对偶像无礼行为的一种纵容,在韩国,艺人的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吸粉标准,没有规矩的后辈会被国民诟病,而在中国,这一机制其实有待改进。节目想要选出的到底是真正担得起出道两个字的实力明星,还是单纯身上有话题的平民女孩,制作人们真的需要好好考量自己的赛制基础与国民基础,确定适合本国节目的赛制与标准。
  从这种全民造星机制的未来来讲,全民狂欢后,出道的男孩女孩们将何去何从,与腾讯娱乐良好完善的后期宣传不同,偶像练习生因为其粗糙的制作,导致后期出道团队的宣传语关注度大大下降,虽然,由节目选出的出道团队只会存在一年时间,但是对于这些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来讲,这段时间是增加曝光度的最好时间。腾讯娱乐将后期的宣传交给国内的“选秀教母”龙丹妮,这个曾经创造了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的优秀制作人有着非常老道的宣传经验,所以《创》节目之后,女孩们马上拥有了一个接一个的通告以及遍布全国的粉丝见面会,甚至准备筹拍自己的网剧,这样的曝光度,相信即使团队解散,也给了这些少女继续在娱乐圈立足的基础。但是《偶》则似乎已经被播出平台利用完毕,后期的活动多是自己公司安排自己的练习生,而非团队出演,这就完全失去了这个节目的意义,而韩国的节目则有非常完善的后期活动来支持整个团队的运作,因此,不要一味考虑挣快钱,而是考虑清楚未来的每一步该怎么走也是国内许多制作公司应该反思的地方。
  但是,不足归不足,这样一种新型选秀节目从本身来讲是对国内娱乐市场的一个冲击,不仅仅是从传媒角度,从明星制度角度也是如此。这种新型节目类型的推出对国内的制作团队是一个新的挑战,不管是现场制作还是服化配合,还是后期剪辑,都需要专业人员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这类全民参与的选星模式对于娱乐公司来讲是一件吸收粉丝的绝好机会,从制作平台来讲,这是增加平台收入的一个巨大时机,单是靠粉丝投票,就足够让制作人看到高额回报。而同样,对于国内的明星机制来讲,这是一次新的挑战,由国民选出他们中意并想要付出支持的明星,无疑是养成类造星模式对于粉丝忠诚度的一次培养,而粉丝忠诚度是未来明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决定了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于韩国,但是在造星机制上,我们远不如韩国专业,如今,韩国的《produce101》第三季(又名《produce48》)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也许是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在选人方面韩国节目对于练习生的质量提高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日本AKB48的成员,扩大了节目在整个亚洲的受众面,想要出道的选手已经不是流流泪、卖卖惨就可以博得全民观众的投票的,这是一场真正以实力说话的游戏。
  韩国的娱乐文化一直是整个国家的代表,而这种文化也是韩国对外输出文化中的一种,其实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来说,我们完全有能力做自己的偶像文化与综艺文化,没必要一味选择这种引进的“快钱”方式,因为相比较引进,国内文化中其实已经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娱乐方式,脚踏实地往往是长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肖潇.从《偶像练习生》看选秀综艺节目发展新方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8(7):123.
  [2]陈俊朋.浅谈近年来国内养成类综艺节目之源流[J].视听,2018(2):36.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更新速度快,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得不到保证,大量的虚假新闻充斥于网络空间。文章主要以拉斯韦尔的“5W”为分析架构,以2017年十大虚假新闻为例,探究虚假新闻的传播特点,结合当下传播环境分析其产生和屡禁不止的原因,提出有效防止虚假新闻产生的策略。  关键词 虚假新闻;成因;自律;他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沟通平台,更成为新的销售、客户关系管理渠道,各行各业纷纷试水微信营销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与盈利能力。其中化妆品企业的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已逐渐被人们接受。文章以屈臣氏作为个案研究,对其微信营销策略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对其他行业的微信营销提供借鉴,帮助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 化妆品;微信营销;屈臣氏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新浪微博(以下简称“微博”)作为当下重要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吸引着上亿的海内外用户及企业使用。如今微博抽奖活动已成为常态,具有数量多、用户参与度高等特点。文章将抽奖活动的发布方、抽奖目的、抽奖物品进行分类,同时分析用户抽奖原因及心理因素,并对微博抽奖机制及运行原则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微博抽奖背后的问题。  关键词 新浪微博;抽奖;营销推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全国第一个省级融媒体工作室——内蒙古大青山工作室于2017年2月成立。文章依据大青山工作室诞生的背景,从开发模式、媒介技术、产品传播等方面探讨其在内蒙古融媒体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内蒙古融媒体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媒介融合;中央厨房;融媒体;“大青山”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
期刊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争夺正日趋白热化。微信小程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产品之一,以其操作便捷、用户数量庞大的特点,迅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其作为广告投放的媒介之一。文章以微信小游戏“跳一跳”为例,分析现阶段微信小程序广告投放的形式及传播中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跳一跳”;广告形式;广告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社会化问答社区通过对用户兴趣的划分与设置,为成员提供了一种虚拟在场的参与感。在问答互动中,用户的参与从网络社区中早期的“中心/外围参与”维度逐渐向“去中心”化传播演变。用户通过对焦点话题的关注与讨论,建立话题成员间的情感连带,并在长期互动中积累了“可视化”情感能量。通过以上完整的互动仪式,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用户得以持续互动,并进行知识输出与内容生产。  关键词 互动仪式;问答社区;内容生产
期刊
摘 要 以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文峰团仔”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以用户阅读量为研究视角,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这一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章阅读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再结合笔者日常运营团属官微的经验,总结归纳出什么样的微信推送适合共青团官微发布,能获取更高的阅读量,为基层共青团微信运营者就如何提供更容易被青年粉丝阅读的微信推送,并扩大其影响力,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提出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期刊
摘 要 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对事件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探究《人民日报》微博“一带一路”报道策略,对于新媒体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新媒体传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18-02  “一带一路”自2013年提出以来
期刊
摘 要 在如今的后真相时代,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日渐崛起,这种新颖的节目样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伦理失范问题,比如利益导向明显、公正透明存疑、炒作气息浓厚等问题。体制桎梏难以突破、从业人员素养缺乏、外部监管力度欠缺是造成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伦理失范的几大原因,只有坚持成风化人、加强素养教育、增强外部管控才能更好地消解后真相时代网络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的伦理失范行为。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网络选
期刊
摘 要 自2011年以来,微博、微信走進大众的视野,为大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媒体天地,再到后来催生了“微电影”传播媒介。近年来,企业品牌营销常与微电影相结合,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起了重要作用。而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广告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情感叙事作为基本的手法,将情感蕴含在广告中来宣传品牌理念,传递品牌价值。文章以方太《一生的杰作》为例解读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叙事策略,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