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记弱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我的护士妹妹刘美丽
  黄昏,顺丰送来一车快递
  快递哥满头大汗,说
  三百多件都来自甘肃
  打开车厢,所有人愣住
  满满一车,像是
  搬来了一座甘肃
  泡面、干果、沙琪玛
  手霜、湿巾、纸尿裤
  竟然还有牛肉面……
  在驻地门前,码起
  武汉记
  一条黄河
  一道河西走廊
  一座边塞长城
  还在搬运
  微信群里传来刘美丽的喊声:
  “牛肉面太给力,
  吃出了兰州的感觉! ”
  小吃货的刘美丽
  小小的心
  一碗牛肉面就能满足
  上夜班的刘美丽
  那个望着山一样的物资
  在晚风里偷偷饮泣的老姐姐
  已为你们消毒好了接送的车
  她托我嘱咐你:“不要再光脚穿着拖鞋出门,
  寒从脚底生,
  你要保护好自己! ”
  她还说:
  “刘美丽,你要给我记住,疫情结束,回到家的那天,你要请一百个姐妹,吃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
  公交司机
  戴勇
  一左一右
  胸前写着你的名字
  情人节那晚,你给下夜班的护士买了玫瑰花冠
  姑娘们戴着
  像春天破门而入
  这个黄昏,终于在公交车上遇见你
  虽然口罩蒙住了你的脸
  眼神和白色防护服的身影就是黎明前的一盏灯
  戴勇,快下来,我要给车厢喷洒消毒
  含氯消毒剂刺激呼吸道黏膜
  你要保护好自己
  今天,我们收到很多物资
  还有兰州拉面,请你尝尝
  能不能比上武汉热干面
  守夜
  每次夜班都遇见宾馆值夜的大哥
  窝在大厅沙发
  缩成一只茧
  天气预报说,武汉要降温了
  雷电,大风,冰雹,暴雪
  你在军大衣里缩紧身体
  缩进内心的风暴,假装
  听不见这个坏消息
  不要惊动他
  让他回到中年人的日常
  让他在梦里享受子孙满堂
  妹妹,今夜我羞于赞美
  凌晨两点
  雷电大风,挡门的铁牌被刮翻
  一个小小人影纸片一样飘进
  “妹妹,你怎么提前回来? ”
  “低血糖眩晕,组长让我出舱”
  “四十分钟车程? ”
  “武汉出租车司机送来”
  面色苍白,声音无力
  测温计读出她的额头 33.1℃
  消毒液喷洒,一遍遍洗手
  擦净鼻孔、耳朵
  监看她操作,我的手簌簌发抖
  隔着护目镜
  我分不清她脸上的水滴
  是泪还是溅上的消毒液
  摘掉口罩
  额头、鼻梁、脸颊、耳后
  水泡、创面 ——低血糖和寒冷的帮凶向我示威
  我无力说什么,任何安慰都有虚情假意的嫌疑
  换掉衣服鞋子,踩着一次性拖鞋回去
  高于 56℃的水沖澡半小时后才能吃口东西
  谁都知道
  十几个小时要在防护服里拢紧身体
  不吃不喝不能排泄
  只好上班前少吃不喝
  防护服啊,你为什么还是短缺
  能不能中途让她更换一个
  哪怕延长工作时间也可
  低血糖回来的妹妹
  我至今没能记住你的脸
  一百个姐妹
  一百个口罩遮住了谁和谁的美
  还藏着多少我没有看见的低血糖
  或者,不能说出的或者
  妹妹,今夜不能赞美
  所有的赞美诗都有罪
  所有被蒙蔽的良心都要为你下跪
  戴上口罩,你转身的刹那
  我忽然想到,我更该加戴一个口罩
  面对狂风大作,我是不是该装聋作哑
  作者简介:弱水吟,女,诗人,原名龙巧玲,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医生。2020年 2月 5日凌晨 2:30,作者参加了甘肃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湖北省武汉方舱医院抗疫一线。
其他文献
一、审讯  干部,你告诉我,罗队长么子样了?要不要紧?  ——没死就好……没死就好。  干部,你现在问吧,你问我么子,我都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那天,我只是吓唬吓唬大伙儿。从一开头,我就没打算去北京。我去北京干么子?我两个眼珠又不识字,又不认识哪个,我找哪个啊?还有,我本来就没有理,北京的领导哪个会搭理我?  初六那天,就是细前日,我确实发火了。村干部、扶贫隊,这么多人围着我、拦着我,我
一  东临叔叔死了,据说是喝酒喝死的。  母亲打来电话用命令的语气和我们说:“你们几个晚辈都得回家。”“东临叔叔没有儿子,要不要火葬和葬在哪里都得商量。”又补充道。  东临叔叔才过完四十五岁生日,怎么就死了呢?他是怎么死的呢?死在哪?这些问题母亲还没来得及告诉我,便挂了电话。  姐姐早我一天先回到老家,我问姐姐:“东临叔叔的前妻回去了吗?”  她问:“你说的是哪个前妻?”  随即又说:“一个都没回
煎饼是清涧有名的小吃。一个小小的清涧县城,居然有五六十家煎饼店,而且生意一年四季红红火火,从未有过淡季。清涧人一生不知要吃掉多少煎饼,他们的胃似乎是专为煎饼而生的。清涧人对煎饼的那份感情,外人很难理解。对清涧人来说,煎饼的味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就是老家的味道!  摊煎饼是一门手艺活儿,得有三样工具:铁鏊子、铜勺子、木刮板。用柴火把铁鏊子烧热,左手舀一铜勺荞面糊糊倒在鏊子中间,右手拿着木刮板,像用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过后,金沙便进入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绵雨季节了。  金沙是乌蒙山区的一个中等县,人口57万,经济实力却名列全省前茅,且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县域南部的乌江大峡谷,群峰屏列,碧水深流,奇洞幽穴,猿戏鸟鸣,现在已是观光休闲的热点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北部的赤水河流域,以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成就了金沙、茅台、习酒三大名酒厂家,是我国酱香白酒的黄金产区;金沙位于赤水上游,生产的金沙酱酒醇柔典雅
我小时候,非常向往那个神秘、美丽的头戴。看着亲戚邻居家的姑娘们戴着美丽的鄂尔多斯头戴出嫁,我总要嚷嚷着要戴妈妈的头戴。  妈妈的头戴在蓝色的绸缎里包裹着,里面还放着一本旧书。妈妈总是小心翼翼拿出来看看,擦擦灰尘,然后存起来,等到大型的那达慕盛会或特别隆重的场面才拿出来戴,从来就不让我戴。妈妈还常给我说,小女孩是不戴头戴的,当新娘才能戴。每个新娘的头戴也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家族、地位、文化的不同。有
从丹东回来,我一直在想,一根细细的马尾,在废弃的罐头盒子上抽拉,到底能发出怎样的声音?我甚至在梦里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抱着这把胡琴,头上不断掠过敌军的飞机,飞机的轰鸣声淹没了胡琴奏出的乐曲。  到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是在国庆节的第二天,人很多。穿过形形色色的游客,我径直走向那把“两洲三国”胡琴。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玻璃橱窗内,胡琴不动声色,发出幽幽的光芒。  与胡琴并排挂在墙上的还有两件乐
大约二十年前的事了,父亲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两年。  父亲一生基本上生活在老家山头。山头也称山子头,山子头没有山,现在是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的一个行政村。山头濒临成子湖,地理十分偏僻。村口原来有清代建立的祠堂可以作为地标,怎奈建国初期已经破坏,残砖旧瓦后来建了公厕。过去由孙圩、韩庄、王圩几个大的自然村落组成,村庄名称自是解放前聚族而居延续至今。随着村庄的散化,现在已经难觅旧迹。孙姓、韩姓、王姓祖上几乎
1  1977年,对我家来说是个多事之秋。  母亲怀我时肚子都在下半身,形状尖尖的,腿脚迈得很是利索,临生了还在下地干活儿。村人说,瞧这身形这利索劲儿,一准是个小子!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却发慌,生孩子可是隔皮猜瓜,没准的事。  那时候,小西村里的男男女女,白天集体出工,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一年到头都是粗粮,吃顿白面就是过年。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挨饿是常有的事。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夜间,暮色一起,男人丢
夜色越来越深了,实在受不了火车上这份闷热,我打算带着妹妹去餐车吃点东西,我知道餐车有空调,准备去那儿凉快凉快。   列车上人很多,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和行李。我们穿过人堆和行李,一路艰难地进了餐车。我们坐下来,打算休息一会儿再点菜,尽量拖延一点时间。   “算了,算了,你们快点商量好。”列车长说道。他的旁边,有一个乘警拿个本子,在记录,不用猜,他是在现场调解。他们的身边,吵吵嚷嚷围了十几个人,一
1  我再次邂逅守车长已经是三十年以后的事了。  这次邂逅,不是在大街上,也不是在店铺里,而是在一片荒凉的墓地群。大哥从青岛回来,要去祭拜逝去几十年的岳父。大哥说,距离上一次上坟,已经过去十二年了。我说真快,一晃你都搬到青岛十几年了。大哥说可不是嘛。通往坟地的山路不是很好走,坑坑洼洼不说,又经了几场春雨,地上泥泞湿滑。因为太久没去墓地,加上春天萌发,草木吐绿,我陪大哥在墓地群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他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