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声音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977年,对我家来说是个多事之秋。
  母亲怀我时肚子都在下半身,形状尖尖的,腿脚迈得很是利索,临生了还在下地干活儿。村人说,瞧这身形这利索劲儿,一准是个小子!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却发慌,生孩子可是隔皮猜瓜,没准的事。
  那时候,小西村里的男男女女,白天集体出工,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一年到头都是粗粮,吃顿白面就是过年。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挨饿是常有的事。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夜间,暮色一起,男人丢了碗筷,女人把娃哄睡了,床上才是他们更加广阔的天地。男人最大的乐趣是折腾自己的婆娘,他们只要瞬间的快乐和播种,并不去体会孕育过程的艰辛。他们不懂节欲,不懂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不懂染色体,婆娘们自觉地把延续香火的重任揽到自己身上,一心盼着能生男娃。
  母亲的压力很大,因为她一连生了三个女娃。母亲怀我时嗜酸如命,单馋那酸溜溜的橘子罐头,都说酸儿辣女,母亲觉得是个好兆头。罐头可不是常人能吃得上的,母亲只吃过一次,就牢牢地记住了那个酸甜可口的滋味。临产前的半个月,节气刚人秋,下了一场细细的秋雨,院子里的黄土地面很是泥泞,母亲喂猪时打滑摔了一跤,到了夜间就开始有了规律的阵痛。小西村的计生主任刚学了接生技术,来接生。虽然不是一个姓,但在农村里有的是七拐八拐的亲戚,论辈分,我叫她婶。我是她接生的第一个娃娃,她既紧张又兴奋,奶奶给她帮忙打下手,忙活了一个多钟头,我终于呱呱坠地了。
  只是我生下来的模样把她们吓了一跳,我不是畸形,鼻子是鼻子,眼是眼,手指脚趾不多不少,各十个。我是脐带绕颈,不仅绕颈,脐带还把我绕成了五花大绑的样子。奶奶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五花大绑,不知道我是何方妖孽投的胎,她脆弱的心脏一阵狂跳。
  婶一边处理一边说,这孩子真是命大,幸好是早产,不然很危险。
  奶奶不关心这些,她扯了我的两腿看,一看是个女娃,索性放开喉咙哭起来,奶奶的哭声像尖刀一样划破了夜空。母亲悄悄抹眼泪,父亲在外间一声接一声地叹气,我的哭声像一只瘦弱的小猫,我们三个人组成了一个高低音俱全的声部,像是演唱一首悲伤的乐曲。
  婶在母亲耳边说,这娃长得像她姑,长大了肯定是个美人!
  2
  姑姑是个美人。小西村的长舌妇,却说姑姑是个小妖精。
  我出生没有多久,姑姑就离婚了。那一年,姑姑24岁。姑姑離婚的消息所带来的震撼,无异于扔了一个威力无敌的炸弹,整个村子瞬问沸腾了。农村的男男女女奉了父母之命结婚,以后的日子过得是好是坏全凭自己的造化。人们连肚皮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要搭着野菜过生活,衣服的颜色一律是黑灰白,感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奢侈品,它不属于那个年代。多少人都在熬生活,环顾四周,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火坑里挣扎,姑姑却离婚了。这好似扇了每个人一记响亮的耳朵,生活除了一个“熬”字,原来还可以这样。
  爷爷赶着一辆马车把姑姑接了回来。姑姑坐在马车上,没有人们想象中憔悴的样子。她应该哭肿了双眼,抑或是像女鬼一样披头散发,半死或者疯掉。姑姑眉宇之间有一丝伤感,清瘦了许多,但似乎更美了。围观的人们,之前廉价的同情一扫而光,立即进生出一股浓浓的恨意。
  姑姑之前的风流韵事,已经搁置了多年。
  姑姑18岁时,跟村里的一个青年好上了。在那个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姑姑是处在小西村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那人是一名木匠,长得白白净净,模样十分清秀。姑姑和木匠站在一起,很是般配,有点儿郎才女貌的样子。村子里可供谈情说爱的地方不多,他们就跑到小西村东面的山坡上,跑到小树林里约会,那些地方留下了他们甜蜜的印记。这种事情就像包在纸里的火,爷爷奶奶被蒙在鼓里很长一段时间,等他们知道的时候,姑姑和木匠已经许下了海枯石烂的誓言。他们甚至想到了百年之后,就埋在那个山坡上,那是一片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爱得越深,悲剧的可能性就越大,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一个例子,花好月圆的结局注定不属于他们,他们只能化蝶。姑姑和木匠从一开始似乎就预感到了事情的结局,所以,他们爱得炽热,爱得不顾一切,恨不得把对方撕碎,抑或是撕碎自己,只有那样,他们才能结合,才能实现他们心目中的永远。
  爷爷知道后暴跳如雷,自由恋爱的姑姑,不仅败坏了林家的门风,还和仇家的儿子好上了,这是天大的耻辱!
  事情追溯到八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爷爷在村里人面前发了一句牢骚。没有想到,第二天爷爷就被抓了起来,被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批斗了七七四十九天。检举爷爷的人就是木匠的爹。
  爷爷放下了狠话,说,我闺女就是老死在家里,也不会嫁到那家!
  那家人为了阻断他们的恋爱,几个媒婆轮番寻摸,不久就定妥了一门亲事,婚期紧接着也定了下来——第二年开春。姑姑绝食了三天,第四天时,被爷爷捏着鼻子灌了半碗白汤。奶奶说人得信命,可姑姑不信,姑姑说,自己的命运自己定,老天爷管不了那么多人的事。他们无路可走,只有私奔这一条路。
  一个月朗星稀的深夜,世界陷入一片沉静,他们像两个幽灵,穿过一片麦场后,就可以一路向西。前面的道路没有尽头,盛满了无数的未知,那将是新鲜的、自由的、充满希望的。他们手拉着手,心离得如此之近,生生贴到了一起,重叠着,天地问盛开出无数娇艳的花朵,像向日葵一样灿烂夺目。远方在呼唤他们。姑姑唱起了歌:“姐儿房中绣荷包,手拿那个钢针儿轻上描啊描……”
  姑姑的歌声惊醒了一对偷情的男女。那个女人是村子里的一个小寡妇,二十五岁时,男人得了急症死掉了。想要改嫁,婆婆不同意。死掉男人的女人被贴上了克夫的标签,还有三个娃娃,女人只能守寡。只有走进坟墓的那一天,她才能和那个早年问死去的男人相逢成双。小寡妇偏偏是个性欲旺盛的女人,白天还好说,到了夜间,身体里就燃烧起无数的火苗。那棵红杏并没有出墙,小寡妇的大伯哥是个老光棍儿,两个人好上了,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不是大伯哥,也会是旁人。有些人自来就不会逆来顺受。
其他文献
每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都会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来庆祝。这个方式是奶奶一生的遗产之一,也是奶奶的遗嘱。  国庆节这天,我们一家人会做好一桌饭菜,端到张贴有天安门图像的那面墙前,然后由奶奶主持,在餐椅上放上奶奶做好的一双千层底粗布鞋,而后由奶奶发令,全家人齐唱国歌。接着,奶奶会在那双粗布鞋的座位方向放上一双筷子。这些程序完成后,奶奶就会让我们一家人坐下听她讲爷爷的革命故事……听完故事,我们才开始正式吃这
蓝天下的比斯坎湾   航班在白云之上飞翔,头顶是瓦蓝的天际,脚下是大西洋的波涛。整个航程,那架美国航空AA373客机几乎是沿着海岸线在飞,向南,向南,再向南,一气飞到了美利坚的最南端。从纽瓦克到迈阿密的直线距离大约一千七百多公里,临行前,女儿给我们带了防晒霜,说,迈阿密连冬日的气温都高达28℃左右,要我俩有防晒的心理准备。当时,还是初春三月,新泽西的树开始绿了,但仍乍暖还寒。登机时,我还穿着保暖
神谕  神谕来自于一行行需要解密的文字  我在里面读到了你  读到了抽象的你  第五章节的陈述  晦涩难懂  没有任何结论  世界萎缩在一个标点符号里  或者,延伸出了世界  爱情始于影像  终于影像  石缘  你把自己包裹很严  谁都看不到你晶莹剔透的一面  你和俗世隔着厚厚的皮壳  在层层的火山灰沉积里面  你与日月讲禅  在星辰照耀下享受孤单  期待耀世的爱情  在岩浆把你融化  又复重塑的
一、审讯  干部,你告诉我,罗队长么子样了?要不要紧?  ——没死就好……没死就好。  干部,你现在问吧,你问我么子,我都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那天,我只是吓唬吓唬大伙儿。从一开头,我就没打算去北京。我去北京干么子?我两个眼珠又不识字,又不认识哪个,我找哪个啊?还有,我本来就没有理,北京的领导哪个会搭理我?  初六那天,就是细前日,我确实发火了。村干部、扶贫隊,这么多人围着我、拦着我,我
一  东临叔叔死了,据说是喝酒喝死的。  母亲打来电话用命令的语气和我们说:“你们几个晚辈都得回家。”“东临叔叔没有儿子,要不要火葬和葬在哪里都得商量。”又补充道。  东临叔叔才过完四十五岁生日,怎么就死了呢?他是怎么死的呢?死在哪?这些问题母亲还没来得及告诉我,便挂了电话。  姐姐早我一天先回到老家,我问姐姐:“东临叔叔的前妻回去了吗?”  她问:“你说的是哪个前妻?”  随即又说:“一个都没回
煎饼是清涧有名的小吃。一个小小的清涧县城,居然有五六十家煎饼店,而且生意一年四季红红火火,从未有过淡季。清涧人一生不知要吃掉多少煎饼,他们的胃似乎是专为煎饼而生的。清涧人对煎饼的那份感情,外人很难理解。对清涧人来说,煎饼的味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就是老家的味道!  摊煎饼是一门手艺活儿,得有三样工具:铁鏊子、铜勺子、木刮板。用柴火把铁鏊子烧热,左手舀一铜勺荞面糊糊倒在鏊子中间,右手拿着木刮板,像用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过后,金沙便进入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绵雨季节了。  金沙是乌蒙山区的一个中等县,人口57万,经济实力却名列全省前茅,且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县域南部的乌江大峡谷,群峰屏列,碧水深流,奇洞幽穴,猿戏鸟鸣,现在已是观光休闲的热点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北部的赤水河流域,以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成就了金沙、茅台、习酒三大名酒厂家,是我国酱香白酒的黄金产区;金沙位于赤水上游,生产的金沙酱酒醇柔典雅
我小时候,非常向往那个神秘、美丽的头戴。看着亲戚邻居家的姑娘们戴着美丽的鄂尔多斯头戴出嫁,我总要嚷嚷着要戴妈妈的头戴。  妈妈的头戴在蓝色的绸缎里包裹着,里面还放着一本旧书。妈妈总是小心翼翼拿出来看看,擦擦灰尘,然后存起来,等到大型的那达慕盛会或特别隆重的场面才拿出来戴,从来就不让我戴。妈妈还常给我说,小女孩是不戴头戴的,当新娘才能戴。每个新娘的头戴也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家族、地位、文化的不同。有
从丹东回来,我一直在想,一根细细的马尾,在废弃的罐头盒子上抽拉,到底能发出怎样的声音?我甚至在梦里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抱着这把胡琴,头上不断掠过敌军的飞机,飞机的轰鸣声淹没了胡琴奏出的乐曲。  到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是在国庆节的第二天,人很多。穿过形形色色的游客,我径直走向那把“两洲三国”胡琴。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玻璃橱窗内,胡琴不动声色,发出幽幽的光芒。  与胡琴并排挂在墙上的还有两件乐
大约二十年前的事了,父亲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两年。  父亲一生基本上生活在老家山头。山头也称山子头,山子头没有山,现在是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的一个行政村。山头濒临成子湖,地理十分偏僻。村口原来有清代建立的祠堂可以作为地标,怎奈建国初期已经破坏,残砖旧瓦后来建了公厕。过去由孙圩、韩庄、王圩几个大的自然村落组成,村庄名称自是解放前聚族而居延续至今。随着村庄的散化,现在已经难觅旧迹。孙姓、韩姓、王姓祖上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