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的措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这一重大问题。本文从分析职业学院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体系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学院 ; 思政课 ; 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72-01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应教会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职业院校做好思政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走在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轨道,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
  一、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尚未彰显
  有一些职业院校的领导把学校的建设、规划和发展、学校的产业结构和招生工作、学生的就业率等看做硬指标,而把思政课教育当成是可有可无、松紧无序的事情。另外,有的专业课老师认为思政课教学不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价值,只重点培养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发展,学生更是出于功利化的考虑认为思政课实用性不强,上课的积极性很低。因而在职业院校从上到下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作用显得软弱无力。
  (二)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意义
  思政课教学应对现实生活、社会大趋势有较为敏感的反应,而思政课的受众是21世纪的新青年,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关注自己的同时关注世界和国家的发展。有些思政课教师不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脱离了全球化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更脱离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疏于结合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难以回答社会急剧变革引起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社会问题。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僵化
  许多职业院校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尤其是针对思政教学的书本知识传授,过分夸大了教育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实行整齐划一的“一刀切”,学生只能够无条件认同和遵从,既无权质疑,更无法通过社会实践来体验。教师讲课“干巴巴”,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优化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内容规划上坚持“三贴近”“多样性”“合作化”
  为增加思政课的实效性,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研究变化着的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是指要关心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行一种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是指引入社会调查、生产时间、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弥补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缺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合作化”指立足于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实现课内外内容的联动,构成思政课的完整体系。
  (二)精心设计实践课选题,了解和服务社会并举
  设计选题时应围绕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内容,选择那些需要和可能在实际中用得到的内容来设计课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丛生,比如贫富差距、治安问题等与理论教学有冲突,也正是引起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社会根源。因此教师可以选定这些社会难点重点问题后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法,特别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党和国家为此作出的努力,明确自身的责任。思政课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进一步锤炼和提高服务社会的认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师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通过模拟或者重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双向交流、感染力很强。教师首先应精选案例,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背景,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讨论并判断优胜结果。教学手段上,可以多组织参观访问,即在学生参加可让理论学习后,教师安排参观与理论内容相关的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学生通过观察、领悟等实践过程,在鲜活的现实情境中,深化思想观念认识,在寓学于乐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完善评价体系,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应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是否得到提高,看学生有没有获得相应的收获、有没有解决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则还要评估学生是否在此次活动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創新意识、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等。其次要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隐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会外化成实践态度、参与度、师生情感交流等。辩证统一地看待这两个标准,在实践中评价学生的素质表现。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操行评价、口试评价、讨论评价、作业评价、知识竞赛、共同评价等方法。
  思政课课堂教学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在相关教育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都不够完善,这就注定了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诸多学者和教师不断研究、探索新思想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郭跃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2008年4月, 第24卷,第2期.
  [2]周伟.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
  [3]肖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路径的思考 [J].科技创新,2013(5).
  作者简介:王在朴,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杨宏卿,女,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民族器乐源于传统文化社会,所以它所折射反映的一定是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内容,二者在历史发展传承中是存在巨大共性的.文章主要探究了江西民族器乐——得胜鼓的文化背景,并基于
陈建斌考研做英语全是蒙的rn陈建斌考研究生时政治考得很好,但面对密密麻麻的英语试卷,他傻了眼.英语试卷是标准化试题,分A、B、C、D四个答案.陈建斌采用了“押宝”的方式,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医疗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作为医院基础关系之一的医患关系,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需要医院找到适合方法,对医患关系进行重新的调整,缓解日益激化的医患矛盾。
期刊
期刊
【摘要】教育,一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关注的核心话题。特别是对于目前教育来说,学科教育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相对来说思想教育反而体现出较多的不足,这也导致虽然目前社会人才的能力和技术都已经达到相应的高度,但是整体的人口素质却难以得到提升,所以,在教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其本身并不是源自于一些西方科技的影响,而是由我国千年传统的文化和思想所影响而产生的,也是民
溯源rn具有94年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河海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由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南京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先驱.1924年改名为河海工程大学.
醒狮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文明,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海纳百川并且独树一帜.醒狮不仅在国内流传广泛,在海外华人的聚集地也同样受到
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习惯上认为五四一代脱离前辈思想窠臼,过于重视思想文化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只顾及了问题的一面,而没有顾及另
近几年,升级发展成为了老工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总结了株洲的新一轮升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城市提质吹响“文明”号、产业转型擦亮“动力”牌、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