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工匠精神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理性追求与精神内核,提升职业教育理性高度;用工匠精神指导职业教育专业实践,并成为职业教育行动纲领,指导职业教育实践行动;将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自觉诉求贯彻学生生涯,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灵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57-01
  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一词,并且被各大媒体作为“十大新词”加以阐述。职业教育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在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要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秉持“琢玉铸器”的职业教育理念,打造高品质的职业教育。
  一、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理性高度
  目前,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存在浅表化现象,不少人将工匠精神粗浅地理解为理想境界,这种理解造成工匠精神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求。职业教育要根据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用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的理性高度。
  (一)工匠精神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理性追求
  职业教育要办成什么样的教育,这是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社会发展转型期,不少职业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职业教育要深入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理性追求。工匠精神是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积淀下的产物,更是人们生产、消费理念提升下的必然需求。因此,工匠精神需要职业教育坚持“服务社会”的理性追求,根据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内核
  工匠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工匠精神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内核,渗透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职业人才,更要培养有追求、有信仰的职业技术人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的熏陶,从而完成从外到内的发展,赋予职业教育以灵魂。
  二、工匠精神指导职业教育实践行动
  工匠精神不能错误地理解为“精神”,更是在精神指引下,付诸教育“实践”,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使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实践行动纲领。
  (一)工匠精神指导职业教育专业实践
  职业教育进入同质化发展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职业教育要以工匠精神指导学校专业实践。首先,学校层面,专业设置要体现工匠精神诉求。当前职业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攀升,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学生难以就业。这一困境需要我们以工匠精神优化专业设置,体现市场人才需求。其次,学生层面,专业实践要坚持工匠精神指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二)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行动纲领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人才大多直接走向社会,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检视职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作为重点,并且成为职业教育的行动纲领,打造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未来岗位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不仅能够胜任当前岗位需求,还要胜任未来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职业岗位的需求,使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行动纲领。
  三、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自觉诉求
  工匠精神要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必须实现由外而内的自我蜕变,使工匠精神贯彻学生生涯,成为职业教育的共同愿景。
  (一)工匠精神贯彻学生生涯
  学生是职业教育价值实现的承载体,也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根本。新时期,职业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与学生专业成长需求,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学生生涯。首先,工匠精神贯穿学习生涯。工匠精神以“工匠”为起点,向各个领域扩展。职业教育要认识到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精神质态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以工匠精神锻造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保持工匠精神投入学习中,学生才能胜任未来岗位需求。其次,工匠精神贯穿学生一生。
  (二)工匠精神成为共同愿景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明积淀与精神,要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需要成为职业教育人的共同愿景。首先,要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学生的愿景。职业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愿景,学生才能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习惯,自觉地在学习、生活与未来岗位中实践工匠精神。其次,要使工匠精神成为广大师生的远景。在外界环境的影響下,不少教师的“三观”发生了扭曲,我们要将“工匠精神”成为教师的愿景,提升教师职业境界,打造作为师者的“匠心”。
  总之,新时期工匠精神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广大职业教育者心向往之的至上境界,全面认识工匠精神内涵,并且根据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与教育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3):63-65.
  [2]王玮.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5.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汾阳市A镇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现阶段村民自治视野下山西中部农村政治社会化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政治认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认知深度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具有较正确的政治态度,但政治参与态度消极;政治情感趋于理性化,但政治情感冷漠。  [关 键 词] 村民自治;农村政治社会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5.4 [文献标志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英语是中职学校的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受师资素质和语言环境的影响,教学质量很难提高,通过应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能够优化教学环境,模拟真实的语言场所,使英语交流的感官从抽象的模仿过渡到具体直观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英语教学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 键
期刊
[摘 要] 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在平面设计校内实训课的开展方法和形式的研究实践,试图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固有的模式,通过引企入校和聘请能工巧匠入校园等多渠道获取企业项目,对平面广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取职业能力的要求,将企业项目转化为具体的校内学习实训项目,构建和设置学习情境,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开展实训教学,把课堂学习任务和实践工作动态结合起来,构建稳
期刊
[摘 要] 当下,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工学一体化等成为技工院校教育的主流思维。无论是老牌技工院校还是新晋技师学院,都在研究与讨论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工学一体化,站在一个新建学院新设电商专业的角度,分析与探索符合电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方法和可能性。  [关 键 词]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室;校办企业;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远程、电大。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大力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市场日益萎缩,各类成人教育招生竞争激烈。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探析当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紧迫性和趋势。  [关 键 词] 成人教育;招生;走势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
期刊
[摘 要] 维吾尔语是当前部分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之下,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维吾尔语专业立足学生能力发展与技能提升,开展高效度的试卷库建设对教学改革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将从有效提高考试信度、优化考试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关 键 词] 试卷库建设;教学改革;维吾尔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 相较于学年制,学分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有其强烈的内生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淮南联合大学从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基本规定和问题应对两方面,对学分制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
期刊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上升到了国际层面,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百色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例,分析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阐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面临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和促进应用型地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助理班主任的设置是在原有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上生发而來,是高校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的创新。助理班主任相比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常规的学生干部,在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中有着对比优势。因为助班班主任自身定位和工作的自发性以及深度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助班在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巩固和拓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角度出发,高校有必要加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  [关 键 词] 意识形态;助理班主任;
期刊
[摘 要] 以梧州学院高职类化工专业为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并针对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校企融合;人才培养;共建共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69-01  近几年来,新升本高校大量扩招导致人均可用实践教学设备大
期刊